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

2016-02-18温建东编辑靖立坤

中国外汇 2016年17期
关键词:国别资产负债外汇局

文/温建东 编辑/靖立坤

加强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

文/温建东 编辑/靖立坤

正是因为直接申报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因此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数据报送工作,不断提高直接申报数据质量。

《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制度》(以下简称直接申报制度)自2014年9月1日正式施行至今,已满两年。两年来,直接申报制度顺利推行,对提高涉外统计质量,加强我国宏观经济数据透明度做出了重要贡献。当然,金融机构报送直接申报数据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加以改进。

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取得显著成绩

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数据在提高统计透明度,以及在对外磋商和谈判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015年,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数据先后被用于按《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的国际收支统计表,推动了对人民币加入SDR的评估;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公布了国际收支统计数据,并加入了国际清算银行的国际银行业统计(IBS)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调证券投资调查(CPIS);基本完成弥补二十国集团第一阶段的数据缺口等工作。在今年6月举行的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中美双方在增进统计能力建设、加强信息共享、弥补数据缺口方面进行了积极对话。美方欢迎中国开始向国际清算银行(BIS)提供国际银行业统计数据;中方表示,将继续努力解决按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要求全面收集国际银行业统计数据所面临的技术问题。对于外汇局在国际收支统计和数据发布工作中取得的进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多次在国际会议及其他公开场合给予高度评价。

直接申报统计取得长足进步。一是报送主体范围得到扩展。两年来,报送主体从最早的1050家迅速扩大到1344家,全面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从2016年10月1日起,还会增加所有的H股上市公司。二是数据报送时效性有了显著提高。目前除少量机构出现延迟报送外,全国1300余家申报主体基本都能在时限内完成数据报送,数据报送及时性从2015年初的77%上升到98%。三是数据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各报送主体在这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完善接口程序校验功能,安排专人负责数据核查问题反馈,反复就自身数据采集存在的问题与外汇局主动沟通等。总体看,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数据质量趋于稳定。

现阶段直接申报存在的问题

一是数据规模不时出现大额异常数据。有些机构在一些新业务上线运行或业务系统更新过程中,会发生此类问题。建议各家机构加强数据质量的自查工作,重点关注各业务类型数据规模的较大波动状况,同时在自身业务系统出现升级改造情况时,及时向外汇局报告。

二是衍生产品交易数据报送不准确。有些机构对于衍生产品的名义本金、头寸市值、现金结算等数据项的理解与报送要求存在偏差,造成涉及衍生产品的数据存在头寸市值过大、现金结算过大与名义本金规模过小等不符合逻辑的问题。

三是资产方报送出大量国别为“ZZZ未分类国别”的数据。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对一些国家,有些机构自身业务系统的国别代码与外汇局的国别代码不一致,在向外汇局报数时由于对应不上,就用“ZZZ”替代,造成外汇局最终汇总的数据出现了大量资产没有具体的对应国别。建议各报送机构重新梳理一下自身接口程序国别代码表与外汇局国别代码表的对应关系,对于外汇局国别代码表中确实不存在的国别,应及时向外汇局沟通说明情况,外汇局会视情况完善国别代码表。

四是数据的内在属性填报不准确。“对方与本机构的关系”“国别”“境外被投资机构所属行业”等属性,关系着数据的归类。但在数据报表的细项分类中,经常出现由于上述属性填报错误而造成数据不合逻辑的问题。

五是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表(A01-1)的利润、留存收益流量数据规模存疑。建议各机构对照《制度》重新梳理一下表A01-1对外直接投资和表A02-1外国来华直接投资中的利润、应享净利润和宣告分配的利润的取数逻辑。

六是历史数据漏报问题。部分机构存在系统初上线时,数据采集系统不完善,部分月份数据未报送的情况。历史数据的漏报,会影响统计数据时间序列的数据质量。对此,建议存在历史数据漏报情况的机构尽快完成补报。

七是业务概览及联系方式(Z02)表的内容更新不及时。有些银行直接投资的流量表(A01-2)当月无数据发生,但在Z02表中却仍有数据报送的标志;有些银行相关业务报送人员已变更,但未更新Z02表对应业务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造成沟通不畅。

金融机构如何改进直接申报工作

正是因为直接申报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因此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数据报送工作,不断提高直接申报数据质量。

一是各机构应继续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切实提高数据报送质量,确保时效性。近期,虽然数据质量已有明显提高,但在数据细节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各报送机构要认真梳理数据细节属性的生成及报送规则,规范业务办理过程中对数据细节属性的填写,杜绝随意填报数据细节属性情况的发生;同时,必须绝对确保数据的时效性,迟报和错报会严重影响外汇局对数据的使用,包括与其他部门的数据共享、向国务院上报情况、对外公布数据,以及向国际组织报送数据等。而且,现在的数据维度多,迟报和错报基本无法通过调整汇总层面的数据来实现规模、币种、国别、部门、期限、工具等多维度数据的协调。据粗略统计,现在每个季度要向国际组织提供2百万个数据,而且都是交叉汇总类别的数据,基本上动任何一个数就得整套表重新调。另外,还有很多按月或者按季度发布的数据,已经提前一年在外汇局网站公布了发布时间表。要满足时限要求,又要保证数据质量,确实离不开各家机构从源头就把好关。

二是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系统。外汇局即将下发的新数据采集接口规范,明确列示了各数据项的填报规则。建议各机构在更新改造自身数据采集系统时,要研究并完善数据的校验规则,在数据报送前能实现基础的数据校验功能。

三是要按时对外汇局反馈的各期问题或疑问数据进行核对、修改。自2015年8月起,外汇局建立了按月通过国际收支司便函形式向申报主体发送核查结果的流程,并将核查发现的错误纳入考核。同时,外汇局开发的“数据采集与管控”功能模块也已于2015年10月正式上线运行,希望各机构在做到及时修改外汇局核查反馈的错误疑问数据的同时,也要及时查看并修改“数据采集与管控”模块提示的错误数据。

四是要积极寻找可供交叉核对的其他数据源,确保报送数据质量。各银行按月向人民银行报送的本外币全科目数据中,很多数据(如跨境存贷款、境外同业或联行往来等)需要与向外汇局报送的数据做交叉核对。

五是要做好平时的数据自查,积极配合外汇局现场核查。根据《国际收支统计核查制度》,外汇局计划从2017年开始对直接负责的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的申报主体开展现场核查(也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到2016年下半年开始这项工作),主要任务目标:一是核查申报主体的申报数据范围是否全面完整,是否有漏申报的业务;二是根据非现场核查的数据错误,核查银行取数规则、数据项是否准确无偏差。各机构应定期梳理自己的各项业务,认真对待每一次非现场核查提示的疑问,从源头解决产生错误的问题,从而在外汇局现场核查时有比较好的反映。

六是要加强牵头协调工作,充分体现报送机构作为一个整体的素质和能力。建议牵头部门建立好内部的沟通配合、报送审核等责任机制,用良好的数据质量呈现本机构的综合实力。

作者系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副司长

猜你喜欢

国别资产负债外汇局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综述
银保监会加强保险资产负债管理
《区域与国别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我国主要蜂产品2019 年6 月出口情况
我国主要蜂产品2019 年7 月出口情况
中大型机构IT资源管理方法研究
关于县域外汇局主体监管模式和路径的探索
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未来判断
从村镇银行资产负债情况看我国小微金融发展
进出口商品主要国别(地区)统计(2013年1-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