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65例临床观察

2016-02-15胡辉陈峰

新中医 2016年2期
关键词:养儿厌食症食欲

胡辉,陈峰

丽水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浙江 丽水 323000

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65例临床观察

胡辉,陈峰

丽水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浙江 丽水 323000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130例厌食症脾胃气虚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例。2组均予补锌等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组则口服醒脾养儿颗粒,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判断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OT)及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并比较2组患儿的体重、血红蛋白(Hb) 及总蛋白(TP) 增长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5%,高于对照组的6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程结束后,2组体重、Hb、TP均有增长,治疗组体重及TP增长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Hb增长幅度虽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肠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上调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补锌基础上加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可以有效改善患儿食欲,增加食量,改善营养状况,增加患儿体重,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胃肠激素水平有关。

厌食症;脾胃气虚证;醒脾养儿颗粒;胃肠激素

厌食是儿童常见的消化功能紊乱性疾病,指小儿较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食量减少,1~6岁儿童多见,可导致营养不良及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1]。引起小儿厌食的原因很多,如饮食习惯不良、疾病影响、药物影响及神经性厌食等,长期厌食若得不到改善,将会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及营养状况,造成生长发育迟缓、佝偻病、贫血等,并影响机体免疫功能,使小儿易得其他疾病,故厌食症越来越受到家长及医务人员重视。本院儿科应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0例病例均来源于本院儿科2014年3月—2015年6月诊治的厌食症患儿,辨证属脾胃气虚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男30例,女35例;年龄8月~12岁,平均(5.4±2.1)岁;病程2月~4年,平均(1.7±0.3)年。治疗组男32例,女33例;年龄9月~11岁,平均(5.8±1.9)岁;病程3月~6年,平均(1.9±0.5)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1]关于厌食症的诊断标准:体重增长减缓甚至停滞,有不良饮食习惯或喂养不当史,同时有较长时间食欲不振,入量减少1/3~1/2,发病时间≥2月。

1.3 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儿科学》[2]厌食中脾胃气虚证的辨证标准:食少纳呆,面色萎黄,懒言乏力,大便稀溏,或夹不消化食物,舌淡、苔薄白,脉缓无力。

1.4 纳入标准 ①符合厌食症诊断标准及脾胃虚弱证辨证标准;②年龄6月~12岁,病程≥3月;③近2月内未使用影响食欲的药物或治疗厌食的药物;④患儿家长知情同意。

1.5 排除标准 ①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急慢性胃炎、便秘、幽门狭窄等脾胃疾病引起的食欲减退或感染等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厌食;②合并严重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等疾患;③过敏体质患儿;④不能配合规律用药或资料不全的患儿。

2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均予改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喂养易消化饮食,并予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澳诺(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每次5 mL,每天2次,口服补锌。

2.1 对照组 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杭州龙达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6月~2岁每次1片,2岁以上每次2片,每天口服3次。

2.2 治疗组 予醒脾养儿颗粒(贵州建兴药业有限公司),1岁以内每次1袋,每天2次;1~2岁每次2袋,每天2次;3~6岁每次2袋,每天3次;7~12岁每次4袋,每天2次。

2组疗程均为8周。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①疗程结束后根据患儿食欲、食量的改善情况判断临床疗效;②治疗前后采集患儿静脉血,计算血红蛋白(Hb)及总蛋白(TP)增长量,并测体重,记录体重增长情况;③治疗前后采集患儿静脉血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OT)及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检测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制定:痊愈:食欲与食量恢复正常;显效:食欲明显恢复,食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3/4;有效:食欲改善,食量有所恢复,但少于正常量的3/4;无效:食欲及食量无改善。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93.85%,高于对照组的67.69%,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1,P<0.0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组体重、Hb、TP增长情况比较 见表2。疗程结束后,2组体重、Hb、TP均有增长,治疗组体重及TP增长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Hb增长幅度虽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体重、Hb、TP增长情况比较()

表2 2组体重、Hb、TP增长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①P<0.01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n 6 5 6 5体重增长( k g ) 0 . 8 9 ± 0 . 3 1 1 . 4 5 ± 0 . 4 2①H b增长( g / L ) 7 . 4 2 ± 1 . 5 6 9 . 0 2 ± 2 . 7 5 T P增长( g / L ) 3 . 6 6 ± 1 . 2 1 6 . 5 2 ± 2 . 0 2①

4.4 2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见表3。治疗前,2组GAS、MOT及NPY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2组胃肠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上调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ng/L

表3 2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ng/L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②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③P<0.05,④P<0.01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n 6 5 6 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G A S 3 8 . 7 2 ± 1 0 . 6 6 4 5 . 6 2 ± 1 5 . 3 2①4 0 . 0 2 ± 1 1 . 0 5 6 0 . 9 2 ± 1 3 . 4 7②④M O T 1 9 4 . 2 5 ± 3 0 . 2 8 2 8 5 . 4 3 ± 3 6 . 5 1②2 0 0 . 4 1 ± 3 1 . 8 5 3 0 8 . 7 8 ± 4 0 . 2 1②③N P Y 2 5 . 4 6 ± 7 . 8 4 3 8 . 1 9 ± 9 . 4 1②2 6 . 6 5 ± 8 . 3 6 4 9 . 7 5 ± 1 0 . 2 2②④

5 讨论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种儿科常见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有不欲饮食、偏食拒食、餐后腹胀等,甚至出现烦躁、不寐等脾虚肝旺证表现,长期患病可影响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4]。小儿厌食症非病理性的多见,多数由不良饮食习惯所致,一些消化道疾病、内分泌疾病、微量元素缺乏或抗生素使用不当也会导致小儿厌食[5]。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厌食症患儿存在胃肠激素的改变,胃肠激素对食欲中枢及胃肠道、胆道及胰腺的分泌、运动和吸收功能存在显著的调控作用[6]。最主要的胃肠激素有GAS、MOT及NPY,GAS能刺激胃蛋白酶及胃酸分泌,从而收缩幽门括约肌,延缓胃排空,并且有助于营养胃黏膜[7];MOT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NPY是最强的中枢食欲增强因子,参与摄食的启动和维持,若NPY水平下降,极易造成患儿食欲低下[8],且NPY与MOT在促进摄食上具有神经协同作用。故胃肠激素分泌减少是造成患儿厌食的内在原因。

本病在中医学上属于纳呆范畴,病位在脾胃,两者同处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纳运协调则知饥欲食。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脾胃的纳运功能易受影响,导致脾胃不和、纳化失职,故小儿厌食临床以脾胃气虚证居多,从而产生食欲不振、食而无味,故而厌食。因此基本治则应以健脾为主,根据江育仁教授[9]提出的“脾健不在补贵在运”的学术观点,以运脾开胃为治疗大法,以轻清之剂解脾胃之困,恢复转运之机,整体上调节机体平衡、协调脏腑功能,脾运复健,胃纳自开,则厌食自愈。醒脾养儿颗粒是苗族民间验方加工而成,主要成分有毛大丁草、山栀茶、一点红、蜘蛛香。毛大丁草利水、行气,主治脾胃虚弱、反复呕吐、久泻不止、小儿疳积;山栀茶养血补虚,镇静安神;一点红性凉,味微苦,有清热解毒、消炎补虚之效,治疗小儿气血虚弱、萎黄消瘦、烦躁多动、多虚汗;蜘蛛香味辛、微苦,性温,功效理气和中、散寒除湿,主治小儿疳积、肚大肢瘦,或下痢腹痛、腹胀等。四药合用,可调理脾气虚滞,起到醒脾开胃、补虚安神、清热解毒、实肠止泻的功效,以使脾运复健、积滞得化,调节胃肠功能乃至全身的机能状态,厌食之症得愈。

根据本次临床观察,厌食症患儿胃肠激素水平较低,治疗后激素水平明显提高,厌食症状好转,提示厌食症的发生和胃肠激素水平密切相关,而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证可以有效改善患儿食欲,增加食量,改善营养状况,增加患儿体重,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胃肠激素水平有关。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75-1276.

[2]苏树蓉.中医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0-81.

[3]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67-269.

[4]陈兆军,沈洁,王新波.醒脾养儿颗粒联合甘草锌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3,19 (12):26-27.

[5]秦钰.醒脾养儿颗粒在治疗小儿厌食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4):39-40.

[6]陈欣欣,布月青.醒脾养儿颗粒对厌食症患儿血清胃泌素、血浆胃动素及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5,23(3):180-183.

[7]Dockray G,Dimaline R,Varro A.Gastrin:old hormone,new functions[J].Pflugers Arch,2005,449 (4):344-355.

[8]黄慧,李贵霞,张丽霞,等.厌食症患儿血清LP和NPY及TNF-α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J].河北医药,2009,31 (13):1584-1585.

[9]江育仁.脾健不在补贵在运——运脾法在儿科临床的实践意义[J].中医杂志,1983(1):4-6.

(责任编辑:吴凌)

R272.4

A

0256-7415(2016)02-0165-03

10.13457/j.cnki.jncm.2016.02.063

2015-09-20

胡辉(1986-),男,住院医师,研究方向:小儿厌食症的治疗。

陈峰,E-mail:328660336@qq.com。

猜你喜欢

养儿厌食症食欲
国王的厌食症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莴笋开胃增食欲
不同剂量索利那新分别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
肚子饿了却没食欲,原来是胃阴不足
养儿四首 (外二首)
一切从食欲及性欲开始
食欲大开的吃货小编们
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撷菁
醒脾养儿颗粒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