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02-18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弘扬政治传统

孙 炜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孙 炜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的重要作用,让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大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走进学生心中、引领校园风尚。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既是新时期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对于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培养大学生浓厚的爱国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1. 对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既是中华民族在奋斗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激励中华儿女不断进取的重要精神源泉。当前,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过程中,大学生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领悟度,并以大学生社会引领作用的发挥,促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学习、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和大力弘扬。

2. 对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正确的理想信念的确立,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大学生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覆盖了人文社科、思想道德、价值典范、待人接物等诸多方面,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向世人展示了作为共同思想基础和道德典范的行为准则,开展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修养,在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 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党在高等教育工作中的优良传统,也是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违背教育规律、脱离大学生思想实际等问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摆脱传统说教和填鸭式教学,使大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之中,既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中的接受度,又能有效扩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4. 对培养大学生浓厚的爱国情感具有重要意义。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经过长期沉积、凝集、升华而形成的共同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既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感的过程。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将个人发展同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另一方面还将促使大学生将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理性爱国行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即将中华传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与理想人格等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经过千百年沉淀而形成的民族成员对自己国家的深厚感情。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历来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引导社会成员将个人发展和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将“个人梦”融入“国家梦”之中,正是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中华民族延绵不绝,中国精神历久弥坚,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儿女共同奋斗实现“中国梦”的理想才能够得以实现。

2.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中华民族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均对生产力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周易》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即任何事物均有从发展到衰败的进程,只有发展变化方可持续发展;《商君书》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用法古”,说明了改革变法之意;此外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宋代范仲淹庆历新政、清代戊戌变法等事例均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变革精神。正是在不断的改革创新过程中,为中华民族的延绵发展提供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强有力的内在动力。

3. 以守礼向善为核心的的道德追求。道德是社会成员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合乎行为规范和准则的社会意识形态。春秋时期,管仲指出“礼、义、廉、耻”比“法”更为重要,此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经过持续发展提出了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标准的传统道德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新时期对以守礼向善为核心的的道德追求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对公与私、善与恶、义与利的论述和思想,为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4. 以慎独心安为核心的人格修养。“慎独心安”语出《诫子书》,意即在人格修养方面要谨慎独处、严于律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在人格修养方面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注重自身思想境界的提升和外在实践养成的统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脱离了传统单一课堂教学的束缚,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注重社会价值的创造。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慎独心安的人格修养教育,既是道德教育的有效补充,也是德育的理想目标。

三、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结合大学生思想发展实际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通过改进课堂教学、丰富校园文化、转变宣传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1. 在课堂教学中纳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高等教育过程中,课堂教学发挥着主阵地的重要作用,是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纳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首先要在高等院校必修课课程体系中确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结合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需求和应用专门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或章节,满足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其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过程中增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授课内容,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素质选修课教学提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与此同时,要在其他必修课、选修课和公共课相关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同时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和感染。

2.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纳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是彰显学校精神、传承学校优良传统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习惯养成和情操培养过程中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纳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一是组织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学术讲座和报告会,以宣讲的形式为学生解读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现实意义,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二是把握重要时间节点,以纪念和庆祝重要历史事件、纪念日、传统节日为契机,分批次、分节点的组织节目汇演、集体活动、专题报告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读书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读书吧的作用,指导学生阅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并将读书和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

3. 在宣传媒体中纳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媒体是宣传教育活动的主要媒介,尤其是随着“互联网+”工程的推进,新兴网络媒体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营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首先要充分发挥新兴网络媒体的作用,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成长特点,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组织开发特色公众平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事例生动形象的进行展示和推送,让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其次要继续发挥好传统媒体的作用,在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校报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制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专题片、访谈等节目,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结合,切实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纳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担负着重要责任,教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把握度,影响着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好辅导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增强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和和理解力,促使辅导员在对大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另一方面,要增加任课教师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量,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之中,正确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所在,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帮助大学生更好的领会和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1] 舒维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3.

[2] 常会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

[3] 颜倩.新形势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9.

[4] 缪毅容.着力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N].解放日报,2013-08-24.

The Study of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College Students ’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N W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Cultures,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10, Sichuan,China)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It is not only a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but also an important education resource.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 should deeply explore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 culture. The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of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should become conscious actions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China’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should integrate the modern life, leading the campus fashion.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udy

2016-04-01

孙炜(1985-),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是四川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中心课题“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CQSN2015B24)阶段性专项研究成果。

D0-05

A

1672-4860(2016)03-0077-03

猜你喜欢

弘扬政治传统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