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椿栽培管理技术

2016-02-20董杰

乡村科技 2016年14期
关键词:香椿芽香椿苗木

董杰

(太和县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安徽 太和 236600)

香椿栽培管理技术

董杰

(太和县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安徽 太和 236600)

香椿不论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还是营养价值方面,都具有较为广阔的栽培前景。基于此,简要分析香椿的主要品种、分布范围、生物学特性,并详细介绍香椿的栽培管理技术。

香椿;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

香椿原产于我国,具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香椿又称香椿芽、香椿头等,属多年生木本蔬菜,其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香椿不仅具有止血、祛风除湿等功用,还具有治疗疮痈肿毒的医疗价值。

1 香椿的主要品种和分布范围

1.1 香椿的主要品种

香椿的品种主要有红油椿、黑油椿、褐香椿和红香椿[1]。红油椿的嫩叶呈鲜红色,且油亮,其香味浓重,也有较强的苦涩味,汁液较多,食用前要用开水焯4 s左右;黑油椿其嫩叶呈紫红色,且油亮,无苦涩味,具有较强的香味,味甜汁多,一般种植于平川地区;褐香椿的嫩叶呈褐红色,色泽鲜亮,稍有苦涩味,其香气浓重,树干粗壮,耐寒性较差;红香椿嫩叶呈红色,色泽鲜亮,无苦涩味,且耐寒不褪色。

1.2 香椿的分布范围

香椿的原产地就是中国,山东、安徽、河南、河北、广西北部、湖南南部及四川等省区均有分布[2]。其中,安徽省以太和香椿为主,山东省以西牟香椿为主,河南省以焦作红香椿为主。太和香椿芽,早在唐代就被作为贡品。

2 香椿的生物学特性

香椿隶属楝科多年生落叶乔木,其叶片为偶数羽状复叶,由聚伞形成圆锥花序,果实呈椭圆形,其根系较为发达,主根细长,入土深,侧根入土浅,整体呈水平生长,色泽呈淡黄色。香椿是一种阳性树种,具有喜阳、不耐阴、喜温、不抗涝且抗寒力较弱等特点[3]。适宜种植在年均温度为9℃左右,年降水量为650 mm左右,土壤pH值6.0~7.5的背风向阳地段。香椿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应在70%左右,也要具备丰富的钙质,且土壤疏松深厚,其含盐量不能太高。

3 香椿的栽培管理技术

3.1 苗木培育

3.1.1 插枝育苗法。插枝育苗法需要在每年的6月下旬—7月初采取靠近香椿树根茎基部75 d左右半木质化枝条,将其切成15.0 cm左右的小段,每段插条保留2片左右的复叶,插条下端切成斜茬,上端距顶芽1.5 cm处切成平茬,并保证切面平滑。然后用1%的生根粉液将插条下段浸泡0.5 h左右,并将其插入苗圃后灌水,再拱架盖膜遮荫,保证棚内的温度在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应在85%~90%。一般插条在55 d左右就能生根,在第2年春天就能进行移植栽培。

3.1.2 插根育苗法。采取健壮母树旁的侧根,其长度要求在15.0 cm左右,直径在0.8 cm左右。根系上端要求切成平面,下段切成斜面,并保证切面平滑。将根系下端对齐,以40根左右捆成小捆,用0.06%左右的萘乙酸浸泡下口。然后根据根系的具体数量在地势高处挖一条宽1.0 m、深0.8 m的小沟,在沟底铺一层0.1 m左右厚的稻草或者树叶,然后再铺上一层厚0.2 m左右的干净河沙(沙的含水量在60%左右),再将根条下口朝下竖直排在沙层上,根间充入细沙,一层细沙一层根段,一直摆至距沟口0.2 m处,然后在根条上铺细沙与沟口保持相平,再覆盖地膜。当根条切口出现愈伤组织时即可进行根插。注意根插时要根据当地的环境气候,决定根条是否需要露头。

3.2 栽培与管理

多采用人工植苗造林,造林地块应选择阳坡土层深厚的地方,苗木采用一二年生壮苗,应在尚未萌芽前的休眠期内进行栽植,即以每年3—4月树木发芽前栽植为宜,用材林苗木2 500株/hm2左右,株行距2 m×2 m,若以采摘嫩芽食用为目的,则可以营矮林,栽植时可适当加大造林密度[4]。栽植的深度与原苗木的深度相同,按照株行距边排苗、边埋土,埋土的厚度比根茎部原入土少厚即可,之后浇透水一次。对于菜用型香椿来说,要采用单株定植方法。要全方位分析实际情况,合理培养株形,促使发枝生长,增加芽菜的产量。如果菜材兼用香椿,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好密度,在栽植后2~3 a内不能采收椿芽,一旦树高在3.0 m以上,需要摘顶,促进侧枝生长。在香椿定植之后,要加强抚育管理,及时做好除草、松土、追肥、灌溉等工作。在松土、浇水时要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氮肥。由于香椿在速生期间,极易出现死亡现象,被叫做“胀死”,每年在进入夏季之后,都需要做好“放水”工作,特别是那些长势较强的椿树。即在树干位置,用刀砍两三次,也可以用刀纵刻树干的茎部,削弱木质部位的长势。

3.3 病虫害防治

在香椿的生长期,极易出现病虫危害,所以为了保证香椿栽培的经济效益不受损害,就要及时防治病虫害。香椿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以实施农业防治为基础,在使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基础上,合理实施化学防治。香椿病害有白粉病、叶锈病,主要危害部位为叶片,可以用15%三锉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并在冬季将林地内的枯枝落叶清理深埋或烧毁[5]。虫害防治,对于蛀食性一类的害虫,如椿皮蜡蝉,可以采用45%马拉硫磷1 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也可采用人工摘除烧毁;蛀杆型害虫云斑天牛等,可以用80%敌敌畏乳油200倍液注入排粪孔,再用黄泥堵孔进行防治杀害,也可以选择人工捕杀;而像蝼蛄或者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可以采用诱饵进行捕杀。在冬季,消灭虫卵的方法一般选择用石硫合剂涂刷树干。

3.4 香椿的合理采摘

香椿的采摘,要保证在不损害椿芽的基础上进行。由于香椿的生产模式正在从用材型转向了纯菜型和向菜型,所以不管是芽梢的长短还是嫩芽的好坏,都对香椿的产量和品质有直接的影响。采收的香椿,其第一茬的品质是最好的,其色泽鲜亮红嫩,味道香醇,含有少量的粗纤维,其芽长一般在13 cm左右;采收的第二茬和第三茬的品质稍次,其芽长在20 cm左右。采收时,一般使用铁钩或者高枝剪进行采摘,采收宜在早晚进行,即日出前芽上有露水和17:00以后。中午由于采摘的香椿较易失去水分,影响色泽,所以不提倡在中午进行采摘。刚采摘的香椿芽应立即摊开散湿降温,切忌随采随装塑料袋,导致芽子发热掉叶,降低香椿芽的品质。另外,还要注意在采摘时不能用竹竿等进行甩打。

4 结语

香椿的栽培管理,要从苗木的培植、树体的培养、林分的土肥水管理、香椿的病虫害防治、香椿的采收等方方面面做起,才能保证香椿在市场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王寿红.香椿栽培管理技术[J].云南农业,2011(4):36-37.

[2]龙丽春.特菜香椿栽培管理技术[J].吉林蔬菜,2012(3):23-23.

[3]郭雪民,李淑丽,李素芳,等.香椿栽培管理技术[J].中国农资,2014(16):18,20.

[4]王道琼.香椿栽培技术探讨[J].中国农资,2013(28):72.

[5]王永虎.香椿造林与管理技术[J].农技服务,2012(5):592,599.

S644.4

B

1674-7909(2016)14-05-2

猜你喜欢

香椿芽香椿苗木
鲜嫩香椿芽
鲜嫩香椿芽
苗木供求信息
香椿
香椿
UPLC法同时测定香椿芽中8种黄酮醇苷
香椿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美味香椿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