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养蛋鸡不同生长阶段饲养管理要点

2016-02-23谢霞霞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饲养管理蛋鸡

谢霞霞

(福建省漳平市畜牧站,福建 漳平 364400)



散养蛋鸡不同生长阶段饲养管理要点

谢霞霞

(福建省漳平市畜牧站,福建 漳平 364400)

摘要:散养蛋鸡肉质鲜美、口味极佳,蛋中口味独特、品质优良,加上自然环保的饲养模式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因此散养蛋鸡市场养殖前景越来越广阔。散养蛋鸡饲养过程需经过育雏阶段(0~45日龄),育成阶段(46~105日龄)和成年阶段(140~500日龄),该文列出各阶段养殖要点,给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散养;蛋鸡;饲养管理

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我国集约化、规模化的笼养蛋鸡技术不断进步,饲养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一方面为社会提供大量肉类及蛋白产品的同时,由于饲养模式固有特点,养殖过程所产生的生态问题及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自然环保的散养模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笔者根据多年经验将散养蛋鸡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1育雏阶段散养蛋鸡的饲养管理

育雏养殖阶段为0~45日龄,该阶段鸡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系统不健全、体弱抗逆性差、免疫机能不健全、视力较差等,死亡率较高,饲养管理困难,是散养蛋鸡养殖阶段中最关键的时期。

1.1育雏舍的准备

①场址建设要求。场址选择是蛋鸡生产的重要条件之一,其直接关系到散养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与经济效益,场址选择应以生产经营方便,交通便利,自然防疫条件好,设施建设投入少,不污染环境为原则,背风向阳、冬暖夏凉、地势高燥、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等[1]。②鸡舍卫生管理。雏鸡进舍之前,育雏舍需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彻底清扫地面、墙壁、天花板、加温设备等,有条件的鸡场可用清水全面洗刷,待地面干燥后,用广谱高浓度消毒药大剂量喷雾消毒,地面可用2%火碱喷洒,最后用福尔马林和水等量混合加热熏蒸消毒。

1.2垫料铺设

新进垫料应进行熏蒸或喷雾消毒,以免将病菌带入鸡舍,可选用刨花、稻壳、麦秸或稻草等,垫料厚度为夏季4~5cm,冬季8~10cm,然后铺上厚纸板,将下一层垫料盖严,最后在上面铺上吸湿性能好的大型纸张,这样雏鸡进舍之后,可方便将粪便和纸张一起更换清理;或可采用网上饲养,定期对粪便进行清理。

1.3育雏温度

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到20日龄才具有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因此温度控制是育雏成败的重点工作之一。鸡苗进舍之前,鸡舍温度需提前预热。第一周饲养温度为35~37℃(该温度为雏鸡背部温度),之后每周下降2~3℃,直至20~23℃,给温方式可用暖风炉、电热伞、火坑、火墙、红外线、火炉等。用火炉供暖时要防止煤气中毒,必要时可以安装风斗。

1.4光照强度

刚出壳雏鸡视力较差,尤其是1~3日龄,为了让雏鸡能够自由采食,前3d需要24h光照时间,4~7日龄22h光照时间,之后每隔5d减少2h,直至光照时间为8h。

1.5通风换气

适宜的通风可以排出舍内氨气、水气、尘埃,为鸡群提供新鲜的空气,而通风不良、氨气浓度大时会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因此必须进行鸡舍的通风换气。通风换气以人进入后不刺鼻、不刺眼为宜,但同时要保证鸡舍的温度。

1.6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直接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饲养密度过大,雏鸡容易互相挤压践踏、活动范围小、采食不均,最终导致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而密度过小,鸡舍和设备利用率低,保温效果不佳,经济效益不高。建议地面平养的雏鸡饲养密度在30只,网上饲养的雏鸡饲养密度在35只,立体笼养的雏鸡饲养密度0~1周为60只,1~3周为40只,3~6周为35只[2]。

1.7饮水及开食时间

刚出生的雏鸡依靠体内卵黄囊提供营养,过早的开食,雏鸡得不到充分休息,加上雏鸡胃肠器官软弱,食欲差,消化能力不强,对消化器官和生长发度均不利;过晚开食消耗雏鸡体力与营养,雏鸡易发生失水,同样对生长有影响。所以开食时间在出壳后24~36h为宜,不晚于36h。雏鸡进入鸡舍后供给加入葡萄糖和电解质多维的白开水,不能间断,当50%以上雏鸡开食觅食就可以开食,饲料需用凉白开水或深井水搅拌混匀成湿料喂养,少喂勤添,减少饲料的浪费,第一周每天填料不少于6次,1周后自由采食。

1.8药物预防

育雏期间危害最严重的病是球虫病。15日龄以后,在饲料中添加1mg/kg的地克珠利,或者添加80~125 mg/kg的莫能霉素进行球虫病的预防[3]。平时要注意鸡舍的消毒,保持鸡舍干燥清洁,并且球虫药要更替使用,防止球虫产生耐药性。

1.9疫苗免疫程序

1日龄:皮下注射0.2mL马立克氏病疫苗;7日龄:新城疫+传支H120疫苗加水50%饮水;10日龄:皮下注射0.3mL禽流感H5疫苗;14日龄:法氏囊炎疫苗加水30%和5%脱脂奶粉饮水;20日龄:新城疫+传支H120疫苗加1倍水饮水;24日龄:法氏囊炎疫苗加水50%和2%脱脂奶粉饮水;30日龄:皮下注射0.5mL禽流感H5疫苗,500羽用4mL稀释液稀释皮下刺种鸡痘疫苗;35日龄: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加水50%饮水。各场可结合周边环境及自身鸡场发病情况作调整。

2育成阶段散养蛋鸡的饲养管理

育成养殖阶段为46~105日龄,育成鸡已具有健全的体温调节系统,食欲旺盛,生长迅速,拥有一定的抵抗力。此阶段由封闭管理转入开放式散养管理,是比较容易管理的时期,但是不能疏忽,否则会造成鸡只过肥或过瘦,开产过早或延迟,致使鸡群难以持续高产。

2.1分群

由于公鸡和母鸡生长速度差异性大,公鸡生长速度较快,母鸡生长速度较慢,还有鸡只个体差异导致生长速度不同,因此必须进行分群管理,否则容易造成鸡群只生长速度不均,体重均匀度不好,不便于管理。分群可将体重相近的鸡分到一起,对于体重大的鸡群进行限喂,对于体重轻的鸡群进行补料。

2.2饲料营养

鸡群白天在山地、林地自由采食,根据采食情况进行人工补料,以保证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但营养水平不宜过高,通过控制营养水平摄入可调节雏鸡性成熟的时间,提高产蛋量,减少不合格种蛋数目,并增加平均蛋重。方法一是:控制日粮中粗蛋白质和代谢能的含量,蛋白含量一般在13%~15%;二是:控制进食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求有足够的料槽,使鸡能同时吃到饲料,以免影响鸡群生长发育的一致性。

2.3光照强度

育成鸡光照强度应严格掌握,光照时间不宜过长,保持8h左右,可采用自然光与人工光照相结合的方式,必须恒定给光时间,切忌忽长忽短造成鸡群性成熟时间不一致,产蛋高峰错开。

2.4疫苗免疫程序

60日龄:新城疫+传支H52疫苗加一倍水饮水;105日龄:500羽用4mL稀释液稀释皮下刺种鸡痘疫苗,肌肉注射0.5mL新城疫油苗,肌肉注射0.5mL减蛋综合征疫苗;各场可结合周边环境及自身鸡场发病情况进行调整。

3成年阶段散养蛋鸡的饲养管理

成年养殖阶段为105日龄至淘汰,一般饲养500日龄左右,后期产蛋减少,主要是脂肪蓄积,经济效益低。

3.1开产前管理

开产前要提前安放产蛋箱,蛋箱要求舒适,空间大,光线较暗,易取蛋,内部可铺杂草、刨花等,蛋箱类型建议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节省经济。蛋箱摆放位置须给予鸡只安全感,能安心产蛋,人为干扰较少为宜。

3.2饲料营养

在全群母鸡产蛋率达5%时,饲料中钙的含量要提高到2%,由育成料改换为产蛋鸡料,1个月后提高到3%,相应的蛋白含量要逐渐过渡,180日龄时达到16%,产蛋高峰期时蛋白质含量达到17%,产蛋后期钙的含量达到3.7%~4.0%,并对鸡群限喂,防止蛋鸡过肥影响产蛋量,限喂量为高峰期的90%~95%。

3.3光照强度

鸡在开产后光照的原则是只能延长不能缩短,且开关时间要固定,可采用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相结合的方式,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回鸡舍后进行人工补照。鸡开产后,光照时间需循序渐进,每周增加30min,直至恒定在15h,不可随意变更。

3.4淘汰

部分蛋鸡因生长发育不良、疾病、遗传等因素导致产蛋率低或者不产蛋,应及时淘汰,避免饲料浪费,可通过眼观、触摸和翻肛的方法进行挑选淘汰。

散养蛋鸡养殖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除上述列出的饲养管理要点之外,还有许多技术要点,如预防天敌侵害、锻炼鸡群上栖架休息、鸡粪处置、蛋箱垫料的选择等。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应以鸡健康为本,以产蛋量最高为最终目的,最终做到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李广来.山场散养蛋鸡的饲养管理[J].畜禽饲养,2009(5):26-27.

[2] 王凤山,陈余.散养蛋鸡实用养殖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15.

[3] 常晓辉,薛飞群,张丽芳.鸡球虫病药物防治的研究现状[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1,19(5):71-75.

收稿日期:2016-03-31 修回日期:2016-04-11

作者简介:谢霞霞(1985-),女,福建龙岩人,本科,助理兽医师,从事工作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doi:10.19369/j.cnki.2095-9737.2016.08.011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8-0019-02

猜你喜欢

饲养管理蛋鸡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冬春季蛋鸡要注意保羽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秋季蛋鸡 抓好调理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浅谈奶牛高产的饲养管理技术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
肉牛育肥的影响因素及饲养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