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调冲汤联合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后月经不调疗效观察

2016-02-15王美容刘芳吴品琮肖平妹沈淑慧

新中医 2016年2期
关键词:月经不调中西药宫腔

王美容,刘芳,吴品琮,肖平妹,沈淑慧

瑞安市中医院妇产科,浙江 瑞安 325200

补肾调冲汤联合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后月经不调疗效观察

王美容,刘芳,吴品琮,肖平妹,沈淑慧

瑞安市中医院妇产科,浙江 瑞安 325200

目的:观察补肾调冲汤联合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后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宫腔粘连后月经不调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治疗,中药组行补肾调冲汤治疗,西药组行人工周期治疗,中西医联合组采用补肾调冲汤联合人工周期治疗。治疗后3组每个周期行B超检查,在入组当天、治疗第1、2、3周期,进行中医证候评估及月经不调疗效评分。结果:治疗后3组月经不调疗效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中西药联合组在治疗后第1、2、3周期月经不调疗效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低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各时间段月经不调疗效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差别不大(P>0.05)。结论:采用补肾调冲汤联合宫腔镜及西药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后月经不调疗效显著,较之单一治疗方式更加适合临床应用。

宫腔粘连;月经不调;补肾调冲汤;人工周期;宫腔镜

目前创伤、感染等因素常可导致子宫基底层内膜破损,子宫腔、宫颈可发生粘连、严重时可闭锁,月经异常发生率明显增加。多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经量减少或继发性闭经。临床上对于宫腔粘连伴发月经异常者多采用宫腔镜治疗,部分患者术后行西药治疗,可收到较好疗效,但治疗易复发是临床医师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1]。本研究通过对宫腔粘连后月经不调患者,在应用宫腔镜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单纯中、西药及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门诊、住院诊治的宫腔粘连后月经不调患者,共90例,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联合组各30例。3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妇产科学》[2]、《现代宫腔镜诊断治疗学》[3]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中医妇科学》[5]中中医诊断标准;②同意参加本临床试验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③年龄18~45岁,女性;④本试验前未进行治疗,或虽经外院治疗,但病情无明显改善,已放弃原治疗方案者;⑤体温正常者;⑥超高倍显微诊断仪检测白带无异常者。

1.3 排除标准 ①急性、亚急性生殖道炎症患者;②肝、肾严重性疾病,造血系统疾病,检查发现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异常不能胜任手术者;③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④子宫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子宫肌瘤患者;⑤子宫屈度过大,探针或宫腔镜不能进入宫底者,或宫颈瘢痕,不能充分扩张者;⑥对本试验药物已知成分过敏或过敏体质者;⑦近期(3月内)有子宫穿孔或子宫手术史者;⑧需长期使用抗凝药物者,或近3月内用激素治疗者;⑨术前3天有同房史者。术前家属及患者均同意手术治疗并签署手术及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后批准,研究过程受伦理委员会监察指导。

2 治疗方法

3组患者均行宫腔镜手术治疗。设备采用Olympus OTV-S6型宫腔镜,尽可能单次完成分离。

2.1 中药组 术后及月经第5天始口服补肾调冲汤。处方:菟丝子、丹参各20 g,熟地黄、白芍各12 g,黄芪、川牛膝、枸杞子各15 g,女贞子、淫羊藿、当归、香附各10 g,紫河车、陈皮各6 g,甘草5 g。随症加减,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连服20天,共服3个月经周期。

2.2 西药组 术后及月经第5天口服戊酸雌二醇片(拜耳医药广州分公司)2 mg,每天2次,共21天;最后10天加服黄体酮胶囊(浙江仙居药业)100 mg,每天2次。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

2.3 中西药联合组 术后采用补肾调冲汤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3组每个周期行B超检查;在入组当天、治疗第1、2、3周期,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制定中医证候评分,拟定疗效评价标准评分,观察比较3组各项指标的总平均分。宫腔粘连后月经不调的疗效评分:对患者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月经色质按不同程度分别记0、2、4、6分。中医证候评分:对小腹胀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经前乳胀、神疲乏力、面色不华等按轻重程度别记0、1、2、3分。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数据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4 治疗结果

4.1 3组宫腔粘连后月经不调疗效评分比较 见表1。治疗后3组月经不调疗效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中西药联合组在治疗后第1、2、3周期月经不调疗效评分均低于中药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各时间段月经不调疗效评分差别不大(P>0.05)。

表1 3组宫腔粘连后月经不调疗效评分比较() 分

表1 3组宫腔粘连后月经不调疗效评分比较() 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

组别中药组西药组t值P中药组中西药联合组t值P西药组中西药联合组t值P n 3 0 3 0 3 0 3 0 3 0 3 0治疗前2 2 . 1 7 ± 2 . 6 8 2 2 . 3 5 ± 1 . 9 2 0 . 6 7 3 5>0 . 0 5 2 2 . 1 7 ± 2 . 6 8 2 2 . 3 9 ± 2 . 3 7 0 . 6 3 5 1>0 . 0 5 2 2 . 3 5 ± 1 . 9 2 2 2 . 3 9 ± 2 . 3 7 0 . 3 3 8 4>0 . 0 5第1周期1 8 . 3 6 ± 1 . 7 4①1 8 . 8 2 ± 1 . 3 3①0 . 6 8 3 9>0 . 0 5 1 8 . 3 6 ± 1 . 7 4 1 4 . 7 9 ± 1 . 5 2①3 . 2 7 8 1<0 . 0 5 1 8 . 8 2 ± 1 . 3 3 1 4 . 7 9 ± 1 . 5 2 4 . 0 1 7 2<0 . 0 5第2周期1 6 . 3 8 ± 2 . 2 7①1 6 . 5 4 ± 2 . 0 5①0 . 7 3 2 5>0 . 0 5 1 6 . 3 8 ± 2 . 2 7 1 1 . 6 7 ± 1 . 8 6①4 . 3 3 7 5<0 . 0 5 1 6 . 5 4 ± 2 . 0 5 1 1 . 6 7 ± 1 . 8 6 6 . 3 6 5 8<0 . 0 5第3周期1 3 . 5 9 ± 2 . 0 6①1 4 . 0 3 ± 1 . 2 4①0 . 9 1 7 2>0 . 0 5 1 3 . 5 9 ± 2 . 0 6 6 . 3 2 ± 1 . 0 7①8 . 3 7 6 9<0 . 0 5 1 4 . 0 3 ± 1 . 2 4 6 . 3 2 ± 1 . 0 7 8 . 2 6 8 4<0 . 0 5

4.2 3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后3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中西药联合组在治疗后第1、2、3周期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中药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各时间段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论

子宫内膜的变化月经是指月经周期中在女性周期性排卵时,卵巢分泌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引起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出血。正常月经周期、经期及经量稳定,子宫内膜厚度随着月经周期时间而变化。宫内膜的功能层受损后,严重者可发生宫腔粘连,从而发生经量减少、月经稀发及闭经等情况[7]。

中医学认为,女性的生理由肾和血所主。肾藏精,精生血,血化精,精血同源。因肾是月经产生基础,故调经之本在于“肾”,宜滋肾阴、温肾阳、填补精血,使肾中阴阳平衡,协调有序。笔者认为,采用宫腔镜、口服戊酸雌二醇片及黄体酮胶囊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月经不调的临床症状;而中药补肾可补充肾精,促进血生,冲脉血盛;肾精充裕,冲脉自盛,胞宫由满而溢泄,月事亦自调。

表2 3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

表2 3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

组别中药组西药组t值P中药组中西药联合组t值P西药组中西药联合组t值P n 3 0 3 0 3 0 3 0 3 0 3 0治疗前1 6 . 9 5 ± 1 . 2 6 1 6 . 8 3 ± 1 . 3 2 0 . 3 2 7 8>0 . 0 5 1 6 . 9 5 ± 1 . 2 6 1 7 . 0 8 ± 1 . 5 5 0 . 2 7 3 5>0 . 0 5 1 6 . 8 3 ± 1 . 3 2 1 7 . 0 8 ± 1 . 5 5 0 . 3 8 4 9>0 . 0 5第1周期1 3 . 2 1 ± 1 . 1 6①1 3 . 8 5 ± 1 . 0 3①0 . 4 3 9 7>0 . 0 5 1 3 . 2 1 ± 1 . 1 6 1 1 . 7 4 ± 1 . 1 2①2 . 6 5 2 8<0 . 0 5 1 3 . 8 5 ± 1 . 0 3 1 1 . 7 4 ± 1 . 1 2 3 . 2 7 8 6<0 . 0 5第2周期1 1 . 7 5 ± 1 . 0 8①1 1 . 2 8 ± 1 . 2 4①0 . 2 6 3 5>0 . 0 5 1 1 . 7 5 ± 1 . 0 8 7 . 4 9 ± 1 . 2 4①4 . 8 3 9 2<0 . 0 5 1 1 . 2 8 ± 1 . 2 4 7 . 4 9 ± 1 . 2 4 5 . 2 7 3 4<0 . 0 5第3周期9 . 2 5 ± 1 . 3 2①9 . 0 8 ± 1 . 1 7①0 . 4 7 6 9>0 . 0 5 9 . 2 5 ± 1 . 3 2 4 . 7 3 ± 1 . 6 4①7 . 3 7 5 1<0 . 0 5 9 . 0 8 ± 1 . 1 7 4 . 7 3 ± 1 . 6 4 6 . 1 1 7 2<0 . 0 5

本研究中,中西医联合组在宫腔镜和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行补肾调冲汤治疗。方中菟丝子为平补肾阴阳之品,可补阳益阴、固精明目;紫河车补肾益精,益气养血;熟地黄补血滋润,益精填髓;女贞子补益肝肾,清虚热,强腰膝;淫羊藿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川牛膝逐瘀通经;白芍补血养血,柔肝止痛,敛阴止汗;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丹参活血调经,除烦安神;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枸杞子补肾阳,调血脉,滋肝肾之精;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标本兼治,调和阴阳,共奏活血补肾、活血通络之功,使精血生而经自调。

观察结果表明,采用补肾调冲汤联合宫腔镜及西药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后月经不调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女性月经周期、月经量及月经状态,较之单一治疗方式更加适合临床应用。

[1]周小琳,李改非.调经祛斑片活血通络治疗月经不调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2,44(8):103-104.

[2]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9.

[3]关铮.现代宫腔镜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47.

[4]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4.

[5]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92-95.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1.

[7]邱二娟.八珍益母丸联合西药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不调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4,46(8):105-106.

(责任编辑:冯天保)

R711.32

A

0256-7415(2016)02-0154-03

10.13457/j.cnki.jncm.2016.02.058

2015-10-07

2015年瑞安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MS2015029)

王美容(1981-),女,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医治疗妇科疾病。

猜你喜欢

月经不调中西药宫腔
肉牛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中西药治疗和预防措施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中西药疗法和预防措施
月经不调需养生
月经不调 问题知多少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43例疗效观察
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预防宫腔粘连1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