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2016-02-19曹普英

乡村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吸浆虫条锈病中耕

曹普英

(周口市川汇区农林局,河南 周口 466000)

河南省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曹普英

(周口市川汇区农林局,河南周口466000)

春季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决定667 m2穗数和穗粒数的关键时期。根据小麦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抓好春季麦田管理,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升级,搭好丰产架子,争取夏粮再夺丰收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河南省

1 及时中耕,促进小麦生长

由于麦播后气温持续偏低,影响到小麦的个体发育,因此,进入春季后,河南省各类麦田都应浅中耕一两遍,以达到保墒增温、破除板结、消除杂草、促苗早发快长的目的,特别是春灌后的麦田和丘陵旱地麦田更应及时进行中耕划锄。

2 因苗施策,科学进行肥水管理

对于旋耕播种且未浇越冬水和已出现旱象的麦田,要及早进行肥水管理,浇匀浇透,结合浇水667m2追尿素15 kg左右,促进根系发育和春季分蘖,增加667m2成穗数。对旱地小麦,尽早采取镇压划锄等保墒措施,趁雨雪早追肥,一次施足速效化肥,667m2施尿素8~10 kg。对于三类苗麦田,以促为主。春季追肥应分2次进行。第1次在返青期,667m2施用5~7 kg尿素和适量的磷酸二铵,施肥后浇水,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以增加667m2穗数。第2次在拔节中期施肥浇水,667m2施用10 kg左右的尿素,以提高穗粒数。对于越冬期追施肥料的三类麦田,可把追施肥料统一后移到拔节期使用。对于二类苗麦田,坚持促控结合。春季管理以巩固冬前分蘖,适当促进春季分蘖发生,提高分蘖成穗率为重点,按照“前氮后移”技术要求,在小麦起身期追肥浇水,667m2追10~15 kg尿素。对于一类苗麦田,坚持控促结合,以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为重点,在小麦拔节期追肥浇水,667m2施12~15 kg尿素。在起身期喷施壮丰安等调节剂,缩短基部节间,控制植株旺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对于旺苗麦田,以控为主。可采取深中耕的办法,控制新蘖滋生,个别旺长麦田在起身期用壮丰安25~40m L/667m2兑水40 kg进行叶面喷洒,控制旺长。对群体偏大无脱肥现象的旺苗麦田,早春镇压蹲苗,在拔节期前后施肥浇水,667m2施尿素10~15 kg。

3 加强病虫草害防治,搞好小麦“一喷三防”

河南省要重点做好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吸浆虫、麦蚜、红蜘蛛、赤霉病和叶枯病等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对小麦纹枯病病株率达20%的地块,应及时喷药,施药时间在小麦拔节初期,以阻止病害侵入茎秆,喷雾所用药剂有:20%三唑酮乳油50m L,15%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分别为75 g或100 g,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100 g,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60 g或12.5%烯唑醇悬浮剂100m L等。对小麦条锈病,要继续大力推广“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治经验,重点抓好沙河以南条锈病常发区,及时消灭发病中心,严防扩散蔓延。对小麦吸浆虫的防治,主要在拔节-孕穗期和抽穗期,其中小麦抽穗期是防治吸浆虫成虫的最佳时期。即在小麦抽穗10%~20%时,667m2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 g或4.5%高效氯箐菊酯乳油40m L或40%乐果乳油50m L,加80%敌敌畏乳油50m L,兑水30 kg喷雾防治;在抽穗60%~70%时,进行第2次喷防,中间间隔时间5~7 d。第2次喷防时,可结合“一喷三防”,混用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等,兼治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麦穗蚜等病虫,达到防虫、防病、防早衰的作用。4月下旬—5月中旬是开展小麦“一喷三防”的最佳时机,要切实做好以病虫防治为主的“一喷三防”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病虫危害损失。此外,随着春季气温回升,要及时开展化学除草,选用合适除草剂,掌握正确喷施方法,防止药害发生,达到消除麦田杂草危害,提高防治效果的目的。

4 提前预备防冻预案,防止“倒春寒”和晚霜冻害

在寒潮来临之前,做好麦田浇水、喷洒防冻剂等措施,防治冻害发生。对遭受冻害的麦田要及早采取追肥浇水、中耕保墒、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补救措施,使其尽快恢复生长。

S512.1

A

1674-7909-(2016)05-19-1

猜你喜欢

吸浆虫条锈病中耕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陕西安康:农技专家开展小麦条锈病普防工作
侯马:召开小麦吸浆虫防治现场会
麦田吸浆虫无害化控制技术探讨
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冻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策略
215份小麦材料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初报
浅谈如何做好大姚核桃中耕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