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化瘀方合五苓散加减治疗中心性肥胖型PCOS临床观察

2016-02-15潘文张翌蕾许彩凤

新中医 2016年2期
关键词:五苓散肥胖型化瘀

潘文,张翌蕾,许彩凤

1.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50 2.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3.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补肾化瘀方合五苓散加减治疗中心性肥胖型PCOS临床观察

潘文1,张翌蕾2,许彩凤3

1.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50 2.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3.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方合五苓散加减治疗中心性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心性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45例,用补肾化瘀方合五苓散加减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腰臀比、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黄体生成素、雄激素睾酮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显效12例,有效2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3%。治疗后患者腰臀比、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睾酮、黄体生成素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结论:补肾化瘀方合五苓散加减不仅可以降低中心性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体重水平,而且可以改善卵巢功能,调整生殖轴状态,临床疗效显著。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心性肥胖型;补肾化瘀方;五苓散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胰岛素抵抗、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其发病率在生育年龄妇女中达到6%~25%[1],在因不孕症行辅助生殖技术(IVF)助孕患者中约占50%[2]。PCOS的并发症主要涉及到生殖、内分泌、心血管、肿瘤等领域,对女性家庭生活以及心理都造成极大影响。本研究采用补肾化瘀方合五苓散加减对45例中心性肥胖型PCOS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理想,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9月—2014年11月就诊于甘肃省中医院且腰臀比(WHR)>0.8的PCOS患者45例,年龄18~42岁,平均33.4岁,平均病程1.6年。45例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PCOS诊断标准 参照ESHRE/ASRM鹿特丹会议制定的PCOS诊断标准:①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包括闭经、月经稀发或月经量过少等),伴或不伴多毛、痤疮不孕和肥胖等;②近3月未使用类固醇激素,月经第2~4天或闭经期无优势卵泡时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2和(或)睾酮(T)≥2.2 nmol/L(50 ng/dL);③B超检查至少一侧卵巢存在直径2~9 mm的小卵泡≥12个,(或)卵巢体积≥10 mL。符合上述3项中的2项,并除外其他可引起雄激素增高的疾病(肾上腺皮质增生、库欣综合征、分泌雄激素的肿瘤等)即可诊断。

1.3 胰岛素抵抗(IR)诊断标准 采用稳态模型指数(HOMA-IR),HOMR-IR计算公式:[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22.5,以及INS释放试验结果进行诊断。HOMA-IR的切割点是根据年龄匹配的背景调查人群该指数的上25%位点(1.66,未对数转换)确定,≥1.66视为存在IR[3]。

2 治疗方法

在月经周期或者药物及手术使子宫内膜剥脱后第5天开始服用补肾化瘀方合五苓散。处方:菟丝子20 g,女贞子、墨旱莲、茯苓、赤芍、白术各15 g,泽泻、丹参、桃仁、桂枝各12 g,猪苓10 g。药物由甘肃省中医院颗粒制剂药房提供,每天1剂,分早晚2次冲服,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①腰臀比(WHR):测量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腰围、臀围,计算腰臀比;②体重指数(BMI):计算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③激素水平:于月经第3~5天分别测量患者治疗前后LH、T水平;④HOMA-IR: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HOMA-IR指数。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制定。显效: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激素水平基本正常,超声提示卵巢恢复正常大小,有排卵或已妊娠;有效:月经情况、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激素水平趋于正常,超声提示卵巢较前缩小;无效:月经情况、临床症状、激素水平以及卵巢大小均无改善。

4.2 治疗结果 治疗后显效12例,有效2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3%。

4.3 治疗前后各项疗效指标比较 见表1。治疗后患者WHR、BMI、HOMA-IR、LH、T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表1 治疗前后各项疗效指标比较()

表1 治疗前后各项疗效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②P<0.01

项目W H R B M I H O M A -I R L H ( m I U / m L ) T ( n g / m L )治疗前0 . 9 0 ± 0 . 1 6 2 6 . 9 2 ± 2 . 4 7 0 . 6 1 ± 0 . 0 3 2 2 0 . 3 4 ± 4 . 2 5 0 . 6 1 4 ± 0 . 0 2 5治疗后0 . 8 0 ± 0 . 0 7①2 4 . 2 ± 1 . 6 3①0 . 4 3 ± 0 . 0 1 4①7 . 5 1 ± 3 . 6 8②0 . 3 9 ± 0 . 0 8 4①

5 讨论

中医古籍文献中没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一病名,其临床症状与“月经后期”“闭经”“崩漏”等描述相类似。如《圣济总录》中记载:“妇人所以无子者,冲任不足,肾气虚寒也。”中医学认为,肾是先天之本,天癸的生成有赖于肾气的充足,并且肾阳的升腾鼓动可以使气血条畅,卵泡顺利排出[5],若肾气亏虚,肾阳虚衰,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衡,使气血壅阻冲任胞脉、瘀滞成瘕,进而使卵细胞难以排出、卵巢增大,形成排卵障碍[6]。《傅青主女科》提出:“妇人有身体肥胖……不知湿盛者多肥胖。肥胖者多气虚,气虚者多痰涎……则胖之妇,内肉必满,遮隔子宫,不能受精,此必然之势也。”PCOS患者主要有多毛、肥胖、痤疮、黑棘皮等临床表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亏虚,则致运化失职,津液代谢失调,湿聚成痰,泛溢肌肤则见肥胖、多毛;痰湿阻滞气血运行,下注胞宫,则见月经后期、闭经等[7]。所以PCOS的病机多以肾虚为基础,兼有痰湿、血瘀,病性多为虚实夹杂[8]。

补肾化瘀方由菟丝子、女贞子、墨旱莲、丹参、桃仁、赤芍等药物组成,方中菟丝子补肾益精,为君;女贞子、墨旱莲共用养肝肾、益精血,为臣;丹参、赤芍活血养血,佐以桃仁意在活血而不留瘀,气血通畅则经自调。纵观全方,具有补肾活血、化瘀调经的功效。五苓散方出自《伤寒论》,由桂枝、猪苓、茯苓、白术、泽泻组成,原方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功效。方中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泽泻、猪苓渗利下焦痰湿水饮;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调畅胞宫气血。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补肾中药可调节激素及其受体功能,改善卵巢局部环境,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出[9]。活血化瘀药不仅可改善盆腔微循环,加强卵巢与子宫的供血,同时还具有抗炎、调整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从而改变整体内环境,使卵泡正常发育,并能使补肾药直达病所[10]。另外,健脾化痰燥湿药物能够降低PCOS患者血清睾酮水平,抑制LH的分泌,可以改善卵巢排卵[11],对PCOS高睾酮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同时还能够明显缓解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的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补肾化瘀方合五苓散加减能够改善PCOS患者临床症状,降低PCOS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HOMA-IR、LH、T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整体内分泌水平,调整子宫及卵巢局部微环境,降低胰岛素水平,抑制LH、T分泌,从而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平衡,使卵巢恢复规律排卵,月经来潮。

[1]Setji TL, Brown AJ.Polycysticovarysyndrome:update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Am J Med,2014,127(10):912-919.

[2]郝栋栋,钟兴明,韦相才.AMHR、INSR及其基因甲基化与PCOS相关病变关系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2014,34(1):114-116.

[3]李昕,林金芳.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及内分泌代谢特征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6):3266-3271.

[4]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0-241.

[5]平瑜佳,董莉,朱南孙.补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11):53-55.

[6]刘宇新,侯丽辉,吴效科.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J].天津中医药,2009,26(2):123.

[7]梁卓,王昕.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多囊卵巢综合征防治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13,28(10):2000-2002.

[8]甘静,陈娟,严余明.多囊卵巢综合征从肾论治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7):486-487.

[9]钟高堂.补肾活血汤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中的疗效[J].医学综述,2012,18(2):306-307.

[10]梁静,孙纬峰.从肾虚血瘀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9):1989-1990.

[11]邓姝.健脾化痰调经法治疗PCOS高雄激素血症的疗效评价及实验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责任编辑:冯天保)

R711.75

A

0256-7415(2016)02-0146-03

10.13457/j.cnki.jncm.2016.02.055

2015-10-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60604);甘肃省科技厅(1305TCYA029);甘肃省教育厅(1206-07)

潘文(1963-),女,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妇科血瘀证研究。

猜你喜欢

五苓散肥胖型化瘀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基于数据挖掘丹葛五苓散治疗CHF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五苓散加减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分析
针灸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效果分析
基于药效学实验的化瘀骨合片提取工艺筛选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五苓散治盗汗
随访护理对肥胖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评价
利拉鲁肽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160例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