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景观提升改造设计初探
——以淮安市淮安区有轨电车沿线景观提升设计项目为例

2016-02-18王甜南京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37

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24期
关键词:淮安市淮安城市道路

文/王甜 南京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37

道路景观提升改造设计初探
——以淮安市淮安区有轨电车沿线景观提升设计项目为例

文/王甜 南京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37

通过对淮安市淮安区有轨电车沿线景观提升设计项目的综合分析,探讨了城市更新中道路景观提升改造的方向与对策,以期为今后类似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城市更新;道路景观;改造提升

城市道路,作为整个城市的脉络,是整个城市的景观框架,展示了城市独特的魅力与形象。随着城市化改造的进一步加快,以及人们对城市生活环境的日益重视,现有的道路景观已不足以满足功能及景观上的需求,道路提升改造在持续进行中。道路的提升改造涉及到多层次、多方面的问题,作为园林景观工作者,需要多方协调,重点关注景观层面的问题。

1、实例项目研究分析

1.1 项目背景

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一期工程是支撑淮安东拓南连发展战略,推进城市发展主轴快速发展的快速客运公交线路;是启动淮安快速公交系统建设,落实公交优先,满足交通需求,构建骨干公交系统的重要途径;将推进运河文化长廊的建设,支撑淮安市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生态旅游城市的城市定位[1]。

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一期工程中,淮安区段内电车线路总长约12.5公里,涉及翔宇大道与楚州大道两条道路。翔宇大道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市区与楚州区之间,是市区往返楚州区的主要道路,本案涉及范围为3.3公里;楚州大道位于淮安市淮安区,为淮安市主要道路之一,本案设计范围全长约4.7公里。两条道路交通便利,人车流量较大,周边用地以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为主。本案借有轨电车项目建设的契机,结合周边环境条件,通过对城市道路景观的合理提升改造,打造富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大道,以展现淮安的特色人文。

1.2 项目特点

淮安有轨电车的引入满足了交通需求,促进了周边的发展,其沿线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发展远景较好。目前道路沿线的开放景观之间缺少联系与个性,景观的处理手段较为贫乏;建筑风格较为单一,缺少垂直绿化,美观性与生态性不足;道路沿线对淮安历史风貌的展现较弱;环保生态措施不足。

1.3 设计理念

翔宇大道与楚州大道作为淮安区的重要道路,是塑造淮安区形象、展示城市特色的重要地段,因此,结合周边现状,提出整合与更新的设计理念。

1.3.1 整合

道路景观的整合包含三个方面:1)现状用地的整合:对于有轨电车项目建设所影响的绿地红线变更等问题进行统一规划调整,充分利用现有绿地资源,在合理的位置适当增加绿地面积,以形成道路沿线序列化的景观节点;均衡道路景观布局,形成以点带线、重点突出的绿化景观格局,在重点突出的条件下适当兼顾统一性,提升道路的整体景观效果。2)现状植物资源的整合:对于现状的植被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考虑采用保留、移植、去除等策略,最大化场地原有资源的景观价值。3)场地周边历史人文资源的整合:认知场地历史文化内涵,将道路景观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营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城市客厅。

1.3.2 更新

道路景观的更新包含三个方面:1)对于地面设施、环境设施等破坏严重、影响景观效果的部分,进行修复出新或统一更换,完善设施功能,统一设施的整体风格;以城市家具的理念配置小品与雕塑,提升城市品质。2)对于整合的景观节点,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景观更新,根据位置、面积、周边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分层打造,打造成该路段的标志性景观空间或是安全舒适的休闲空间。3)从植物的多样、空间的立体分布上打造植物景观,生态与造景并重,体现城市的品位,统筹考虑节庆环境布置。

2、道路景观的提升改造方向

城市道路景观改造提升设计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包含众多城市功能、文化等元素,并且这些元素相互交织,因此必须先有一个清晰的设计方向来引领后续的设计工作[2]。

道路景观是以“线”的形式连通景观的各个“点”,通过对淮安市淮安区有轨电车沿线景观提升设计项目的综合分析,可以把城市道路景观的提升改造分为“点”“线”两个层次。

城市道路景观中所指的“点”主要为道路两侧的街头绿地,道路转折点、交叉口处的道路绿地等,这些“点”状绿地通过“线”的串联,构建了完整的道路景观。因此,在道路景观提升改造中,通过对“点”与“线”运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可以更合理的组织设计思路,明确设计方向。通过“线”的统一性设计与“点”的差异性设计,使道路景观在保持一定的整齐划一的同时,又可突显出个性特色,展示城市独特的魅力与韵味。

3、道路景观的提升改造对策

通过对淮安市淮安区有轨电车沿线景观提升设计项目的综合分析,从总体功能及景观定位入手,整合道路空间,可总结为四大项内容将城市道路景观进行分项的改造提升。

3.1 线性空间的改造设计

道路景观中的线性空间,主要包括行道树、道路绿带等的设计。行道树作为道路景观的主要要素之一,从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一条道路的主基调,完全否决现有行道树品种从经济、生态、社会影响等多方面角度来讲,都不是最佳的选择。因此针对行道树的改造设计,一般建议保留原有行道树,补植或换植长势不好的部分树木,以整齐划一为评价标准。对于道路绿带的改造设计,应在统一中寻求特色,通过植物的复合种植形式及季相变化,展示不同的道路景观风格,提升绿化品质。

3.2 节点空间的改造设计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其重要节点,如转折点、交叉口等的设计对于塑造城市形象至关重要。在改造设计时,应考虑将其打造成该路段的景观门户空间、景观亮点或城市地标,突出城市特色,强化识别性。

针对城市道路沿线其他的街头绿地,在改造设计时,应考虑如下几点:1)街头绿地除满足人流通行与集散功能外,还应结合周边环境划分出休闲活动空间,满足周边民众的使用需求以及供行人驻足休息。2)结合当地历史人文特色,在丰富空间文化内涵、提升场地品味的同时,展现当地城市的人文内涵。

3.2 街头陈设的改造设计

街头陈设作为道路景观的一部分,其改造应从三个角度入手:1)对现有设施统一维护出新或更换,以保持统一性;2)对缺失的部分,进行统一布置,完善设施功能;3)对于影响景观效果的设施,如广告牌、变电箱等,考虑与绿化景观或雕塑小品的结合,以景观化的手段提升道路的整体品质。

4、道路景观提升改造设计中的亮点

1)道路景观与历史人文的融合

将历史文化融入道路景观的设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记忆与个性文化,在道路景观的提升改造设计中,运用多样的表现手法,去打造不同的道路风采,以展现城市独特的个性美。

2)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

海绵城市理念是近年来相当热门的一个话题,在海绵城市理念中,城市道路雨洪管控占据着核心位置,如何将海绵城市技术合理高效的运用到道路景观的改造提升中,也是目前一个值得深思与深入探索的难点以及亮点。

结语:

一个安全舒适、景观优美的城市道路是人们对一座城市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道路景观的改造提升,坚持以人文本、以自然为本的原则,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探求城市景观中人与自然互利共生、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局面[3],力图使改造后的道路舒适安全,且能为民众提供一方空间。

[1]王惠凤.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一期工程线路设计[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9).

[2]李玲,王衍祯.城市更新中的道路景观改造设计及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11-13013.

猜你喜欢

淮安市淮安城市道路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淮安市加强对泗州城遗址的建设引导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淮安市强化“三个一” 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城市道路及设施的维修养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