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暖:王跃文小说创作的另一个关键词*

2016-02-21罗宗宇黎艺婕

关键词:王跃文官场人性

罗宗宇,黎艺婕

(湖南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温暖:王跃文小说创作的另一个关键词*

罗宗宇,黎艺婕

(湖南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王跃文的小说是一个丰富的存在,过去学界对王跃文小说创作的批评,多关注其冷峻的现实批判一面,而忽略了叙事的温暖。这种温暖以人性探索为指归,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王跃文的不同小说中,或表现对传统知识分子人格与人文精神的坚守,或表现人情与人性的美好,温暖是王跃文小说创作的另一个关键词。

温暖;官场小说;人性

王跃文的小说是一个丰富的存在,从题材内容来看,有现实官场小说如《国画》《苍黄》,也有历史官场小说如《大清相国》,有乡土小说如《漫水》和新作《蕨草青青》,也有《爱历元年》这样的都市情感小说,甚至还有知青小说与都市小说相混合的《亡魂鸟》。如果从情感立场来看,其小说多有冷峻的现实批判和反讽,但也不缺乏温暖和爱。过去对王跃文小说创作的批评,多关注其冷峻的现实批判一面,而忽略了叙事的温暖。这种温暖以人性探索为指归,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王跃文的不同小说中,或表现对传统知识分子人格与人文精神的坚守,或表现人情与人性的美好,温暖是王跃文小说创作的另一个关键词。

从处女作《无头无尾的故事》到获《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小说奖的《秋风庭院》,再到《国画》《苍黄》,王跃文的小说创作以官场小说为主,塑造了众多的官员形象。小说主要表现他们作为正常人的人性在不知不觉间慢慢被侵蚀扭曲,最后只剩下官性或奴性。前者是在权力追求和斗争中的中上层官员,如皮德求、王莽之、柳子风、刘星明等,后者多是为了受到提拔而人格异化、奴性明显的小公务员,如《天气不好》中的小刘、《蜗牛》中的张青染、《无头无尾的故事》中的黄之楚等。

王跃文曾说:“生活并没有给我太多的乐观,但生活毕竟需要希望。”[1]117他的小说在贡献出系列人性异化的官场人物之时,也注意塑造心中比较理想的官员形象,他们是精神和人格有所坚守的官员,如《朝夕之间》和《秋风庭院》中的地委书记陶凡、 《大清相国》中的陈廷敬。陶凡是一个有书生意气的领导,兼有书画两绝技,他却从不肯给别人写字,也从不题招牌,后来出于支持私营企业发展的考虑为舒培德的图远公司题写了招牌,却从此很谨慎,交代秘书下不为例。他给自己立了个死规矩,从不在家接待客人,目的是拒绝收礼。他不收礼,过年也不愿意到省里送礼。面对有人告状,他不报复追查,而是坚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他对真诚、质朴而又古怪的西州第一任书记陈永栋表示某种理解和敬意,对下级官员拍自己的马屁而贬低前任书记,他心生不快,体现了陶凡做官的正派和做人的非功利性。

《大清相国》走进历史官场,全力塑造了一个有传统儒家知识分子道德坚守的陈廷敬形象。该形象与唐浩明笔下的曾国藩类似,为现实官场人物提供了一种人格与道德参照。

陈廷敬德才兼备、正直清廉、严格自律。恩人卫向书因科场事件被贬,别人避之犹不及,他却专门送行。乡贤傅山为朝廷嫌疑之人,陈廷敬敬其学问人品,不仅回乡探访,后来还曾向皇帝保荐,他还曾冒险在皇帝面前为正直官员刘相年开释。陈廷敬不因索额图被免职就抹杀他前面的功劳,在索额图要倒、众人皆落井下石之时,他却好话歹话不说半句。身处权力场中心,却不为弟弟当官谋职位。他去山东查富伦、竭力制止地方修建龙亭、受帝命理顺钱法、到云南查验库银,均能坚持原则顶住压力办事。陈廷敬在复杂政治斗争中不为权和利所驱使,而是坚守自己的道德操守,坚守传统知识分子人格,最终获得康熙“宽大老成,几近完人”的高度评价。

王跃文对笔下的小公务员形象融入了更多真切的生活体验,他们多是办公室秘书,如小刘、黄之楚等。为了获得提拔的机会,他们呈现出对官场文化的认同或者说是对权力的崇拜,多注意在上级面前的言行却又往往多生尴尬,具有一点黑色幽默的味道。但个别小说中也有小公务员不愿意做权力崇拜下的奴才,如《旧约之失》中的舒云飞,他说:“一个人可以不做官,而且还有许多都可以不做,但终究要做人哪!辱节没操,何以为人?”[2]231舒云飞厌恶将上下级关系变成一种人生依附关系,他按自己的活法生活,做官场中的君子,不给上司向处长送礼,也不拍马屁套近乎,当然也没提拔,从精神坚守来看,他是小公务员中的一点亮光。

王跃文小说中更能让读者感到内心悸动的似乎是一些间色或者说是灰色官员形象,他们多是作者倾心塑造的“文人官员”,已构成了一个系列,如《国画》《梅次故事》中的朱怀镜、《苍黄》中的李济运、《朝夕之间》的关隐达、《很想潇洒》中的汪凡等。一方面,他们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不得不做一些事甚至是完全违心的事,在人格和精神上呈现出一种无奈的堕落和放弃。另一方面,他们又有一种官场知识分子的良知,不时自我内省,常生背叛良知时的痛苦、内疚和挣扎,多少还有一点灵魂和内心的自我分裂。刻画这些人物时,王跃文的可贵在于能够大胆深入人物的内心并对其进行逼视和拷问,进而显现人物灵魂深处的些许人性之光。

《国画》中的朱怀镜从一个不受重视的副处级干部到一个手握实权的副厅长过程,正是他适应并采用官场文化规则求得市长皮德求认可的过程。他绘制人物关系图并以此为攻略,皮市长儿子出国上学,他两次送礼钱,并亲自陪侍市长夫妇朝拜荆山寺,他在无奈不安中堕落,并不是一个好官。但朱怀镜尚有良知和自省,不愿彻底堕落。他打算去探望柳秘书长的老婆时送钱,存折握在手里,却“一股寒气直蹿他的全身。他闭着眼睛,体验着一种近似悲壮的情绪”。[3]214他说服同学曾俚放弃报道翻车死人事件,心里充满了悲怆,有种莫明其妙的悲凉感。读了曾俚写给自己的信,朱怀镜发现自己已不敢面对真正的崇高。在将李明溪价值28万元的《寒林图》直接送给皮市长后,他也感觉到“自己到底是个奴才性格”,内心十分羞愧。[4]425小说就这样写出了朱怀镜一方面向现实妥协,一方面又不断痛苦反省,在一种人格分裂中表现朱怀镜并未完全丧失良知和精神坚守。

《梅次故事》是《国画》写作的延续,有所不同的是,小说突出了朱怀镜在仕途逐渐有了起色之后,在维持本心和近墨者黑之间寻找平衡。小说写了他在两位一把手的权力斗争中获利,费尽心机给北京的李老送礼,并利用他来密切与王莽之的联系等。在揭示朱怀镜人性异化和心理裂变的现实之时,更多地写出了他的坚守。如坚决拒绝收受烟厂工程招标的贿赂款退还20万现金,将他人所送又不好退还的现金通过刘芸和舒畅以化名的形式捐给残疾人基金会,下定决心不让王小莽插手高速公路招标,微服私访下乡检查工作以获得真实情况,以同情理解的态度处理上访事件,请农民朋友吃饭等,朱怀镜坚持为官和做人之道,在梅次地区似乎成了一个理想主义者。

与朱怀镜相似的痛苦坚守者还有《苍黄》中的李济运。李济运身为县委办主任,在清醒的调和中坚守自己的原则,他可能代表了王跃文的政治理想。李济运践行个人仕途中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整日忙于官场应酬,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人心,常说些打着官腔的奉承话,做出一些违背本意的事情。如在舒泽光被整事件中,他相信舒泽光为人正直老实,被整一定是刘星明出于报复之心,却并没有加以阻止。他按上级领导的意思强制送舒泽光、刘星明去精神病医院,心中不愿意却又最终执行,体现了他身处官场身为官员无可奈何的混世哲学和个人功利思想。另一方面,李济运不满于现实社会中官员为自身利益勾心斗角、为虎作伥的行为,内心充满了矛盾,尽可能地让自己守住人性的底线。同学刘星明由于差配而疯,李济运觉得非常对不住他,内心充满愧疚,不得已要医生给老同学打镇定剂,李济运的手忍不住颤抖,当刘星明跳楼自杀时他觉得自己也死去了。他对遭到不公正待遇的舒泽光也给予了满怀的同情,并想方设法进行补救和关照,在舒泽光自杀后,他找县委书记熊雄落实赔偿,如此在调和中坚守自己的原则,让李济运保持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起码的良知。

《朝夕之间》的关隐达以诗人身份进入官场,他像陶凡一样也有点文人气。他最怕的事是年底去省里送礼,自己过年也不收下面单位的红包。他不加入当地官场盛行的圈子文化,顶住压力处理了副县长的侄子。关隐达虽官运不好,却廉洁自律,努力工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失意而不失志”,后来终究得到大家认可,成为民选县长甚至市长。他并不热心政治斗争,只在迫不得已时才偶尔反击,如告密“七月政变”,直接导致向在远书记自杀,他因此而内心愧疚不已,即便官升一级也无愉悦感,后来还亲自去看望向在远的老婆。小说写出了关隐达在文人情怀与官场规则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在冲突中尽可能守住文人情怀的底线。

小公务员中也不乏这种试图有所坚守却又矛盾的人,《无头无尾的故事》中的黄之楚,从政多年未得提拔,于是用孔子名言“芝兰生于空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身立德,不以穷困而改节”安慰自己,始终处在固守清高和设法晋升的矛盾心态中。后来,他设法接近市长和市长夫人,终于有了提拔的希望,但由于种种荒唐的流言,却又提拔无望,欲哭无泪。《很想潇洒》的汪凡也有类似性,他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毕业后分到市政府办当秘书,想进步,却又每每事不遂心,后来心灰意冷,干脆写诗,做诗人梦,不在乎官场最大的法——领导的看法。这些小说写出了权力对人性的压抑、压抑中的挣扎以及挣扎中的坚守,应当是让人温暖的存在。

在冷酷的利益斗争与世态炎凉中,有一种东西让人感到希望,那就是纯朴的人情和人性。王跃文的一些小说注意挖掘日常生活中的人情美和人性美,让美好的人性之光给人带来温情和温暖。

即使是功利现实的官场人之间也不乏真情。上下级之间固然多是等级和权力的区隔,但也有《朝夕之间》关隐达同陶凡那种既属上下级又是人生知音的关系。陶凡自己有书生气也欣赏关隐达的书生气,他们在握手之间就能完成内心的交流并形成默契。关隐达会在某天突然发现陶凡头发全白时内心涌出一种爱,更会从陶凡的书法中懂得他的种种内心想法。《苍黄》中的田家永同李济运之间也有那种形同父子的感情,李济运曾任田家永的秘书,田家永对李济运的提携有政治因素但更多的是多年来的深入了解,而李济运对田家永的尊敬不是出于权力崇拜而是源于内心视田家永如父的真诚。当他在电梯里看着田家永面色憔悴,他“就像看见自己的父亲老去,心里隐有大恸”。[5]375《梅次故事》中朱怀镜与服务员刘芸之间也有一种长辈与晚辈间的情谊,刘芸对朱怀镜的细致而主动的服务,既有一种工作上的自觉更出于情感上的自愿。而当刘芸生病时,朱怀镜也不顾官场级别挤时间亲自去医院看望她。

官场同事之间,由于多关乎利益的竞争,一般是防胜于帮,即使帮也多是出于利益的需要,如《国画》中朱怀镜和方明远的关系。但在《苍黄》中,李济运与宣传部长朱芝之间则有一种兄妹友情,他俩私交不错,有的工作不太分彼此,在对待成鄂渝、删除网贴、报刊发行、年底省城公关等事情上通力合作,李济运还常提醒朱芝,如在临时召开的常委会上要她“不管研究什么,你不发表意见就是了”。二人在日常生活中以兄妹相称,相互关心比较亲密却终不越界,彼此心中如有不快都可以相互倾诉,朱芝还提醒李济运少抽烟,少喝酒,让李济运心里暖暖的,是十分难得的官场兄妹。《很想潇洒》中张大姐对汪凡也有善意提醒,如用笔名发表作品、如何处理与马主任的关系等,虽有教导官场文化的意味,却也体现了一个不争不斗的长者对年轻人的关心,还是充满温情的。《桂爷》中的村长大发关心老支书桂爷,一心想帮他争取个五保户,却终因指标限定而不成,他和妻子就自愿管桂爷的吃饭问题,甚至想做个假证去善意地哄桂爷,这表现了人性的纯朴善良。

王跃文小说中写得较多同时也让人感到人性本真的是表现官场人物与亲人、同学、朋友之间的真情。《大清相国》中的陈廷敬对家中长辈的孝敬歉疚、对妻子月媛的感谢敬重,体现了大男人的真性情。《朝夕之间》中关隐达与肖荃的同学真情,身在北京的肖荃多年来不管关隐达的官运是隐还是达,总对他保持理解、牵挂与鼓励,让关隐达在内心深处总有一份感动。《国画》中朱怀镜在官场上无真正的朋友,是一个官场孤独者,但他同画家李明溪、记者曾俚之间却是“什么话都可以说的朋友”,甚至于互相争吵和批评,到关键之时还互相帮助。李明溪随手可将价格昂贵的画送给朱怀镜,记者曾俚是一个现代的堂·吉诃德,却为了朱怀镜两次痛苦地放弃发表已写好的报道。朱怀镜与梅玉琴的婚外情固然不合道德要求,但其中也不乏真情,比如玉琴东窗事发被关后,朱怀镜还去看守所看望她,并且在去梅次地区后还常常会在一个人的时候独自想念。《苍黄》中的李济运对父母孝敬有加,对妻儿体贴疼爱,对朋友和老同学讲求仁义,在世俗的浸染之中依然保持了难得的本性,日常生活中这些与亲人、同学、朋友的真情,都是纯美的人情。

如果说官场叙事中的荆都或者西州是王跃文所倾心的世界,那么溆水河边的村子漫水则是王跃文乡土叙事的核心。其乡土抒情诗小说《漫水》和在严峻的现实中吹一支短笛的《蕨草青青》均以漫水为地点。《漫水》重在表现乡土民间日常生活的人情美和人性美,写出了地方上民俗民风民众的美好,被认为是与《边城》一样的田园牧歌。小说的两个主人公余公公和慧娘娘是邻居,日常生活互相关照,余公公送枞菌给慧娘娘吃,两家还一起吃团年饭。慧娘娘当乡村赤脚医生,治病救人,随叫随到。此外,她长期替人妆尸体、接新生儿却从不收钱。余公公是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做一手好木工活,村子有求于他时他有求必应,总是急人之所急,帮突然死去的人抢时间割老屋,用行动维护着乡村的纯朴民风,证实了“漫水没有坏人”的说法。就风俗而言,村子里正月十三更有趣俗,即是家家户户的菜园子,你都可以去偷他的菜吃,遭偷的人家不会叫骂。这种趣俗显现了民俗民风的纯朴。[6]57殊为难得的是,小说的叙事背景是“极左”时代,但在具体叙述中,政治遭到了民间的瓦解,如工作组组长绿干部的做法过激时,会遭到漫水人的抵制,女干部小刘犯了错误,明明是放到漫水来改造的,却得到了慧娘娘和余公公等人多方面的关照保护,乡土民间的人情美和人性美获得了胜利。

新作《蕨草青青》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漫水》的延续,二者之间有一定的互文性,但《蕨草青青》对严峻现实的表现大为增强,当然也表现了特殊年代漫水这片土地上依然顽强存在的美好人性。一是通过秦老师和翠玉的地下恋情写出了人性的律动,二是表现了以村支书本生为代表的漫水人在“极左”时代对被批斗者如秦老师、陈纲的保护,三是普通民众如有慧阿娘按风俗冒险给大地主陈劭夫妆尸并关心地主婆的挨饿,从而多方面写出了乡土民间固有的纯朴人性。

王跃文小说中通过对“极左”时代的反思来表现人性美的小说还有《亡魂鸟》,这可能是较少被提及的一篇。小说用维娜回忆的方式来叙述知青生活,表现了维娜与郑秋轮的纯真爱情,尤其是二人在蔡婆婆家煮鱼以及回家路上的雪地恋爱更将严酷现实中的唯美爱情极致化。虽然这一爱情在农场政委的压力与陷害下成为悲剧,但小说将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表现的正是苦难知青生活中的人性光芒。

在人性善的表现方面,还必须提及的是《爱历元年》。该小说属于都市情感题材,写孙离和喜子在人到中年时各自的婚外情,一方面规避道德判断显示了婚外情有其真诚;另一方面用作者所熟悉的人物内心冲突法来表现孙离和喜子的自责,小说最后二人回归家庭,重新开始“爱历”的演绎,用皆大欢喜的传统团圆模式表现了自我纠错的可能及人性终究向善。小说还写出了孙离和喜子看望和帮助得肺癌的刘校长、孙离帮助一个与自己毫无利害关系的小孩子江陀子等,表现了日益世俗化的都市人之间的爱。

总体看来,王跃文的小说创作是在进行一种人性的探索,而温暖正是其叙事的一个关键词,这种东西一直在其创作中跃动,从最早的《无头无尾的故事》到最新的《蕨草青青》无不如此。当然这其中也有所变化,那就是从单一的官场人物的人性探索转向了多样人物的人性探索,从专注现实转向在历史与现实中穿梭。带着温度的叙事一方面表明了作者个体生活体验的丰富性,尽管从目前作家的相关自述来看其生活体验多为冷峻的;另一方面表明无论生活待他怎样,作者总是一个心中有爱的人,是一个有悲悯情怀的作家。王跃文的小说创作通过心理现实主义和历史现实主义丰富了19世纪以来的批判现实主义叙事,他在对现实提问之时事实上又试图自问自答,寻找并张扬了某种理想的人格和人性,具有人性导引的力量,如他在谈论《大清相国》创作时所言:“与其说是写了历史上真实的陈廷敬,不如说我希望历史上真有这样的人物。”[7]242由此不难理解王跃文为何一直对“官场小说”作家的帽子不以为然,因为他是一个借官场又不只是局限在官场执著进行理想人性探索的作家。

[1] 王跃文.结局或开始[J].中篇小说选刊.2002(5).

[2] 王跃文.旧约之失[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

[3] [4]王跃文.国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5] 王跃文.苍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6] 王跃文.漫水[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7] 王跃文.二十年小说创作之检讨[M]//幽默的代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万莲姣

Warmth:Another Key Words of Wang Yuewen’s Novel Creation

LUO Zong-yu,LI Yi-jie

(College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Hunan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2,China)

Wang Yuewen’s novels are abundant.The criticism of Wang’s novel creation,mostly focued on stern practical criticism,but ignored the warmth of narration.The warmth is aimed at humanity,existing in Wang’s novels in different ways, such as the perseverance of traditional intellectual personality and humanity spirit,or to present the beauty of human feelings and human nature.Warmth is another key words of Wang Yuewen’s novel creation.

warmth; officialdom novels; humanity

王跃文研究选辑(笔谈,4篇)

2016-07-26

罗宗宇(1968-),男,汉族,湖南湘潭人,文学博士,湖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黎艺婕(1995-),女,汉族,江西赣州人,湖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I206

A

1001-5981(2016)05-0088-04

编者按:作为文学学术编辑,近年来我一直在找机会弄一组关于湘籍当代作家王跃文的专题研究,因为本人窃以为自己于2010年2月1日首发博客中国的《一双半闭半睁的“天眼”似看非看着官场——读〈苍黄〉后感》,就曾对王跃文这样一位颇具个性特色的湖湘作家及其文本作过解读,有了一点“同情中的理解”,有点儿类似于艾柯文本观所示:文本是一架懒惰的机器,期待读者的大量合作;作者已把读者当成文本的组成部分写进了文本,并设计出了合作的路径,作为文本的一种策略加以建构(请参见朱桃香的《翁伯托·艾柯读者理论的符号学解读》一文,载《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这里选编刊发的4篇论文,各论者(也是读者)意欲在准确理解作家文本的基础上充分获得阐释的自由:贴近文本,参透语义,在语义阅读和审美批评的协作中打开文本的迷宫,对王跃文的创作进行了较为独到的美学阐释,尽可能地实现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多方交流和互动。

猜你喜欢

王跃文官场人性
王跃文:他从山中来
王跃文:他从山中来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陌生人的承诺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官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