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熏蒸配合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疗效观察

2016-02-15许汉权

新中医 2016年2期
关键词:前路熏蒸脊髓

许汉权

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骨伤一区,广东 佛山 528000

中药熏蒸配合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疗效观察

许汉权

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骨伤一区,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采用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中药熏蒸配合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随访12月,观察2组患者术后神经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情况、有无内置物并发症以及患者的轴性症状。结果:全部患者术中及术后未发生椎动脉或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或脊髓损伤加重等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期死亡。术后复查X光片见病理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植骨块位置满意,钢板螺钉位置正确可靠、无松动。观察组植骨融合率达100%(35/35),对照组植骨融合率达96.97%(32/33),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轴性症状情况较对照组轻,VAS评分较对照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可以保证术后颈椎即刻稳定性,提高植骨融合率,改善神经功能和轴性症状。

颈椎骨折脱位;中药熏蒸;带锁钢板;内固定

颈椎骨折脱位是对生命具有严重威胁的一种创伤,可以造成脊髓损伤、高位截瘫等。颈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具有固定相对牢固、稳定性良好、植骨块愈合率高,以及临床疗效满意等特点[1],逐渐替代传统的治疗手段。同时,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中药熏蒸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颈椎疾病的治疗[2]。中药熏蒸疗法具有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散寒、通畅气血、温经活络等功效,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状态,缓解肌肉紧张和局部的疼痛,操作简单,有效改善颈椎不适症状,有助于疾病痊愈[3]。本次研究中,笔者采用中药熏蒸配合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收到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患者来自于2001年5月—2013年11月本院骨科诊断为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共68例。入组条件:①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摄片及颈椎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为颈椎骨折脱位者;②有颈椎前路手术指征者,排除颈椎肿瘤和存在手术禁忌症者;③意识清醒,理解力、判断力、计算力、言语能力均正常,交流无障碍;④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其它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出凝血功能障碍以及精神疾病等疾病;⑤已知病情并对本项研究知情同意,签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21~65岁,平均(43.94± 7.63)岁;病程3h~7天,平均(21.58±5.40)h;病因:交通事故25例,高处坠落5例,其他损伤5例;损伤类型:屈曲伸展型6例,牵张伸展型6例,侧屈旋转型9例,屈曲压缩型14例;神经损伤情况(Frankel分级):A级10例,B级16例,C级5例,D级3例,E级1例。对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21~65岁,平均(42.88±7.84)岁;病程3 h~7天,平均(21.01±5.31)h;病因:交通事故22例,高处坠落8例,其他损伤3例;损伤类型:屈曲伸展型5例,牵张伸展型8例,侧屈旋转型8例,屈曲压缩型12例;神经损伤情况(Frankel分级):A级9例,B级14例,C级7例,D级2例,E级1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因、损伤类型及神经损伤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的体位,颈部保持后伸,将垫枕置于肩下。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起效后,手术切口定位于颈前路颈横纹,对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等进行切开游离,对病变椎体进行充分暴露。将椎体牵开器螺钉放在病变椎节相邻两椎体正中,置入牵开器,恢复病变椎间至正常的高度和生理曲度,复位半脱位椎体。在减压间隙植入修整好的自体三面带皮质骨骼骨骨块,将牵开器取出。将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系统放入并固定,留置引流管进行引流,缝合、包扎、固定。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在手术切口愈合拆线后给予中药熏蒸。中药处方:透骨草、制草乌、制川乌、伸筋草各30 g,乳香、土鳖虫、红花、川椒、川芎各15 g。每天1剂,水煎,将药液置入熏蒸治疗仪中,颈部熏蒸,每天1次,每次30 min。分别在术后拆线、术后6月和12月分别连续治疗2周。

3 观察项目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项目 ①随访12月,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椎间高度和生理弧度是否维持,内置物有无松动、滑脱或断裂,以及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轴性症状[4]。②轴性症状评估:询问患者是否出现颈项部疼痛、僵硬症状,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轴性症状的程度进行评价[5],无任何症状为0分,最严重症状为满分10分。③神经功能评价:由专业医师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采用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进行评价[6]。A级:受损脊髓平面以下的神经功能(感觉及运动)完全丧失;B级:受损脊髓平面以下的部分感觉神经功能保存,运动神经功能完全丧失;C级:受损脊髓平面以下的感觉神经功能完全丧失,部分无用的运动神经功能保存;D级:受损脊髓平面以下的感觉神经功能完全丧失,部分有用的运动神经功能保存;E级: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正常。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2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4 治疗结果

4.1 2组术后颈椎情况 本次研究术后随访12月。68例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1例出现手术导致的脊髓、神经根以及椎动脉损伤。术后复查X线摄片,显示全部患者的钢板螺钉固定可靠、无松动,位置正确,植骨块位置满意无移位,病变颈椎的生理曲度维持良好。2组患者植骨融合成功者共67例,总植骨融合率达98.53%(67/68)。观察组植骨融合率达100%(35/35),对照组植骨融合率达96.97%(32/33),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2 2组术后神经功能情况 随访12月,全部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A级10例,恢复至B级1例,C级5例,D级2例;B级16例,恢复至C级4例,D级7例,E级4例;C级5例,恢复至D级1例,E级3例;D级3例,恢复至E级3例。对照组A级9例,恢复至B级2例,C级4例;B级14例,恢复至C级3例,D级5例,E级2例;C级7例,恢复至D级1例,E级1例;D级2例,恢复至E级2例。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3 2组术后轴性症状情况 见表1。随访1月时,观察组轴性症状情况较对照组轻,VAS评分较对照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术后轴性症状情况

5 讨论

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多存在颈椎稳定性发生改变,治疗目标包括颈椎稳定、脊髓或神经根减压和颈椎复位,通过有效的颈前路手术应达到直接彻底减压、丢失的颈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重建、牢固的骨性融合等理想目的[7~8]。长期以来,采用颈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疾病早已广泛开展,但是存在稳定性不足和植骨块愈合不良等方面的问题。随着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内固定系统和技术的不断问世和改进,颈前路减压植骨的同时行前路钢板内固定己成为目前一种新的手术方法[9]。研究结果表明,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固定强度高,手术操作步骤简化,手术风险低,可以将钢板、固定螺钉、椎体及骨块有效连为一个整体[10]。本次研究术后随访12月,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出现手术导致的脊髓、神经根以及椎动脉损伤的病例。术后复查X线摄片,显示全部患者的钢板螺钉固定可靠、无松动,位置正确,植骨块位置满意无移位,病变颈椎的生理曲度维持良好。2组患者植骨融合成功者共67例,总植骨融合率达98.53%(67/68),且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临床疗效满意。

颈部AS可明显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主要表现为颈肩背部的酸胀疼痛、局部肌肉和关节僵硬及活动受限,牵拉痛以及局部明显压痛点和肌肉痉挛等[11]。颈前路术后椎体间融合,融合节段发生后凸的变化,局部肌肉、韧带等,增加相邻节段的关节活动度,导致相邻节段椎间不稳定,以及术后颈托长期制动限制颈椎的活动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或加重AS[12]。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熏蒸疗法是中药液利用热力作用经皮肤黏膜的吸收进入体内,直接作用于劲椎患部,使病变局部药物有效浓度增高,肌肉受热、血液循环加速、血管扩张、气血流畅、肿痛消止,从而使血液循环改善,免疫状态提高,组胺、前列腺素等生物活性物质释放减少,局部疼痛、水肿等症状减轻,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13]。本中药方剂可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止痛,其中川椒、草乌、川乌温经通络、祛风散寒,透骨草、伸筋草舒筋活络,红花、乳香、川芎、土元活血通络止痛。本次研究结果发现,采用中药熏蒸配合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患者较之单纯采用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更好,轴性症状情况改善更加显著,VAS得分明显降低,临床疗效更加满意。

综上所述,中药熏蒸配合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可以保证术后颈椎即刻稳定,提高植骨融合率,改善神经功能和轴性症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1]陈兵.采用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5):172-173.

[2]肖振杰,高致云,景希强,等.手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椎病120例[J].河北中医,2014,36(3):348-349.

[3]王秋生,白玉.中药熏蒸牵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8):101-102,112.

[4]曾岩,党耕町,马庆军.颈椎前路术后融和节段曲度变化与轴性症状和神经功能的相关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9):520-523.

[5]燕铁斌.现代康复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493.

[6]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国际脊髓损伤学会.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11年修订)[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10):963-970.

[7]Grosso MJ,Hwang R,Mroz T,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degree offocalkyphosis correction and neurological outcomes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cervical deformity correction sugery[J].JNeurosurg Spine,2013,18(6):537-544.

[8]王永利,王永胜.颈椎前路带锁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09,20(11):249-250.

[9]张会忠.采用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3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438-439.

[10]马勇.Orion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系统在颈椎外科中的应用[J].医学新知杂志,2010,20(4):356-357.

[11]Kato M,Nakanura H,Konishi S,et al.Effect of preserving paraspinal muscles on postoperative axial pain in the selective cervical laminoplasty[J].Spine (Phila Pa 1976),2008,33(14):455-459.

[12]段文,张建湘.改善轴性症状发生的手术方式进展[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12):1299-1302.

[13]王会刚,武善亮,牟琳,等.针灸推拿加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5):511-513.

(责任编辑:冯天保)

R683

A

0256-7415(2016)02-0123-03

10.13457/j.cnki.jncm.2016.02.046

2015-10-06

许汉权(1965-),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脊柱外科。

猜你喜欢

前路熏蒸脊髓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中药硫黄熏蒸历史研究
中药熏蒸治鼻炎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延长磷化氢熏蒸有效时间对储粮害虫熏蒸效果的影响
逐梦记·马
新型L5/S1前路钢板的生物力学测试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