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辨证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

2016-02-15许婉

新中医 2016年2期
关键词:满意率支气管炎意义

许婉

宁波市第九医院,浙江 宁波 31500

辨证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

许婉

宁波市第九医院,浙江 宁波 31500

目的:观察辨证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中医辨证护理:①药膳调理;②穴位护理。2组均观察3周。结果:护理后,2组咯痰、喘息、咳嗽症状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咯痰、喘息、咳嗽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情感职能、躯体功能、社会职能、健康水平、总分均明显上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积分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1.49%;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2.34%,2组护理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护理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中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慢性支气管炎;辨证护理;生活质量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非感染及感染因素诱发的支气管及周围组织炎症(非特异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咯痰、咳嗽,伴发气喘者容易反复发作,病情进展缓慢,治疗时间长。该病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以中老年人为主[1]。近年来发病率上升的因素包括空气污染、吸烟、生活习惯不良等,患者痊愈不仅需要依靠有效的药物治疗,还需提升护理质量。我们将辨证护理应用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本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94例。随机分为2组,各47例。观察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23~64岁,平均(48.5±3.4)岁;病程1~15年,平均(8.9±2.2)年;痰热壅肺证13例,肺脾两虚证12例,痰浊阻肺证8例,肺肾两虚证14例。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26~67岁,平均(49.1±2.7)岁;病程2~13年,平均(8.1±2.7)年;痰热壅肺证12例,肺脾两虚证13例,痰浊阻肺证9例,肺肾两虚证1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慢性支气管炎相关诊断及分型标准。排除标准:哺乳期及妊娠期妇女;合并糖尿病、严重肝肾疾病、严重心肺疾病患者。

2 护理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西医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饮食禁忌说明、睡姿调整、排痰护理等。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中医辨证护理:①药膳调理。痰浊阻肺证及肺脾两虚证均使用山药、党参、炙黄芪各20 g,粳米150 g,橙皮10 g,薏苡仁15 g。熬汤2次取汁,加入粳米煮成粥,加味精、食盐或白糖等调味,每周食用2~4次。痰热壅肺证及肺肾两虚证均将核桃仁20 g,芦根、百合各20 g,枇杷叶、竹茹各15 g,红枣8粒熬汤后取汁,加入150 g粳米煮粥,简单调味后食用,每周2~4次。药膳期间禁烟戒酒,禁止食用辛辣刺激食物,补充维生素、蛋白质。②穴位护理。痰浊阻肺证使用清水熬煮鬼灯草60 g进行足浴,反复咳嗽难以入睡则反复按摩二神门和涌泉穴;痰热壅肺证可用热毛巾反复擦大鱼际肌,依次按摩印堂穴、鼻翼两侧迎香穴,直至鼻两侧发热,可在丰隆、廉泉、内关、豁痰穴施针。观察3周。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中医症状积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咳嗽:咳嗽频发,影响睡眠为30分;夜间少咳,白天常咳,影响工作为20分;夜间少咳,白天间断咳嗽为10分,无咳嗽为0分。咯痰:全天咯痰>100 mL或夜间、清晨咯痰>50 mL为30分;全天咯痰量51~100 mL或清晨及夜间咯痰26~50 mL为20分;全天咯痰10~50 mL或清晨及夜间咯痰5~25 mL为10分,无咯痰为0分。喘息:无法平卧,喘息明显影响活动和睡眠为30分;喘息明显但不影响睡眠为20分;偶有喘息,不影响睡眠为10分,无喘息为0分。使用自拟护理满意度问卷表调查护理满意度,分卷最高100分,≥75分为满意。使用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定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分为4项,每项最高25分,分值越高状态越好。

3.2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

4 结果

4.1 2组护理前后各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1。护理前,2组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咯痰、喘息、咳嗽症状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咯痰、喘息、咳嗽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护理前后各症状积分比较() 分

表1 2组护理前后各症状积分比较() 分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②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n 4 7 4 7 4 7 4 7咯痰3 3 . 0 1 ± 4 . 1 2 1 9 . 2 3 ± 2 . 1 4①②3 2 . 2 3 ± 2 . 1 1 3 0 . 3 3 ± 1 . 2 3①喘息3 0 . 4 5 ± 2 . 1 4 2 1 . 1 2 ± 1 . 1 1①②3 2 . 3 1 ± 2 . 1 5 3 1 . 4 5 ± 1 . 1 3①咳嗽3 1 . 4 5 ± 2 . 1 0 1 8 . 2 3 ± 2 . 1 3①②3 2 . 4 4 ± 2 . 1 5 2 9 . 2 1 ± 2 . 1 4①

4.2 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积分比较 见表2。护理前,2组生活质量总分及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情感职能、躯体功能、社会职能、健康水平、总分均明显上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积分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积分比较() 分

表2 2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积分比较() 分

与本组护理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②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时间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情感职能1 5 . 2 3 ± 1 . 2 3 2 2 . 3 4 ± 2 . 1 5①②1 6 . 0 3 ± 1 . 2 3 1 7 . 0 8 ± 2 . 2 1①躯体功能1 6 . 7 8 ± 1 . 4 4 2 3 . 4 5 ± 2 . 1 4①②1 6 . 3 2 ± 1 . 2 5 1 6 . 4 5 ± 2 . 0 9①社会职能1 8 . 6 1 ± 1 . 3 0 2 3 . 6 7 ± 1 . 5 1①②1 8 . 1 2 ± 1 . 2 3 1 8 . 3 2 ± 2 . 1 0①健康水平1 7 . 0 0 ± 1 . 1 5 2 2 . 1 1 ± 1 . 2 3①②1 6 . 4 5 ± 2 . 1 0 1 6 . 7 1 ± 2 . 7 0①总分7 4 . 2 3 ± 2 . 4 9 9 1 . 6 7 ± 2 . 1 0①②7 1 . 2 1 ± 2 . 0 6 7 3 . 6 1 ± 2 . 6 0①

4.3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1.49%(43/47);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 72.34% (34/47)。2组护理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论

中医体质学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是“体虚易感者”;五脏辨证法将该病归为肺系病证,喘证和咳嗽。病机为肺功能紊乱,肺失宣肃,或卫外不固,肺气不足。外侧受风寒或寒邪感染,内外相合则发病。其起病与发展均与肾、肺、脾三脏器受外邪反复入侵导致功能失调有关。辨证论治,重视三因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充分发挥其优势[4~5],根据患者病情、心性、体质特点制定适宜的护理方案,综合考虑整体健康,取得良好效果。

痰热壅肺证病因为痰热伏肺,肺热素盛,风热邪侵;舌红而苔黄,脉滑数,痰液黏稠且黄;饮食上主清淡,多饮开水以泻肺止咳,禁食蒜、葱、姜、韭菜、辣椒等辛热之物。肺脾两虚证病因为脾脏虚弱,湿热运化不顺或痰蕴于肺,热气郁结而咳嗽;肺虚者舌苔薄白,自汗畏风,脉弦细;宜健脾化痰,食用甜食、糯米等可阻止生湿生痰。痰浊阻肺证病因为脾阳衰弱,湿气郁结而生痰,痰液停于肺,风寒之邪入侵而发;宜化痰止咳,宣肺逐饮,忌水果罐头、西瓜、黄瓜、冷食等凉性食物。肺肾两虚证宜食大枣、人参、莲子以健脾补脾,宜食甲鱼、银耳以补气滋阴,忌辛、辣、生、冷刺激之物[6]。穴位护理是中医学特色,按摩印堂穴可缓解头痛、额窦炎、慢性鼻炎,按摩迎香穴可通经活络,行脉气通鼻窍,使患者平卧时呼吸顺畅,此外可疏泄风热。药膳护理遵循以上证型各病因及饮食注意事项,针对性的给予桃仁、枇杷叶、百合等药材,用以熬粥,使患者咯痰、咳嗽等症状得以缓解。观察组护理后咯痰、咳嗽、喘息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常按摩迎香穴,每次3 min便可使患者鼻腔通畅,对肺部有良好保健作用,可预防和缓解肺部疾病。迎香穴有微热感时,血液循环得以改善,血气通畅,能起到抵制外邪入侵,预防风寒作用。于丰隆穴施针可缓解高血压、神经衰弱及支气管炎临床症状,配合廉泉、内关、豁痰穴可减少痰液,有止咳效果。穴位按摩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呼吸,改善其睡眠质量,促进康复。护理后,2组情感职能、躯体功能、社会职能、健康水平、总分均明显上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积分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辨证护理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1]岳丽.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4,15(4):20-2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4]李平洁.肺炎喘嗽患儿的辨证施护[J].河北中医,2012,34(5):759-760.

[5]杨楚徐.泻白散加味汤治疗支气管炎70例[J].新中医,2007,39(11):51.

[6]吴云,王淑芬.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防治及辨证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1):1838,1872.

(责任编辑:马力)

R562.2

A

0256-7415(2016)02-0195-03

10.13457/j.cnki.jncm.2016.02.075

2015-05-21

许婉(1982-),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呼吸及消化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满意率支气管炎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