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技术在温室大棚环境中的运用

2016-02-19李明珠

乡村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温室农作物大棚

李明珠

(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南 安阳 455000)

物联网技术在温室大棚环境中的运用

李明珠

(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南安阳45500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的进步。为了促进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应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基于此,简单介绍温室大棚设计的体系结构和控制流程,对物联网技术在温室大棚中的集成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

物联网技术;温室大棚;设计;应用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应将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思路融入到农业发展中,提高农业的信息化水平,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契机。而物联网能够实现信息共享,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现代农业信息的采集和监测,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测和预警,确保农业的持续发展。

1 温室大棚设计

1.1温室大棚体系结构

温室大棚的体系结构主要由无线传感网络来实现,通过在感知层和应用层添加信息的形式,制定出物联网技术大棚,主要分为信息感知层、信息网络层和信息应用层。其中,信息感知层处于智能温室大棚的最底端,能够实现对传感器、接收机和摄像头等设备的布置,实时监控大棚内植物的生长情况,确保农作物的良好生长。信息网络层能够实现对信息的传输和采集,主要是通过无线网络来对视频信息和监测数据进行有效的传输,促进农业的发展。信息应用层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实现对终端数据的有效传输,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展示给用户。

1.2温室大棚控制流程

在对智能温室大棚进行控制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不同的传感器节点、无线射频节点和简单的执行能力来实现。在对农业机械进行远程控制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处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通过分析和存储的形式,将表格上的信息展示给用户,让用户明确温室大棚的使用方法,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条件。进入流程后,需要输入个人的账号和密码,选择应用程序,主要的应用程序有数据分析、设施控制、视频监控和终端应用等,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来选择相关的程序,能够直观地了解农作物的长势,应用完成后需要退出系统[1]。

2 物联网技术在温室大棚中的集成应用

2.1数据采集技术

在智能温室大棚内进行数据采集时,需要结合农作物的不同特点、不同生长情况和不同传感器的作用范围来实现。主要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能够实现对大棚内作物生长的各项数据进行采集。信息采集完成后,需要通过RFID无线射频装置和WSN无线传感器来进行实时传递,物联网对信息进行处理后即可上传到服务器中,向人们展示作物的生长情况。

2.2设施控制技术

温室大棚内应设有相应的喷灌和采光农业设备,需要通过相关的农业设备来实现对智能大棚的有效监控。通过对大棚内信息系统的采集和处理,能够实现与内部信息的比较,需要对事先设定好的参数进行有效的设定,通过物联网来发布农业信息,并反馈到农业设备的节点上,实现对温室环境的智能控制。

2.3视频监控技术

要想了解智能温室大棚内的情况,需要在温室大棚中安装摄像头,进行视频的采集和处理,随时随地地观看视频信息,了解农作物的长势。视频监控主要是运用流媒体技术,通过假设服务器来实现对视频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展现出视频监控的转发和分发功能。

2.4终端用户应用技术

智能温室大棚中的终端技术主要包括用户管理、设备信息管理和种植交流等。用户在运用终端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分为用户增加、删除和权限管理等3个部分。设备信息模块主要包括大棚信息、传感器信息和农业设备信息管理等。功能相对较为齐全,人们可以在上面关注到当前农业的主要发展情况,与专家进行沟通,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2]。

3 结论

智能温室大棚是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一种全新技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温室大棚中,能够实时监控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给农户提供精准的数据信息,从而及时解决农作物生长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农民通过物联网能够了解更多的农业信息,与其他农户及时进行沟通,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使农业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1]陈静.物联网技术在日光温室大棚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2(36):578-579.

[2]肖婷,庄义庆,糜林,等.物联网传感技术在大棚草莓生产中的应用[J].江苏农业学报,2014(5):1185-1187.

S625.5

B

1674-7909-(2016)05-36-1

猜你喜欢

温室农作物大棚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