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邂逅侨乡海事

2016-02-19王锐丽

珠江水运 2015年23期
关键词:海事处江门市江门

王锐丽

12月3日,广东第四次入冬成功,30多度直泻到10来度。笔者一行四人躲在温暖的汽车里,望着窗外的雨丝飘飞,想像着江门海事的模样。

听说那是个美丽的地方,侨乡文化美名远扬,中国古老文明和西方先进文化在这里形成了特有的“异质文化”:梁启超、司徒美堂、冯如、陈少白、陈白沙、黄耀祥、陈焕镛……名人辈出,历史厚重。

到达江门海事时,已近午时。坐落在江门市江海区一隅的海事办公大楼,宁静而沉稳。聒噪的我们,更显出了海事人低调到骨子里的天然气质。一楼的办事人员正在为前来办事的人员办理签证手续,大概是天气太冷,整个大厅像是被冰封了一样,唯有办事人员的笑脸似寒冬的阳光乍现。

根据安排,记者一行需要到江门海事局下属的新会海事处,以及该海事处的睦洲办事处和崖门办事处现场采访。

睦洲办事处在位于离江门市区30里的趸船上,崖门办事处也远离市区的尘嚣,坐落在虎跳门一水道边。

此行崖门办事处,更象是一次无人区穿越,路破而难行,人烟稀少。到了崖门办事处,禁不住感慨,常年在此,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软禁,更悲哀的是,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见到记者,崖门办事处的人很热情,采访之余,他们和摄影记者拉起了家常,孩童般站成一排,亮出精神抖擞的模样让摄影师拍照。在基层呆得越久,越对这种为数不多的外界关照表现得极为珍惜。记者的来访,或许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对他们而言,肯定和重视他们的存在,已然足够。

新会海事处处长廖永洪,被称为“应急先锋”,先后被广东海事局授予“先进个人”、“党员标兵岗”、“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共产党员”。他带者记者去到其为之骄傲的党建品牌工程 “侨乡幸福渡”参观,兴致盎然地介绍由中共江门市新会区交通运输局党组、中共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委员会和中共江门新会海事处支部,三方共建的新中渡口。这个成立于1998年12月,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的渡口,是大鳌东风至中山横栏的重要公路渡口。

像这样的渡口,在新会海事处辖区还有很多,新会辖区的28道渡口,几乎占了江门海事局全部渡口的90%。广东海事局党组书记陈毕伍,以此渡口作为党建联系点,这让这个渡口有了更深的意义。党建品牌的创建并非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和方式,在党员比例极高的海事队伍里,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何将这种先锋模范作用转化为对海事事业的深度热情和对安全的严格守护,是新会海事人,也是广东海事人一直在追求和探索的。

新中渡口每日渡运的车辆保持在600台次左右,一个月1万多台次的渡运量,在新会的28个渡口里面只能算是中等繁忙。即便如此,记者在现场的采访也一次次被过往车辆的轰鸣打断。

渡口配置了渡船防碰撞预警系统,包括甚高频自动语音提醒和船载微波视频监控。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系统都是由睦洲办的年轻人设计,并撰写方案,然后交由专业的公司施工实现。睦洲办的负责人高建向记者介绍,为了让安全深入人心,同时考虑到渡口渡船在地方村镇的特点,他们在辖区开展了村官轮训计划。根据计划,他们联系各个镇政府,把各个有渡口的村主任、负责安全的村委员,全部集中到一个培训班,开展安全知识、搜救、自救技能等素养培训。竟然获得了意外的好效果。

另外,睦洲办还开展了海事流动课堂。把课堂送到渡口、送到船上、送到村里。这些开创性的工作也缓解了海事人员不足,盯梢能力有限的短板。

2012年,睦洲办被授予江门市的青年文明号,2014年,睦洲办又被授予了广东省青年文明号,目前,睦洲办事处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这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局让漂浮在水上的趸船——睦洲办事处更增添了活力。很难想像,这是个只有五人的团队。而据了解,这五人中,两人因参加各类比赛成绩优异被借调出去,其中一个参加了2014年度的广东海事局廉政“一站到底”比赛,获得了第一名,“战神”称号名声在外。而剩下的三人仍然坚守在趸船上。

睦洲办负责人高建表达了这种痛并快乐的感受。在他看来,开展各种活动,组织各种研究,能让新来的年轻人发挥特长、崭露头角,但同时,.旦他们出名了,就面临着被抽调、借调的可能,基层的人员短缺就随之而来,个人的工作量也就力。大了。

但是这种人员的流动却不是单向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江门海事局机关的大量的管理人员也充斥在现场的执法队伍里。仅在新会海事处,就有过半的人有过江门海事局局机关的工作经历,甚至更多的人本身就还是机关的岗位。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基层甚至呆了三年以上。

办法总是比困难多,新会海事人的乐观让全程的采访充满了欢乐。在跟随海巡船巡航的间隙里,记者看到密集的船舶表示惊奇,没有想到这么偏僻的地方还有这么高的船舶流量。随行的崖南办事处负责人,年轻帅气的陈杰安则笑着说,这还算稀松平常的,如果是繁忙的时候,有密集恐惧症的人是断然无法接受的。

这种情况不过是他们需要克服的众多困难中的一种。广东基层海事行在经历了中山港口海事处、广州沙角海事处、东莞沙田海事处之后,江门新会海事处是第四站,记者第一次有了被需要的感觉。漂泊在大海上,如同走进“云深不知处”的山中,他们的声音是微弱而坚定的,就好像他们的存在一样,默默无闻又不可或缺。

江门海事局在面对基层人员的诉求时,也尽力为他们提供方便。新会海事处的三楼开辟了室内球场,值班人员可以在此放松,缓解工作的压力。他们为自己建了一个温暖的职工小家,并酝酿出“平安海事服务葵乡”的海事文化品牌。

在文化建设中,他们以“制度文化”为基础,以“海事风采”为内容,用“侨乡文化”和“康乐文化”做陪衬,经营出精致、实用的基层文化。

廖永洪告诉记者,在新会海事处,他们“通过在政务窗口设置群众意见箱、监控摄像头等方式,对海事人员服务进行监督评价,提升海事服务水平和海事形象;同时完善政务公开栏,向行政相对人公开收费标准、办事流程、海事执法纪律,提高办事效率。”

“作为基层海事,做文化也好,做业务也罢,说白了就是做执行,为安全服务。高大上的文化在这里没用,我们要的就是实实在在的休闲和真真正正的放松,让职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有个放肆呼吸的地方。”廖永洪说,基层海事没有想像中那么苦,我们很幸福也很满足,不然我们也不会脸上一直挂着笑。endprint

猜你喜欢

海事处江门市江门
阳光路上歌声扬
——广东省江门市老干部大学校歌
精彩观影,欢乐K歌 江门开平优之名商务多功能影音室
“江门之心”——东甲立交方案设计
江门市氨氮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应用现状浅析
大白兔奶糖
广东江门“多证合一”再开全国先河
数据挖掘在江门市社会保险基金数据研究分析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 走近江门福彩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