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那些航海英语词汇背后的历史

2016-02-19刘嘉琪

珠江水运 2015年23期
关键词:故事

刘嘉琪

摘要:航海活动伴随了人类整个发展过程,它与人类的语言、文化密不可分。而看似简单的航海英语词汇背后往往隐含着早期航海家英勇智慧的故事。本文就通过举例说明那些航海英语词汇背后的故事,为进一步理解航海英语词汇打开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关键词:航海英语词汇 航海文化 故事

早在公元前5000年,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人们划着小船来到澳洲北部对其殖民,人类的航海活动就算是开始了。也正是因为有了那么多勇于探险的航海家们,人类的足迹才得以由最初的几个区域遍布全球。航海的故事也就是人类发展的历史故事。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太平洋,麦哲伦海峡,西印度群岛,好望角等等,哪个名称的背后不是藏着一个个令人拍手称赞的航海故事?而我们在学习航海英语词汇的时候,如果仅仅是知道其对应的中文含义,是远远不够的。比如,英文里有个词叫Horse latitude,中文里有对应的翻译是马纬度,可为什么有个纬度区的名字会跟马有关呢,这又是什么地方呢?航海英语中有很多翻译成中文后让我们不能理解的词,要想真正理解这些词汇,就要追溯到相关的航海历史故事了。

1.Speed log速度计程仪和knot节

Log一词在英文里面是圆木的意思,而圆木又跟船舶计量航程有什么关系呢?在航海中速度的单位用knot来表示,knot的意思是a hard round spot in a piece of wood where there was once a branch,对应的中文意思是节子或节疤,而这又跟速度单位有什么关系呢?要解决这两个疑问,我们首先要说说在古时候船舶是如何计算速度的。

在西方航海界,从1570年开始是用手动计程器来测量船舶的航行速度,即船舶向水面抛出后面拖有绳索的浮体一即圆木(log),然后根据一定时间里拉出的绳索长度计算出船速。时间的测量,是用当时在西方广泛使用的流沙计时器;最初是以1分钟为时间单位,1756年以后以28秒和14秒为时间单位。为了便于计算绳索的长度,在绳索上隔一定距离有一个绳节(knot),因此,只要数出在一定时间里(例如14秒)放出的绳索节数就可以知道一小时里船舶航行的海里数。作为习惯,船员在日常航行中直接用节数替代每小时海里数于是“节”(knot)就在航海界和造船界成为通用的计量船舶航行速度的单位。

由此可见,在航海仪器远远落后于现代的几百年前,船员在计算航行距离时用的是栓有圆木的绳索,那么用log表示计程仪也就可以理解了;为了便于计算放出绳索的长度,每隔相同长度就打一个绳节,这样直接数节数就知道航行的距离了,出于习惯,这个节knot也就被船员用作速度单位了。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惊叹于早期航海家的聪明智慧,能想到用漂浮的圆木计算航程,并通过打绳节的办法使航程的计算简单化。我们如今用speed log和knot分别代表速度计程仪和节早已经习以为常,但这简单的英文短语背后却蕴含着早期航海家的聪明智慧。

2.Trade wind信风

Trade wind直译过来便是“贸易风”,但在中国我们却习惯性地把它叫做信风,中英两种语言对于同一种风的不同命名原因何在呢?

根据气象学知识,在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北半球刮东北风,南半球刮东南风。东北风和东南风常年风速风向稳定少变,非常守信用,所以中国人称之为“信风”。曾经的英国作为海上霸主频繁进行海上贸易,但古时的船都是帆船,帆船的航行完全取决于风的动力,所以常年风速风向稳定的信风成了英国商人的最爱。商人掌握了信风的规律后,商船乘着信风顺利航行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把红极一时的东方香料、丝绸带回欧洲,成功进行国际贸易,为商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于是英国商人高兴地给信风起了一个吉祥的名字——“贸易风”(trade wind)。

可见,虽然表面上中英文对这个风的命名不同,但实际上都取了其守信用的特点,只不过正是因为守信用,英国商人才可以顺利从事国际贸易,于是信风在英文中才有了“贸易风”这个诙谐的名字。在汉语中,有时也习惯把trade wind直接翻译成贸易风,翻译可以不同,但背后的故事却是同一个。

3.Horse latitude马纬度/副热带无风

地球上对纬度的表示,是把赤道作为零纬度,南北两极点作为90度来进行划分的。经度则是将地球在东西方向上分成两个180度,将零度定在英国的格林尼治,分别向东180度和向西180度。如青岛的地理纬度是北纬36度,东经120度。但是,在气象、海洋及航海界的书籍、文献和海图中,经常在地球南、北纬25度~35度附近的洋面出现一个horse latitude(马纬度)的古怪名字。马纬度是什么纬度呢?

马纬度名字的出现跟航海史有密切关系。15世纪末期,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后,殖民主义者蜂拥而至,抢占地盘,掠夺财富。由于美洲缺乏马匹,大量的马匹被从欧洲经大西洋贩运到西印度群岛。当时,机械动力驱动的运输船还没有发明出来,大洋航运靠的是风力驱动的帆船。当浩浩荡荡的帆船队航行到马纬度所在的纬度时,出现了麻烦。连续几个星期海面上平静无风,船队无法航行。加之天气炎热,淡水和粮食用尽后,只得宰食马匹。人尚如此,何况马匹,大批饿死或渴死的马匹被投入海中,海面上漂浮着众多的马尸,于是人们就把当时船队所在的纬度称为“马纬度—一。

为什么马纬度中的天气风力微弱,天气炎热呢?原来,这个纬度恰好就是副热带高压中心经常控制的海区。也就是说名字看似奇怪的马纬度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副热带无风带。当时被赋予这样一个特殊的名字也是在提醒其他航海者尽量避开这个区域吧。

4.结语

由此可见,语言总是跟文化历史紧紧相连的,这些航海词汇并不仅仅是死板的用来交流的文字,更是展现在我们面前活生生的航海史。航海英语词汇学习实际上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进一步了解航海文化的窗户,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了解航海史更有趣的途径。endprint

猜你喜欢

故事
为“故事”买单
故事细节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