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016-02-19金秀权

乡村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美丽传统农村

金秀权

(泸西县三塘乡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云南 泸西 652499)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金秀权

(泸西县三塘乡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云南泸西652499)

所谓美丽乡村建设是升级版的乡村建设,优秀丰厚的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根源,是中华民族永远眷恋的家园;同时也是在为美丽中国建设打基础,并为乡村文化建设带来更好的机会。然而,乡村文化建设仍然面临人才短缺、城市化、现代化等问题,文化的保护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健全体制,加强宣传教育。

乡村建设;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对于建设美丽乡村工作来说,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以及综合治理工作,美丽乡村建设是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其包括经济、文化、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建设美丽乡村直白来说就是改变农村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的文化繁荣,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经济收益,使农村人民过上和城里人民一样的生活,使其幸福感得到提升。随着社会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文化之间出现了很多的矛盾,而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时期,合理地处理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 美丽乡村建设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带来更多的机遇

美丽乡村就是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其跟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改变乡村容貌整洁,发扬农村文明、文化,对相关的政策和方针进行完善,主要表现为更加关注事物变化的潜在原因,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加关注改变落后农业发展的方式。如今城镇化发展尤为迅速,美丽乡村建设对文化的保护和继承有很大的作用。

1.1美丽乡村建设为传统文化建设和继承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为了建设一个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新农村,相关政府已经将文化的继承融入新农村建设中,并做了详细的布置。通过建立环境保护区,取得了文化和经济的双丰收。在整个过程中,很多的古村落、古建筑得到保护或是维修,少数习俗也得到复苏,重新迸发出活力;农村文化和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的保护,使农村的繁荣发展得以实现,最终形成了一道靓丽的乡村风景。

1.2美丽乡村建设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在农村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无论是对传承活动的开展还是传承人物的培养或是乡村基础的建设,都需要政府大力的支持以及雄厚的物质基础。美丽乡村建设最主要的目的是实现农村的经济发展,带动农村全面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美丽乡村建设对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继承有很大的帮助。

2 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美丽乡村建设是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城市化发展的必要途径。乡村文化是人文与生态直接整合而形成的,美丽乡村建设难免会影响乡村文化生态,其主要体现在物质环境及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上[1]。

2.1现代化进程对乡村文化的冲击和消解

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乡村传统文化,其相对稳定一些。但是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存在形式得到改变。目前,乡村社会随着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有的乡村风貌和特点已经发生改变,取代它的是开放的、时尚的、理性的现代文化,乡村的政治经济结构、交往规则及生产生活方式都被重新调整,农民的思想价值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民主化等特点。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导致乡村文化逐渐被淡漠,而现代化建设的加快,给乡村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消解,使许多生活方式和民间习俗已不符合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使大量的民间艺术、语言文字渐渐地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已不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农民现在也离不开电脑、电话、洗衣机等便利的现代用品,导致乡村传统文化处于一种十分尴尬和艰难的地境,很多有价值的民间文化被渐渐的淡忘。

2.2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

所谓文化生态是从自然生态引申过来的,是文化的发生、自然环境的发展构成的一种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系统。当其中一个部分发生改变时,其他部分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在我国,传统的乡村文化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存在于相对稳定的人文环境之中,并与原始生态环境不可分割,其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其依附的环境,一旦环境受到破坏,乡村的传统文化也会遭到破坏,严重的会灭亡。随着城市建设一体化的进程速度加快,乡村地区原有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大型项目将会在农村里举行,使建设用地量不断增长,无限大幅度的扩张不仅使农村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而且严重破坏古文化、古乡村、古建筑的存在,给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带来了负面作用。此外,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乡村社会从封闭逐渐走向开放,虽然生产、生活方式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但对乡村的环境、人文生态都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导致传统的文化生态被改变。

3 对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路径的选择

作为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的继承显得相当重要,对农村的政治、经济、环境来说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在如今快速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乡村传统文化遭到破坏,中华传统文化遭受着传承危机。因此,探索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迫在眉睫,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①通过政府编辑规划,健全机制,开展宣传,让美丽乡村建设有相应的法律保障;②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力量,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转变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冷漠态度,并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保护乡村文化的主要力量[2];③在乡村开展文化宣传工作,使农民意识到保护文化的重要性,同时意识到文化遗产与自身利益的重要关系。培养广大农民尊重文化遗产的素质,为政府广泛地开展有关文化遗产的宣讲活动打下基础,并将文化保护宣传教育深入到农民生活中,提高农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及自觉性。

4 促进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和继承的建议

当今的乡村文化呈碎片式的道德下坡趋势,为了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得不对乡村文化加大建设力度。诚信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为了能够满足保护乡村文化多样性的要求,首先要对已有的建立美丽乡村的政策进行整理和调整,以此促进乡村文化继承及保护相关政策的实施;其次,建立制度评估体系,并对已有的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此为基础,构建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文化保护体系,具体包括促进乡村文化发展的支持政策、推广的支持政策、乡村文化保护政策、传承的政策、人才培养及扶持政策以及与乡村文化有关产业的支持政策[3];最后,提出促进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的政策建议,推进乡村建设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使得乡村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1]郑文堂,邓蓉,华玉武,等.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J].现代化农业,2015(2):46-48.

[2]姚令华.信阳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研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3-5,22.

[3]王旭东.国家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介绍[J].小城镇建设,2013(11):34-38.

G122

A

1674-7909-(2016)05-89-2

猜你喜欢

美丽传统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