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桑区丰产桑园建园技术

2016-02-19曹光华

乡村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树形桑园蚕桑

曹光华

(大姚县新街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大姚 675400)

云南桑区丰产桑园建园技术

曹光华

(大姚县新街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大姚675400)

针对云南省桑区的基础条件和目前云南省蚕桑生产的地位、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提出目前蚕桑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导向,指出桑园高产栽培的必要性,细致描述丰产桑园创建的主推技术和桑园高产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蚕桑;建园;栽培技术

1 云南省蚕桑生产现状

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地理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和光照充足,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区域面积广,利于桑树生长的条件得天独厚。云南桑区蚕茧质量优、茧层厚、上车率高、解舒好且净度高,平均质量等级达到5A3768Ⅱ,70%以上可缫制4A以上高等级生丝,南方古“丝绸之路”旱路的运输要道穿过其间。因此,云南省具有最佳的栽桑养蚕生产条件。

近年来,国家“东桑西移”政策和科技措施的落实,给云南省蚕桑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2005年,省委政府把蚕桑生产纳入了“十五”及“十一五”发展规划报告中。由于新品种、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使用,使云南省蚕桑生产科技含量增加,蚕桑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后桑园面积占全国第3位,蚕茧产量占全国居全国第5位,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科技水平有所提高,促进农民增收作用明显,已成为全国十大产茧省区之一。蚕桑产业在云南省种植的农作物中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667m2丰产桑园,按照近年云南省单茧最低保护价35元计算,每年养蚕收入可达到3 000~4 500元,每户种植0.20~0.33 hm2,户均养蚕年收入即可上万元,如加强水肥管理,667 m2丰产桑园收入最高可达到5 000元以上,是云南省种植业中可以大面积发展的为数不多的一项农村致富产业。但是,不同的特殊地理气候条件对蚕业技术有特定的要求,我国东部地区一些栽桑养蚕技术在某种程度上还不能指导云南省复杂气候的蚕桑生产。因此,适宜当地海拔落差较大的易学易懂的栽桑养蚕技术措施的普及和推广应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 蚕桑生产发展原则

目前,在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日益迅猛的特定时期,蚕桑生产发展要积极抢抓“东桑西移”和蚕桑产业结构调整两大机遇,充分发挥生产环境和区位优势,以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为发展方向,重点加大桑园建设科技服务为重点,不断提升蚕桑产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云南省蚕桑生产发展要遵循“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龙头带动、集群发展”的原则。丰产桑园建园要遵循“高产、优质、高效、低投入”的原则,要求“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见效”。要在短期内建成高稳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桑园,将蚕桑产业发展成为云南省主体特色优势产业。

3 丰产桑园栽培主推技术

3.1桑树品种的选择

科学选用优良适宜的桑树品种是发展蚕桑产业的第一基础,云南省宜桑地区海拔多在800m以上。因此,经蚕桑生产部门研究,目前云南省的桑树栽植品种定为杂交嫁接湖桑,并以低干拳式树形养成、桑园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措施为丰产桑园建设的主推技术。

3.2桑树栽植

要养好蚕首先必须种好桑树,这是最基础的原则。而桑树品种的选择和栽植密度决定了桑园的丰产性能和质量。

3.2.1桑园地选择。桑园地建园要求是:道路通畅,保证采摘的桑叶顺利运输;水田尽量选不渍、不涝或有沟渠的田块,利于合理排灌;地块田面平整、土层深厚;尽量远离砖瓦厂和化工厂,减少桑叶污染;坡地建议坡改梯后采用等高栽培。

3.2.2挖沟整地。栽桑田块按照南北向开挖种植沟,以利于桑树栽后生长期充分吸收光照和加强通风,沟内667m2施3 000 kg左右农家肥作为底肥。回填种植沟内的土时,先填表土后填底土。

3.2.3种苗选取。目前,云南省主推的桑品种为农桑12号、农桑14号及部分强桑系列良桑品种,这几个桑品种多属中熟丰产品种,发芽期在3月下旬—4月上旬,具有侧枝少、肉厚质软、产叶量高、叶质优、发条数多以及秋叶封顶硬化迟等优点,具有较强的抗桑疫病、褐斑病、桑里白粉病、黄化型萎缩病和抗旱耐寒抗霜冻的能力,适宜中低树形养成。这些特性较适合云南省的特殊立体气候环境,在云南省栽培适应性较强,能很好地发挥品种优势。

3.2.4种苗处理。桑苗栽植前要清理桑根,将太长、病变等不良根、茎剪除,清除小苗、弱苗、死苗,分好后把留用的健壮嫁接苗放在石灰水或多菌灵液体中浸泡5~10m in进行杀菌消毒和促进根部生长。

3.2.5合理密植。桑苗在落叶后进入休眠是栽植的最佳时机。冬栽的桑根与土壤密接好,成活率高,发芽早,云南省一般在大寒节期间栽桑。栽植时按株距35~40 cm,行距1.4m或按照6.2.1.5模式栽植,沟深0.5m,宽0.4m,667m2栽植1 000株左右,此种植模式方便微耕机翻挖和秋冬农作物套种;移栽时根据“苗正根舒、嫁接体入土、浅栽踏实”的原则,土壤覆盖至根系上面5~10 cm,以盖住嫁接部位为宜,栽后压实土壤,覆膜、浇透水。

3.3低干剪伐养成树形

树形的养成是桑园丰产的基础,养成树形遵循“拳平面、分布匀、中间空”的原则,有利的树形养成可以有粗壮的主干,支干也能层次分明,有利于桑树充分利用阳光和增加通透性。新植桑要求冬季强封稍、重施肥,桑园修拳、整枝、剪稍、春伐都应提早。

3.3.1定干。桑树定植后需要及时定干,定干10~15 cm,一般留3个芽,即在当年养成3个枝条,定干时要斜剪,剪口选在芽上方1~2 cm处。定干有利于减少树体水分蒸发、打破枝芽顶端优势,栽后5月雨季来临时补好缺死株。

3.3.2低干拳式树形养成法。低干桑偏向于营养生长,枝叶生长快,丰产性能好,封稍、剪伐、整枝及病虫防治方便,易速成密植丰产桑园,所以是目前云南省最适宜推广的桑园养成树形。桑苗栽后定干留3个芽,次年大寒节第一次剪伐定干,在离地面30~50 cm处进行春伐条养成第一枝干,待发芽后每枝上端留两三个新稍生长,其余疏去,这样每株就有4~6个枝条;第3年在离地面50~70 cm处剪断,养成第二主干,发芽后也只留两三个新稍生长,保持每株有8~12个枝条;以后每年都在枝条的基部剪伐,基部的潜伏芽生长出新的枝条,这样就养成了拳式树形,3 a后667m2桑园养成千枝万条。

3.4桑园肥水管理

桑园施肥坚持用地和养地结合,使土壤、肥料、桑树形成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桑树桑树根系发达,吸肥力强,生长快,生长周期长,土壤养分消耗量大。因此,每年要及时不断补充土壤养分和水分,合理配方施肥,春季霜期结束后有条件的结合灌水施春肥,增强树势,提高桑园的产量和质量,是实现桑园高产、优质、高效、低投入的重要措施。

3.4.1提倡桑园配方施肥。桑园施肥以根施为主,根外追肥为辅,要把肥料施用到根系分布最多的部位又不伤根为原则。桑树需肥规律:桑树需要的主要肥料是氮、磷、钾肥,其生长需求比例是5∶2∶3。

3.4.2施肥方法。桑园施肥分冬春肥、夏肥、秋肥3个时期。春季生长量大,占全年的20%~30%,夏秋肥占全年的50%~60%,冬肥仅占10%~20%。生产上春季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夏秋重施氮、磷、钾肥,配合施有机肥,冬季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施用氮、磷、钾肥。冬春肥一般在桑树停止生长后施入有机肥,夏肥一般在春蚕结束后和饲养夏蚕后分2次施用,以速效性肥料为主,秋肥一般在8月中旬秋蚕饲养结束后施入速效性肥料,以利晚秋期桑叶的增产与延迟桑叶老化,秋肥施用过迟则桑树生长后期枝梢过于嫩弱,易遭冻害。

3.4.3桑园施肥注意事项。桑园施肥不能简单地将灰杂肥撒施在桑园畦面上,应施在土面0.3 cm下,避免风吹雨淋日晒使肥效损失,降低肥料利用率。施肥时,应在离主干30~50 cm处开沟或挖塘施肥,这样能把肥料施在桑树根系最密集的土层,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同时,宜混和搭配施用,做到长效肥与短效肥结合,以长效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结合,配施适量微肥。此外,施肥不能盲目施用,要配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桑园缺肥情况进行施肥,最早施肥时间可在3月,最迟不超过8月底。

3.5加强桑园管理

3.5.1合理采叶。合理剪伐,合理采叶收获。根据桑园里的桑枝数,按照3 d长1片叶、1 kg桑叶200片、500 kg叶养1张蚕的标准来估计桑园的产叶量,确定蚕种数量。

3.5.2合理间套作。合理的桑园间作,可以适当增加经济收入。但是桑园套种杜绝种植高秆作物,改善桑园地通风透光条件。套种豆科作物可大力改善土壤的肥力结构。根据地理气候条件,建议桑园地大春可套种黄豆、魔芋、辣椒、甘薯,小春套种蚕豆、白菜、萝卜、荞等低秆作物。不建议在桑树茂盛生长期间套种,此件套种会影响间套作物的生长。

3.5.3加强肥水管理。结合冬季深翻晒垡,消灭桑毛虫、桑螟、红蜘蛛等害虫。施用有机和无机肥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桑树抗桑里白粉病的能力;桑园积水应及时开沟排水,以减少根腐病、褐斑病、桑白蚧的发生。3月或7、8月干旱时应及时灌溉,减轻桑蓟马、桑红蜘蛛等害虫的发生;合理进行春伐条和两季深耕。

3.6病虫草害防治

桑园病虫害防治要依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综合防治原则。控制田间环境条件,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尽量做好桑园管理,特别是冬季桑园管理工作,消灭病虫害来源,切断病虫的传播途径,实施科学用药,直接消灭病原和虫害,提高防治效果,降低成本。要了解环境,根据桑园地的光、温度、降雨和土壤特性等性能,根据病、虫、草害的种类和药剂性能,合理、适时、适量、对症下药。

3.6.1消毒。用4~5°Bé石硫合剂喷施于树体和地面杂草,杀菌、杀虫两者兼顾。家蚕饲养结束后进行回山消毒时,对蚕室周围桑园消毒,致使病原不扩散,确保下季蚕作安全。

3.6.2杀虫。养蚕前后桑园病虫害防治,冬季剪除桑树细弱枝、病虫枝等集中烧毁,集体杀灭越冬害虫的虫卵。春蚕前10~15 d用三氯杀螨醇500倍+敌敌畏800倍喷施,杀灭大部分红蜘蛛虫源。

3.6.3病虫兼治。夏蚕饲养结束结合耕地除草,及时进行病虫害药剂防治,减少或杀灭桑树新枝条上的幼虫和病菌。改善桑园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原,控制桑褐斑病、桑里白粉病等叶部病害的发生,防止桑叶老化。春蚕上簇后三氯杀螨醇500+敌敌畏800倍+多菌灵50 g,螨天星+敌敌畏+多菌灵。夏蚕上簇后及正秋蚕上簇后,用药可同春蚕结束。

3.6.4桑园农药使用禁忌。用药方法不正确会导致药效降低。主要用药禁忌是:不用井水配药,不用污水配药,不在风雨天和高温下施药。最佳施药时间是8:00—11:00,16:00—18:00,天气晴好、微风施药;不滥用农药和盲目增大施药量,应根据作物种类、防治对象和药剂性能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农药;不在蚕期施药;不长期使用一种药。

S888.4

B

1674-7909-(2016)05-12-3

曹光华(1973-),女,大专,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树形桑园蚕桑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桃树几种树形的特点及整形修剪要点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