APP下载

西峡特色农业发展思考

2016-02-24刘小丽

现代农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西峡山茱萸特色产业

刘小丽

西峡县原种场

西峡特色农业发展思考

刘小丽

西峡县原种场

西峡位于豫西南边陲、八百里伏牛山腹地,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全县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耕地32万亩,辖2乡14镇3个办事处,299个行政村,总人口46万。多年来,西峡根据耕地少、山地多的实际,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立足优势抓特色,围绕特色育产业,坚持不懈大力发展以猕猴桃、香菇、山茱萸为主的“果、菌、药”三大特色产业,初步走出了一条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和山区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子。

一是猕猴桃、食用菌、中药材三大特色产业已成为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全县“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180个,“菌、果、药”三大产业总产值完成3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0%。201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9万元,同比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来自三大特色产业,山区群众每户香菇年纯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二是猕猴桃、食用菌、中药材三大产业均在全国占据一定位次。猕猴桃种植面积达11万亩,产量4.8万吨,产值5亿元,基地规模和产量居全国第二位。香菇产量20万吨,占全国的1/10,产值达到20亿元,出口达6亿元,是全省最大单个出口农产品。山茱萸种植面积22万亩,年产量30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0%。

三是猕猴桃、食用菌、中药材三大产业成为全国驰名的农业特色产业。猕猴桃、香菇、山茱萸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猕猴桃、香菇、仲景香菇酱、山茱萸被认定为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西峡香菇被评为“中国生态原产地知名品牌”;猕猴桃、香菇被评为全国质量安全示范区、山茱萸荣获全国道地优质中药材十佳规范化基地。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香菇之乡”、“中国山茱萸之乡”、“国家农业(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县”、“全国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全国香菇优秀主产基地县”、“生态原产地保护示范区”、“全国十大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县”。

一、立足优势定产业,围绕产业扩规模,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一是立足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膨胀产业规模。西峡地处北纬33°,伏牛山南麓,从降雨、海拔、光照、土壤等地理气候各个方面,都适宜猕猴桃生长,是国内外公认的猕猴桃最佳适生区;同时,猕猴桃又是水果之王、维C之冠,在国际市场上,每百克单个猕猴桃售价达到1美元,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俱佳的产业。西峡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为全省第二区域大县、第一林业大县,林木资源十分丰富,群众种植香菇历史悠久,香菇作为高档食用菌,市场需求量大。西峡是名贵中药材山茱萸的原产地,适生广泛,品质地道,又有全国著名的河南宛西制药公司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基于以上优势,县委政府确定把猕猴桃、香菇和以山茱萸为主的中药材确定为全县三大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特别是近年来,按照“扩果、调菌、稳药”的总体思路,全面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加速特色产业规模膨胀,突出打造“两长廊一基地”(猕猴桃长廊、香菇长廊、山茱萸基地),在丘平乡镇重点发展猕猴桃,每年新发展1万亩以上,打造百公里猕猴桃长廊;在浅山乡镇重点发展香菇,打造百公里香菇长廊;在北部深山乡镇重点发展山茱萸。形成山上种药、山下种菇、平地种果的区域化、立体化的产业布局。全县已形成各类“一村一品”专业村180个,全县60%的行政村都已成为或果或菌或药的专业村,60%的农民都已成为果农、菇农或药农,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二是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建立“果、菌、药”三大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改变传统农业的粗放生产模式,发展与市场相对接、消费相适应的商品农业、精准农业、绿色农业。在猕猴桃上重点实行有机种植,不施农药,少施化肥,多施以沼渣沼液为主的有机肥;在香菇上重点推行标准化种植;在山茱萸上严格按国家中药材规范种植。围绕三大特色产业,着力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猕猴桃、香菇、山茱萸全部被认证为“三品一标”产品。2015年通过土地流转在新发展猕猴桃1.2万亩,新建香菇标准化基地15处,新发展中药材1.5万亩,标准化生产率达到90%以上。三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升产业科技含量。依托中国农科院、林科院、医学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农大等院校,先后建立了猕猴桃研究所、猕猴桃试验站、食用菌科研中心、名贵中药材开发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建立示范基地,签订科技项目,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聘请国内一流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培养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二、加强组织化合作,实施产业化经营,找准现代农业发展抓手

一是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主要是抓好专业市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把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成为企业“第一车间”。全县建成了年交易额超10亿元的全国最大的双龙香菇市场和丁河食用菌市场,培育了以仲景宛西制药公司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成立了3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成了仲景大厨房、果然风情、明泰食品、中菇集团等一大批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的龙头农业产业化企业,拉长了产业链条。全县经认定的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5家、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31家。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带动农户7.5万户。二是推进产业集聚,加快产业化经营。在县民营生态工业园区划定食品工业园,引导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集聚发展,规划建成了占地300亩的香菇城和猕猴桃深加工产业区,食用菌和中药材被纳入全省产业化集群。三是健全“农企”合作机制,实现“农企”双赢。完善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运作模式,龙头公司与合作社和农户签订生产购销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农民按订单生产,公司按订单收购,实现了企业效益与农民增收的双赢。依托华夏联诚、果然风情、华邦、兆丰等龙头企业,使猕猴桃产业实现了订单收购;依托张仲景大厨房、明泰、华源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使食用菌产业实现了直接收购、直接加工、直接出口;依托仲景宛西制药,使山茱萸实现了全部订单收购。如:仲景大厨房公司与寨根乡合作建设了300亩、300万袋的香菇标准化基地,并按高于市场价10%~20%的标准收购香菇,实现了车间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企业化经营。仲景宛药公司与10个乡镇、20万农民结成“订单农业”合作关系,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企业出资,农户生产,年投放收购资金5000万元,按高于市场价收购药农的药材,带动山区“粮农”变“药农”。

三、政府强力抓推动,围绕产业建机制,做实现代农业发展保障

一是建立政策保障机制,在工作上摆上重要位置。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关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完善的政策保障。同时,分别成立了正科级规格的猕猴桃、食用菌、中药材三大生产办公室,专职专责抓三大产业。围绕三大产业发展,每年年初下达任务,年中观摩督查,年底考评奖惩,每年都要对特色产业发展先进乡镇和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进行重奖。二是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在资金上舍得投入。每年除了整合林业、水利、农综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超亿元用于特色产业基地的水、电、路、林和苗木、架材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县乡财政每年拿出超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对通过土地流转、租赁承包集中连片新发展猕猴桃基地每亩补贴500元,对于百公里猕猴桃长廊规划区内新发展基地,达到标准化建设和管理要求的,县财政每亩再给予200元扶持;对于进入新建标准化基地的菇农,对每座标准化香菇棚补贴500元;依托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连续3年对新建、改造的猕猴桃、香菇冷藏库按标准全部给予足额补助,2015年新增贮藏能力1500吨,全县累计达3.2万吨。

三是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在服务上优化发展环境。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和产业化经营,县乡政府优先保障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用地;积极牵线搭桥,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活动;鼓励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对外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龙头企业与国内外知名涉农企业开展资本、技术、人才合作。先后引进联想集团、好想你集团等知名实力企业,到西峡投资特色产业,在全县形成了县内外资并举、企业农户齐上、生产销售加工同步的特色产业发展局面。同时,积极争取各种殊荣,扩大西峡特色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组织举办猕猴桃、食用菌国际高层研讨会和产业发展研讨暨产销见面会,借势助推产业发展。

回顾西峡多年来以“果、菌、药”三大特色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历程,主要体会有三点:一是在种什么的问题上,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市场导向两大原则。二是在怎样种的问题上,必须按照标准化和产业化两个要求进行。坚持用工业思维和市场理念发展农业。三是在如何抓的问题上,必须同时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两个作用。产业培育不能强迫命令,但受观念、信息、技术、资金等影响,在发展初期群众往往有抵触情绪,这就需要在初期做好宣传动员、典型引导、示范带动、政策配套、资金扶持等工作,必须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紧抓不放。

猜你喜欢

西峡山茱萸特色产业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山茱萸真空干燥特性研究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山茱萸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豫西南山区山茱萸播种育苗技术
河南西峡猕猴桃果园花果管理技术
西峡你可能与侏罗纪邂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