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水稻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制度建设

2016-02-24谭鹏举

现代农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投入品各乡镇绿色食品

谭鹏举

大安市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

浅析水稻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制度建设

谭鹏举

大安市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

一、建立组织管理制度

建立市、乡组织管理体系,各乡镇要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总体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有关人员为组成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基地建设办公室和原料基地投入品监控小组,统一指导和协调基地建设工作。各乡镇有关基地建设涉及到的行政村要明确基地建设责任人和具体工作人员。市、乡、村要建立健全基地建设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切实加强对基地建设的管理。

二、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

首先是市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基地办)统一负责全市水稻标准化基地生产管理。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市、乡、村、户生产管理体系,要做到县、乡、村三级技术管理簿册齐全,农户有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有绿色食品生产者使用手册、有基地投入品清单、有田间生产管理记录和生产收购合同。其次是市基地办按照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制定统一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操作规程下发到村和农户。基地建设要建立“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的“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第三是各乡镇的基地,在其显要位置设置基地标识牌,标明基地名称、范围、面积、建设单位、栽培品种、主要技术措施等内容。第四是各乡镇要建立生产管理档案制度和质量可追溯制度,健全统一的农户管理档案,绘制电子版本的本乡镇水稻生产基地分布图和农户地块分布图。农户地块分布图以村进行统一编号。农户档案包括基地名称、地块编号、农户姓名、作物品种及种植面积。市基地办公室建立统一的“田间生产管理技术档案”下发到各乡镇,由乡镇组织农户按照“田间生产管理技术档案”中各要素认真填写。田间生产管理记录由乡镇组织和督促农户如实填写,内容包括生产地块编号、农户姓名、作物名称、品种、种植面积、土壤耕作及施肥情况、病虫草害防治情况、收获记录、仓储记录、交售记录等。田间生产管理记录在产品出售后10日内提交乡镇基地办存档并汇总上报市基地办,所形成的资料要完整保存三年。

三、建立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

首先是建立基地用农业投入品公告制度,市基地办采用下发宣传资料、电视公告等多种形式,定期在全市公布并明示基地允许使用、禁用或限用的农业投入品目录,以确保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业品投入符合基地生产要求。其次是建立基地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把好投入品的使用关。第三是对有条件的各乡镇、村确立的生产基地可以建立基地农业投入品专供点,对农业投入品实行连锁配送和服务。第四是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市基地办要组织力量对基地生产中投入品使用及投入品市场进行监督检查和抽查。

四、建立完善的科技支撑体系

首先是各乡镇依托农业技术服务推广机构,组建本乡镇基地建设技术指导小组,建立乡、村技术服务队伍。市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对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公关,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提高基地建设的科技含量。其次是市、乡通过对基地各有关生产管理人员、技术推广人员、的绿色知识培训,使其掌握标准化基地建设要求。同时,各乡镇要配备3~5名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推广员,通过培训考试合格后,负责水稻生产基地技术指导和生产操作规程各项技术措施和任务的落实。三是各乡镇定期组织基地农户学习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保证每个水稻种植户至少有1名基本掌握水稻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五、建立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制度

建立基地保护区。各乡镇在工农生产发展布局上,不得在水稻生产基地方圆5公里和上风向20公里范围内新建有污染源的工矿企业,防止工业“三废”污染基地。位于水稻生产基地内的畜禽养殖场粪水要经过无害化处理,施用的农家肥必须经高温发酵,确保无害。

猜你喜欢

投入品各乡镇绿色食品
成立20余载,水产投入品3.0时代,这家动保企业凭何成为养殖户的“首选热爱”?
本溪市开展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专项整治监督检查工作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进一步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
试谈水产养殖投入品制售企业应该如何面对农业农村部的监管
图片新闻
2018年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区域热量资源分布特征
南江县:“三述三质三讲”问计于民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什么是绿色食品
永昌县人大常委会检查指导乡镇“人大代表之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