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2016-02-15黄远峰陈非凡

新中医 2016年2期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前列腺炎

黄远峰,陈非凡

东莞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广东 东莞 523000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黄远峰,陈非凡

东莞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广东 东莞 523000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60例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症状评分及前列腺液白细胞(EPS-WBC)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随访半年,复发率治疗组为5.0%,对照组为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能较好地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临床疗效显著。

慢性前列腺炎;健脾法;参苓白术散

慢性前列腺炎是常见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文献报道其在美国的发病率高达5%~14%[1]。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且多缠绵难愈,易于复发。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除一般认为与细菌感染有关以外,还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各种原因造成的前列腺长期充血、盆底神经肌肉紧张等有关[2]。以往临床上常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由于存在前列腺腺泡上皮类脂质膜的屏障,一般的抗生素较难通过该屏障而进入前列腺腺泡内,导致疗效不佳[3]。近年来,笔者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辨证的基础上,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1日—2014年5月31日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前列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年龄25~61岁,平均(35±3.7)岁;病程7月~5年,平均(3±0.4)年。对照组年龄24~61岁,平均(35±4.2)岁;病程6月~5年,平均(3±0.5)年。2组患者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关于前列腺炎的诊断标准[4]拟定:①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症状评分≥10分;②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③前列腺液(EPS)镜检:白细胞(WBC)计数≥10个/HP,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中相关内容拟定:症见尿频、尿不尽感,或排尿不畅,或尿后余沥,或尿道灼热不适,阴囊潮湿,排尿后或大便时尿道口可有少量白色分泌物溢出,或有外阴、会阴、肛门周边坠胀、疼痛感,或伴有食少、纳呆、腹胀、便溏、疲倦乏力等症;舌质淡嫩或边有齿印、苔白或厚腻,脉濡或滑或沉细弱。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近1年内未经中医或西医治疗;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病程小于3月的急性前列腺炎者;②伴有尿路结石、急慢性睾丸、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各类疝、耻骨炎者;③伴有老年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尿道畸形或狭窄者;④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患或肝肾功能损害者;⑤患精神疾病者。

1.5 剔除标准 ①治疗中合并使用其他中西医方法治疗者;②不能配合完成治疗者;③不能配合完成随访者;④误诊或误纳入本观察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给予参苓白术散汤剂加减内服。处方:党参、茯苓、莲子肉、山药、扁豆、黄芪、炒薏苡仁、金樱子、芡实、王不留行各15 g,苍术、柴胡、香附、白术各10 g,陈皮、炙甘草各5 g。每天1剂,水煎服,连用4周。

2.2 对照组 给予左氧氟沙星[可乐必妥,第一三共制药(北京)公司生产],每次0.5 g,每天1次,连续口服4周。

治疗期间均禁用其他相关药物,2组均采取相同的调护措施:忌烟酒、浓茶及辛辣刺激食物,避免过劳久坐等。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①症状评分:治疗前后评价患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6],并对患者排尿症状、会阴部痛疼不适及生活质量等进行评分。②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各做1次EPS常规检查,观察白细胞(WBC)计数。③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均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④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治疗结束后统计临床疗效,并随访半年统计复发率。

3.2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 SPSS19.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取配对t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中相关标准拟定。临床控制:患者所有临床症状消失或绝大部分消失,无前列腺压痛,前列腺质地正常或接近正常,复查EPS检查正常范围;显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或大部分消失,前列腺质地较前明显恢复,前列腺压痛较前明显减轻,EPS检查WBC计数低于治疗前计数的40%;有效:临床症状稍有改善或部分消失,前列腺质地较前有所恢复,前列腺压痛较前有所减轻,EPS检查WBC计数低于治疗前计数的7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前列腺质地及压痛均无改善,EPS检查WBC计数下降<30%甚至增加。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3 2组治疗前后NIH-CPSI及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后2组患者NIH-CPSI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NIH-CPSI及症状评分比较() 分

表2 2组治疗前后NIH-CPSI及症状评分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n 6 0 6 0 6 0 6 0排尿症状3 . 2 7 ± 2 . 4 2 1 . 3 3 ± 1 . 2 4①②2 . 9 7 ± 2 . 0 8 2 . 1 4 ± 1 . 4 6①疼痛症状6 . 3 5 ± 3 . 8 8 1 . 9 3 ± 1 . 6 5①②6 . 5 4 ± 3 . 3 7 2 . 7 6 ± 2 . 2 2①生活质量7 . 2 9 ± 2 . 2 1 2 . 7 4 ± 1 . 7 6①②7 . 2 3 ± 1 . 6 9 3 . 5 4 ± 2 . 2 1①N I H -C P S I评分1 6 . 9 3 ± 5 . 6 8 6 . 1 8 ± 4 . 1①②1 6 . 5 2 ± 4 . 8 7 8 . 4 5 ± 5 . 1 5①

4.4 2组治疗前后EPS-WBC计数比较 见表3。治疗后2组EPS-WBC计数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EPS-WBC计数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EPS-WBC计数比较() 个/H P

表3 2组治疗前后EPS-WBC计数比较() 个/H P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n 6 0 6 0 6 0 6 0 E P S -W B C计数1 8 . 6 ± 1 2 . 8 4 . 3 ± 2 . 3①②1 8 . 7 ± 1 2 . 4 5 . 2 ± 2 . 6①

4.5 2组复发率比较 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2例,复发率5.0%;对照组复发6例,复发率20.0%。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6 安全性观察 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均未出现异常。治疗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恶心、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3例。

5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可归属于中医学劳淋、白浊、精浊、肾虚腰痛等范畴。其病因复杂,常由感受外邪、房事不节、忍精不泄等而致。前列腺按三焦辨证当属于下焦,所在位置有足厥阴肝经循行。《灵枢·经脉》指出:“肝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少腹”。肾藏精,主生殖,肾主水,肾气的蒸发及推动作用发挥正常,水液方能化生及排出尿液;脾失运化,水湿停滞,流注下焦,又可影响生殖及排尿功能。故慢性前列腺炎之发病主要当责之以肝肾脾三脏。

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能调畅情志,通调排精。如肝郁气滞,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可致情志抑郁,少腹胀满疼痛、走窜不定,排尿疼痛、淋漓不畅。同时肝郁气滞,肝气横逆犯脾,又可使脾运化失职,水湿内停,加重本病。正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房事不节,使肾阳亏虚,机体失之温煦,故可见畏寒,腰膝酸软,排尿不畅,遗精等。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后天之本;肾藏先天之精,为先天之本。先天激发后天,后天温养先天,脾肾旺盛,如肾阳不足,脾胃不能温运,脾阳不足,又使化源失充,肾阳亏虚。二者相互资助,相互促进。脾虚及肾,温煦失司,进而形成脾肾阳虚的病症。《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若脾失健运,清阳不升,湿浊下注,脾气虚弱,水湿不运,而致痰湿凝聚,阻滞精道,故见尿频、淋漓不尽、阴囊潮湿等症。

《脾胃论》中有“脾借胃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之言。由此奠定了脾胃伤则百病由生的理论基础。脾胃乃后天之本,为脏腑经络机能能维持正常运转提供能量支持。脾胃失常,不但是其本身的运化功能受影响,更可进一步地引起脏腑经络等病变并易于使外邪入侵。

综上所述,肝肾脾三脏功能失调是慢性前列腺炎发生的基础,其中脾失运化可致水湿内停,为本病的重要发病因素。另外,在现今临床治疗本病时,抗生素及补肾等中西药大多损伤滋腻碍胃,若脾胃虚弱,则药物难以吸收,较难收到治疗效果,甚或适得其反,故临床用药应当重视顾护患者脾胃。脾胃健运,则正气强,易于驱邪外出,疾病向愈。有鉴于此,笔者从脾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确立以健脾为主的治法,以参苓白术散进行加减治疗,根据辨证论治兼以祛湿、疏肝及补肾等法。方中党参、白术、山药益气健脾,茯苓、炒薏苡仁淡渗利湿、健脾助运为基本用药;根据气滞、血瘀、湿重等辨证加入柴胡、香附调节气机,王不留行通络化瘀止痛,苍术燥湿,金樱子、芡实、莲子肉温肾暖脾,炙甘草益气健脾兼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祛湿、疏肝益肾之功。有研究认为,健脾法治疗前列腺炎的可能机理为增加了血清Zn、Fe等含量以改善前列腺细胞修复[7],以及通过保护免疫系统[8]而促进前列腺炎康复。

本次临床观察发现,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能较好地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中无不良反应,且复发率较低,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1]John N,Krieger DE,Riley PY,et al.Epidemiology of prostatitis:new evidence for a world-wide problem[J]. World J Urol,2003,21(2):70-74.

[2]郭应禄,李宏军.前列腺炎的预防[J].中华男科学,2002,8(3):157-161.

[3]郭应禄,胡礼泉.男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83.

[4]Litwin MS,Mcnaughton-collins M,Fowler F Jr,et al.The NIH 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NIHCPSI):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ew outcomes measure[J].J Urol,1999,163:364.

[5]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8-172.

[6]曾庆朋,黄小平.前列腺疾病中西医诊疗学[M].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2002:203-204.

[7]曹开镛,戚广崇.中医男科研究与临床研究进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222-223.

[8]沈自尹,蔡定芳,张玲娟,等.补肾和健脾对免疫系统不同作用方式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 (6):351-352.

(责任编辑:冯天保)

R697+.33

A

0256-7415(2016)02-0074-03

10.13457/j.cnki.jncm.2016.02.030

2015-10-21

黄远峰(1982-),男,主治中医师,主要从事中医内科、中医男科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参苓白术散前列腺炎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前列腺炎和早泄有关系吗
如何预防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辨识真假慢性前列腺炎
如何预防和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基于“碳源”研究参苓白术散中药多糖对二株肠道拟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七味白术散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绒毛和隐窝的影响
参苓白术散治疗泄泻40例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脂肪肝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