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痰通络汤对风痰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与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2016-02-15黄任锋余尚贞石青吕小亮李晓敏刘晓林

新中医 2016年2期
关键词:阻络中风病通络

黄任锋,余尚贞,石青,吕小亮,李晓敏,刘晓林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脑病科,广东 江门 529000

化痰通络汤对风痰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与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黄任锋,余尚贞,石青,吕小亮,李晓敏,刘晓林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脑病科,广东 江门 529000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对风痰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对照组给予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化痰通络汤。采用Barthel指数、NIHSS方法评价2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神经功能评分,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2组治疗前第1天、治疗后第7天、第14天TNF-α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入院第7天,治疗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4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中、小梗死面积分组的TNF-α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能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其作用可能与其下调TNF-α表达及抑制炎症反应等机制密切相关。

缺血性中风;风痰阻络型;化痰通络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功能

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脑缺血损伤、细胞程序性凋亡等密切相关,控制TNF-α有助于促进脑血管病神经功能恢复[1~3]。中风的病因病机以风、火、痰、瘀、虚五者为主,虚实夹杂,肝肾阴虚为本,风、火、痰、瘀充斥于体内为标,而以痰瘀痹阻经脉最为重要。故痰瘀是中风病急性期发病的基础,气血逆乱是主要病机,风挟痰瘀闭阻络脉是发病的关键[4]。笔者采用Barthel指数、NIHSS、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ELISA)等方法观察化痰通络汤对风痰阻络型缺血性中风(ACI)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以及血清TNF-α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化痰通络汤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的获益机制。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ACI的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5];ACI中医证型诊断按中医风痰阻络型中风病诊断标准(由2名以上高年资主治医师分型)[6]: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1.2 纳入标准 年龄40~80岁;颈内动脉系统第一次发生的单侧脑梗死;NIHSS≥5分;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均可作为试验病例。

1.3 排除标准 年龄>80岁或<40岁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干和小脑梗死;发病前有影响功能恢复的神经或肌肉骨骼疾病;NIHSS≤5分;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急性心肌梗死、血液病、严重感染、活动性肺结核、肝肾功能严重损害、上消化道大出血。

1.4 病例选择 风痰阻络型缺性中风患者,发病时间≤72 h,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而无排除标准中的任一项。根据直径的大小,将梗死灶分为大、中、小3型,大梗死(超过1个脑叶,直径>5 cm)、中梗死(小于1个脑叶,直径3.1~5 cm)、小梗死(直径≤3 cm)。

1.5 一般资料 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脑病科住院患者60例分为2组各30例,高血压史32例,糖尿病史15例,冠心病史13例。治疗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51~60岁10例,61~70岁11例,71~80岁9例;梗死面积大5例,中12例,小13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51~60岁9例,61~70岁13例,71~80岁8例;梗死面积大5例,中10例,小15例。2组年龄、性别、脑梗死面积大小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基础治疗,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16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舒血宁针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拜阿司匹林口服,每次0.1 g,每天1次。辅助康复训练、抗感染、控制血压、颅内压管理、调控血糖、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一般治疗。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化痰通络汤。处方:法半夏、橘红、枳壳、川芎、红花、远志、石菖蒲、炙甘草各10 g,丹参15 g。加减:气虚明显者加黄芪30 g;血瘀重者加三七粉5 g;肝阳偏亢者加天麻、钩藤各10 g;阴虚者加麦冬12 g,白芍15 g。煎取200 mL,于每天上午9点、下午4点分2次口服,每次100 mL。

14天为1疗程,2组均治疗1疗程。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TNF-α检测,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第1天、7天、14天早晨7点抽取空腹肘静脉血4 mL,迅速离心分离血清,并将血清置于-20℃保存待测。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含量(试剂盒由上海麦莎公司提供,酶标仪为美国BIORAD公司3550酶标仪)。神经科量表的测评,由专人在入院第1天、14天进行Barthel指数、NIHSS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学评分变化。

3.2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13.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4 治疗结果

4.1 2组神经功能学指标比较 见表1。治疗后,治疗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2组神经功能学指标比较()

表1 2组神经功能学指标比较()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t值 P值n 3 0 3 0治疗前5 8 . 3 8 ± 1 0 . 6 4 5 7 . 7 1 ± 1 2 . 1 3 0 . 0 2 1 0 . 9 8 2治疗后8 3 . 6 1 ± 9 . 2 4 7 2 . 5 4 ± 8 . 8 1 3 . 3 0 2 0 . 0 0 1治疗前1 2 . 5 7 ± 5 . 3 2 1 3 . 2 3 ± 5 . 1 9 0 . 4 8 4 0 . 6 2 9治疗后5 . 9 1 ± 2 . 0 3 7 . 6 5 ± 2 . 1 5 3 . 1 2 1 0 . 0 0 2 B a r t h e l N I H S S评分(分)

4.2 2组TNF-α水平比较 见表2。入院第7天,治疗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4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TNF-α水平比较() ug/L

表2 2组TNF-α水平比较() ug/L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t值P值n 3 0 3 0 1天5 1 . 1 6 ± 1 6 . 0 2 4 9 . 6 5 ± 1 5 . 2 3 0 . 3 7 2 7 0 . 7 1 0 7 7天5 3 . 4 4 ± 1 2 . 5 0 5 6 . 6 2 ± 1 6 . 2 3 0 . 8 5 5 9 0 . 3 9 5 6 1 4天2 9 . 7 6 ± 7 . 5 3 4 5 . 2 6 ± 1 0 . 8 1 2 . 1 5 6 6 0 . 0 3 5 2

4.3 各梗死面积分组TNF-α浓度比较 见表3。大、中、小梗死面积分组的TNF-α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各梗死面积分组TNF-α浓度比较() ug/L

表3 各梗死面积分组TNF-α浓度比较() ug/L

组别大梗死组中梗死组小梗死组n 1 0 2 2 2 8 T N F -α 6 0 . 3 8 ± 2 1 . 2 3 5 0 . 0 2 ± 1 5 . 1 6 3 8 . 1 5 ± 1 1 . 7 2

5 讨论

TNF-α具广泛生物学活性,是机体炎症和免疫应答的重要调节因子。生理状态下,TNF-α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和促进组织愈合。浓度过高可引起发热、白细胞活化和靶器官的缺血和出血性损伤。TNF-α在缺血早期大量激活和分泌,具有促进炎症作用[7~8]。本研究表明,TNF-α表达在ACI早期即升高,第7天达高峰,第14天降低,提示ACI引发神经损伤的炎症反应较强,且持续时间较长。另外,梗死面积大的中风病患者血清TNF-α浓度较梗死面积小的高(P<0.05),说明TNF-α的浓度可以作为预测病情的相关指标,这些与文献报道相吻合[9],因此,动态观察TNF-α水平对判断ACI的严重程度和近期预后有重要评估价值。

化痰通络汤在中风病的应用较多。化痰通络汤中的橘红、法半夏具有健脾燥湿之效,能从根本上治疗痰液滋生,石菖蒲与远志具有开窍化痰之效,枳壳行气解郁,川芎、丹参、红花活血化瘀,气虚明显者加黄芪以益气,血瘀重者加用三七粉以加强活血,肝阳偏亢者加天麻、钩藤以熄风平肝潜阳;阴虚者加麦冬、白芍以滋阴。全方紧扣脑梗死痰瘀阻络证的病机,诸药合用,共奏熄风化痰、活血通络之效。本研究显示,治疗组患者在入院第14天,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IHSS神经功能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化痰通络汤能有效改善中风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发现,治疗组中风病患者2周后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提示化痰通络汤可能有抑制炎症反应作用。其机制可能是脑缺血早期化痰通络汤主要保护损伤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通过调控脑缺血引起自由基和其他各类炎症递质释放等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提示化痰通络汤治疗中风病痰瘀阻络证疗效显著,并能调控炎症因子,值得临床推广,其调控炎症因子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1]Barone FC,Arvin B,White RF,et al.Tumor necrosis factor-α.Amediator of focal ischemic brain injury[J].Stroke,1997,28:1233-1244.

[2]Nawashiro H,Martin D,Hallenbeck JM.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TNF binding protein in focalcerebralischemia[J].Brain Res,1997,778:265-271.

[3]SY P,MH K,SY K,et al.Inflammatory marker expression and its implication in Korean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J].Korean J Lab Med,2007,27(3):197-204.

[4]王永炎.中风病研究进展评述[J].中国中医急症,1995,4(2):521.

[5]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6]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7]李岚,赵光东.局部脑缺血模型中TNF-α的变化及其与白细胞浸润的关系[J].现代康复,2000,4(2):226-227.

[8]Dawson DA,Martin D,Hallenbeck JM.Inhibi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reduces focal cerebral ischemic injury in th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J].Neurosci Lett,1996,218:41-44.

[9]Lee SR,Kim HY.Involvement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 neuroblast cell migration from the subventricular zone after stroke[J].J Neurosci,2006,26(13):3491-3495.

(责任编辑:骆欢欢,李海霞)

R743.3

A

0256-7415(2016)02-0011-03

10.13457/j.cnki.jncm.2016.02.005

2015-07-11

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020)

黄任锋(1980-),男,主治中医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阻络中风病通络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病人血脂、血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脑得生丸治疗瘀血阻络型脑动脉硬化症临床效果探究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
张圣德主任中医师治疗中风病经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