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生活实际“一境到底”带入课堂
——“天气与气候”说课稿

2016-02-21杨柳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南宁本课气候

⌾杨柳柳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 530021)

将生活实际“一境到底”带入课堂
——“天气与气候”说课稿

⌾杨柳柳

运用“一境到底”的情景设置手法设计课堂,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学习较为困难的“天气”与“气候”知识。

说课稿;一境到底;天气与气候

本课选自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展开,具体如图1所示。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节课为新课,处于第四章第一节,具有开启新篇章的意义。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在七年级地理课本中是最困难的两个内容之一,而本节的知识内容是学习本章的“地基”。本课内容中有大量天气符号的学习,学习本课有利于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地理思维。另外,天气与气候的相关知识,也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常识,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教学目标 2011年版的《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给定了详细的要求;一个是: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另一个是: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依据课标和教材确定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2)过程和方法: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天气与气候实例;能看懂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近期热点——雾霾的了解讨论,加强学生爱护保护环境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本节课的重点为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考虑“天气”与“气候”是学生日常接触较多但又不容易区分的两个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正确理解、表述、传达天气和气候信息的前提,所以确定本课难点为区分天气与气候两个术语的差异。这样安排重难点,将教学目标里的内容都上升至课堂的重要地位。

二、学情分析

为了更合理更精准的确定教学目标,有必要对教学对象进行合理的分析。1.在知识基础方面。学生通过教材前三章关于走近地理、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这三个章节内容的学习,以及自身具备有对天气和气候的感性认识,已经具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储备;2.在能力水平方面,学生通过前三章系统的地理学习,已具有一定地理专题图的识读能力。

三、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和学情的分析选择适当的教法学法。鉴于课程标准的主导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具体的生活情境并且采用“一境到底”的手法,以“北京朋友计划到南宁游玩”的情景为主线,通过不断提出问题,让情景始终贯穿课堂。这样设计让学生在连贯的情境中讨论、分析,体验、感悟,自主构建知识、多方发展能力,并能帮助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连接。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选用活动探究法和小组讨论法,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挥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最重要的部分是教学过程的展开。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体现课程目标的达成以及重难点突破的方法。

1.课堂导入 一堂好的课程需要在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导入部分从设计情景开始,抛出老师的困惑“一个朋友要从北京来南宁玩,不知道该做哪些准备,穿戴什么样的衣物比较合适?”这样,既联系了生活,又能让学生自然而然联想到本节课的内容——天气。

2.讲授新课 接下来的讲授新课部分,主要是包括了天气、天气播报、气候三个主要内容。这里为了知识展开连贯以及根据学生的认知顺序和习惯,对课本内容进行了整合并重新排序布局。将“天气预报”这部分的内容提前到“天气”之后讲解,即课堂学习顺序为:天气-天气预报-气候。

“天气”这部分内容展示的过程是寻找概念、应用强化这两个过程。学生通过自学,在课本上找到天气的概念和特点,并完成课堂活动1“看图说话”,描述老师提供实际生活图片中的天气。这样设计的意图是深入分析天气概念,并体现学习生活中地理这一理念。

有了基本概念,接下来便是深入学习天气其他方面的知识。延续情境,老师提出问题“老师的朋友可以从哪些途径了解我们城市的天气状况?”。并在学生答出观看“天气预报”后,顺利过渡到“天气播报”的学习。这部分先组织学生进行天气播报视频的观看,学习天气符号,并通过课堂活动2“小组抢答比赛”,检查学生的识记情况;然后可以进行课堂活动3,学生运用天气符号,“模拟气象播报员”进行简短的天气播报。这样设计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达到学有所用的效果。为了突出学习身边地理的理念,也为了提高学生对大气环境保护意识,这里继续使用课堂设置的情境提出“南宁最近是否适合游玩?”,引出南宁空气质量的问题,并拓展延伸到近期热点“雾霾”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得课堂的重点“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得到轻松突破,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

接着,我们继续利用课前设置的情景提问“为什么北方的朋友选择在冬季来南宁游玩?”,引出北京冬季寒冷南宁冬季温和,并指出这是对气候的描述而非天气,顺利过渡到“气候”内容的学习。开展课堂活动4,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认识气候的概念,并对比天气与气候在概念及特征上的差异,再应用实例让学生进行区分。完成了课堂的难点“区分天气与气候两个术语的差异”。这样设计的意图在于利用课堂情景的深入讨论,引起学生的兴趣,再深化对比应用,带领学生轻松攻克课堂难点。

3.随堂练习 知识点学习完成之后,为了巩固课堂所学,设置了随堂练习。题目的选择主要针对本课的难点“区分天气与气候两个术语的差异”,本课的另一个重难点“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在新课讲授的过程中已同步练习。

4.拓展总结 最后进行拓展总结,列出各个关于天气空气质量监测的网站,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关注,保护大气环境人人有责!然后通过板书进行总结。

五、板书设计

板书主要体现的是本课三大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天气与气候进行的是横向对比,天气与天气播报、天气符号的关系式纵向深入运用理解。所以采用三角形的布局格式,再将小知识点标注在大知识点旁边。具体见图2。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三美学校 530021)

猜你喜欢

南宁本课气候
数读南宁
眷恋南宁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南宁出差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今天写什么之『南宁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