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2016-02-15关晖勇

新中医 2016年2期
关键词:蒲地蓝消炎利巴韦

关晖勇

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广东 阳江 529500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关晖勇

阳江市阳东区人民医院,广东 阳江 529500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手足口病患儿220例随机分为2组各110例,对照组在常规补液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补液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5天,比较2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皮疹、疱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RV-Ag转阴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72%,对照组为76.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5天,观察组RV-Ag转阴率分别为85.80%、92.20%,对照组分别为71.30%、75.5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皮疹、疱疹消退时间及体温复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血小板轻度降低1例,对照组出现皮疹3例,均停药后自行恢复。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效果优于利巴韦林分散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手足口病;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西医结合疗法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以引起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1]。手足口病多为病毒感染所致。目前临床上治疗此病多以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为主,但疗效不一。利巴韦林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近年来临床上应用广泛。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明显的灭活作用,可提高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对细菌、病毒的吞噬能力,还可提高血清中溶菌酶的含量,增强细胞免疫能力[2]。为观察两种药物的对手足口病治疗效果,笔者分别采用两种方案治疗该病,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3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手足口病的患儿共220例,其中男100例,女120例;年龄6月~3岁,均符合手足口病普通病例诊断标准[3]。临床表现:发热,且手、足、臀部有疱疹,疱疹基部呈红晕,血常规检测正常或白细胞轻度升高。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2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论文委员会批准,治疗前均签订医患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手足口病普通病例诊断标准;②临床症状:发热,且手、足、臀部有疱疹,疱疹基部呈红晕;③口腔溃疡出现时间早于手足疱疹;④血常规正常或白细胞轻度升高。

1.3 排除标准 ①严重心、肺等脏器疾病;②伴有严重细菌感染;③染口蹄疫、水痘或湿疹;④对蒲地蓝或利巴韦林过敏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在常规补液、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分散片(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口服治疗,每次0.05 g,每天3次。

2.2 观察组 在常规补液、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30095),每次3 mL,每天3次。

2组疗程均为5天。

3 观察项目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项目 ①疗程结束后评价2组治疗总有效率、皮疹、疱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②治疗3、5天时采用ELISA法检查粪便RV-Ag转阴率;③不良反应:包括有无发热、皮疹等过敏反应出现,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的变化。

3.2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考文献[4]拟定。显效:病毒阴转,且全部症状基本消失,且无并发症;有效:病毒3项(EV、EV71、CA16)中有1项病毒阴转均归入有效,症状明显好转,且无并发症;无效:病毒3项均未转阴,或3项中任一项疗效判断显示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并发症。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72%,对照组为76.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组治疗后RV-Ag转阴情况比较 见表2。治疗后3、5天,观察组RV-Ag转阴率分别为85.80% 、91.82% ,对照组分别为 70.91% 、75.4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治疗后RV-Ag转阴情况比较 例(%)

4.4 2组皮疹、疱疹消退时间、体温复常时间比较见表3。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皮疹、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及体温复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皮疹、疱疹消退时间、体温复常时间比较()d

表3 2组皮疹、疱疹消退时间、体温复常时间比较()d

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1 1 0 1 1 0皮疹消退2 . 7 7 ± 0 . 5 4①2 . 8 3 ± 0 . 5 1口腔疱疹消退2 . 9 1 ± 0 . 7 0①3 . 1 2 ± 0 . 6 9体温恢复3 . 3 7 ± 0 . 6 1①3 . 6 5 ± 0 . 7 4

4.5 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血小板轻度降低1例,停药后自行恢复。对照组出现皮疹3例,症状轻微,停药后自行恢复。

5 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之一,发病率居高不下。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案多以对症治疗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引起小儿手足口病的病毒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5]。利巴韦林是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为广谱抗病毒药,其产物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RNA多聚酶和mRNA鸟苷酸转移酶,损害病毒RNA或蛋白合成,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从而起到抗病毒作用,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一线药物[6]。但传统疗法病程长,疗效不一。

中医学认为,手足口病属于湿温病范畴,其发生主要与外感时行邪毒,经鼻侵入机体,其性湿热,发病之初引起肺卫失和,继而邪毒客蕴肺脾,波及营分,因脾开窍于口,故导致热郁为疹,湿热为疱,发于手足肌肤和口咽部。治疗上主要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由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黄芩4味中药材的提取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等作用。现代中药药理认为,蒲公英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板蓝根有效成分主要有靛苷、靛口等,黄芩主要成分为黄芩甙元、黄芩甙、江黄芩甙等,是抗病毒的有效成份。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临床疗效及V-Ag转阴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表明虽然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利巴韦林分散片均可以抑制病毒复制,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抑制病毒的作用优于利巴韦林分散片。另外,观察组皮疹、疱疹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也较对照组短,提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起效更快。但是临床中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儿童用药经验较少,手足口病多发于5岁以下小儿,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用于小儿的研究较为缺乏,其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儿童临床应用该药剂量需适当调整,本研究中小儿用药剂量根据体重适当降低了用药剂量,在使用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且疗效显著,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1]杨秀慧,何家鑫,严延生.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的病原学诊断与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7,23(4):323-32.

[2]Lack G,Caufield H,Penagos M.The link between otitis meia with effusion and allergy:apotential role for intranasal corticosteroids[J].Pediatr Allergy Immunol,2011,22(3):258-26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治疗指南(2008年版)[J].中国社区医师,2009,25(9):6-7.

[4]张会平,王丽,钱继红,等.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3):272-275.

[5]张春香,王宁,王实,等.喜炎平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J].徐州医学院报,2010,30(2):116-117.

[6]陈新谦.新编药物学[M].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0.

(责任编辑:冯天保)

R512.5

A

0256-7415(2016)02-0163-03

10.13457/j.cnki.jncm.2016.02.062

2015-11-05

关晖勇(1975-),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急诊科和内科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蒲地蓝消炎利巴韦
国家药监局关于蒲地蓝消炎片、红花逍遥片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公告(2022年第8号)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Meta分析
6类食物给身体消炎
Systematic Evaluation (Meta-analysis)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udilan Xiaoyan Oral Liquid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in the Treatment of Suppurutive Tonsillitis in Children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壳聚糖絮凝处理蒲地蓝三味水提液效果及机理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