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逆制酸散联合原始点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2016-02-15熊晓芳范文东章浩军游福年

新中医 2016年2期
关键词:制酸食管炎流性

熊晓芳,范文东,章浩军,游福年

龙岩市中医院脾胃病科,福建 龙岩 364000

降逆制酸散联合原始点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熊晓芳,范文东,章浩军,游福年

龙岩市中医院脾胃病科,福建 龙岩 364000

目的:观察降逆制酸散联合原始点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热错杂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和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降逆制酸散结合原始点疗法治疗,均以4周为1疗程,2疗程后评估症状、复查内镜。结果:治疗2月后,2组烧心、胸痛、反流、反酸4个症状的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评分、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评分和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内镜下病情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降逆制酸散联合原始点疗法可有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寒热错杂型;降逆制酸散;原始点疗法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内镜下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和(或)食管溃疡,主要症状有反流、反酸、胸骨后疼痛、刺激性咳嗽等[1]。中老年人及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者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发人群。本科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降逆制酸散结合原始点按压疗法治疗,对比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5月1日—2015年7月31日由本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并病理确诊,中医辨证属寒热错杂型,病程超过3月,至少2周未服用抑制胃酸及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梗阻的患者,②怀疑或证实有恶性疾病者,③合并有神经系统疾病,和(或)严重的心、肺、肾、胰、肝等影响评估的疾病,④依从性差或不能合作、不能完成治疗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⑥其他原因引起的呕吐或因长期放置胃管等继发性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6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1~60岁,平均(46.93± 11.52)岁;病程4月~5年,平均(2.87±1.29)年。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2~58岁,平均(41.67±11.15)岁;病程 5月~5年,平均(2.88±1.20)年。2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条件、治疗前症状、内镜下分级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2组患者在治疗前进行常规生活指导,如适当抬高床头,少食多餐,细嚼慢咽,清淡饮食,餐后不宜久坐,腰带不宜太紧,睡前2~3 h不宜进食,禁止烟酒、浓茶、咖啡。

2.1 对照组 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次10 mg,每天1次,早餐前30 min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每次5 mg,每天3次,饭前30 min口服。

2.2 治疗组 给予降逆制酸散(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基本方如下:煅代赭石、山慈姑各20 g,党参15 g,黄芩、干姜、白术、海螵蛸、枳实、白及、浙贝母、延胡索各10 g,砂仁9 g,黄连6 g,研细末,每次开水冲服6 g,每天2次。原始点按压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立于患者身侧,推拿上背部及肩胛部的原始痛点,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每次20 min,每周2~3次。

2组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2疗程。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①症状:以烧心、胸痛为主,其次为反酸、反流、嗳气。采用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对症状的发作频率及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发作频率评分标准:无症状为0分,按症状出现频率每周<1、1、2~3、4~5和6~7次分别计为1、2、3、4和5分。症状严重程度评分标准:症状不明显,在医师提醒下发现,计1分;症状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偶尔服药,计3分;症状非常明显,影响正常生活,需要长期服药,计5分,症状介于1分和3分之间为2分,介于3和5分之间为4分。将发作频率积分与严重程度积分相加即为RDQ评分[2]。②治疗前后内镜检查:根据洛杉矶分级法将反流性食管炎进行分级:0级:黏膜无内镜下改变;A级:食管黏膜的损伤只是黏膜皱襞,未融合,糜烂长度<5 mm;B级:食管炎糜烂长度≥5 mm;C级:食管损伤有融合,但不超过食管环周的75%;D级:食管黏膜破损累及食管周径≥75%。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3]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内镜情况进行评定。使用RDQ评分评价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症状改善率=[(治疗前RDQ评分-治疗后RDQ评分)/治疗前RDQ评分]×100%。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内镜下黏膜破损消失;显效:症状改善率>80%,内镜下黏膜破损下降2个等级以上;有效:症状改善率50%~80%,内镜下黏膜破损下降1个等级;无效:症状改善率<50%,内镜下黏膜破损无变化。

4.2 2组治疗前后RDQ评分比较 见表1。治疗前,2组4个症状RDQ评分和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月后,2组4个症状RDQ评分、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评分和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治疗前后RDQ评分比较() 分

表1 2组治疗前后RDQ评分比较() 分

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烧心5 . 9 6 ± 1 . 9 5 3 . 3 3 ± 1 . 3 4 4①5 . 9 7 ± 1 . 4 4 5 1 . 9 3 ± 1 . 1 0 8①②胸痛5 . 7 0 ± 1 . 8 4 9 3 . 2 3 ± 1 . 2 7 3①5 . 9 7 ± 1 . 8 9 7 1 . 9 3 ± 1 . 0 7 9①②反流5 . 8 4 ± 1 . 9 3 5 3 . 2 3 ± 0 . 7 4 1①5 . 7 0 ± 1 . 7 0 4 1 . 8 7 ± 0 . 9 7 8①②反酸5 . 5 6 ± 1 . 8 9 1 3 . 1 6 ± 1 . 2 8 9①5 . 9 3 ± 1 . 8 3 7 2 . 2 0 ± 0 . 8 8 8①②总评分2 3 . 0 6 ± 7 . 6 2 5 1 2 . 9 5 ± 4 . 6 4 7①2 3 . 5 7 ± 6 . 8 8 3 7 . 9 3 ± 4 . 0 6 4①②

4.3 2组治疗前后内镜下病情分级情况比较 见表2。治疗前,2组内镜下病情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内镜下病情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内镜下病情分级情况比较 例(%)

4.4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0.05)。

表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5 讨论

目前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质子泵抑制剂(PPI制剂)为首选,抑酸剂单独应用或联合胃肠动力药治疗该病已达成共识,但有研究结果显示,规则口服PPI制剂治疗8周也仅有70%~80%的治愈率[4],且副作用较多。停用PPI制剂后仍然存在症状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易复发或加重,内镜随访发现,原有的糜烂会再次出现,需要PPI制剂维持治疗。一项纳入175例重度食管炎患者的1年前瞻性随访、多中心、随机研究发现,停用PPI制剂后几乎所有患者的症状都会复发[5]。

中医学中并无反流性食管炎及胃食管反流病这些名词,根据反酸、烧心、胸痛、咽部异物感或吞咽困难、嗳气等临床表现,当属于中医学吐酸、胃脘痛、反胃、吞酸、梅核气、噎嗝等范畴,多数医家认为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均可发生本病,病位主要在食管,关乎中焦脾胃,与肝胆密切相关。本病初期多为实证,以肝胃郁热为主,中期以阴津受损,痰热为主,后期以胃阴亏损,脾胃阳气受损为主,病程日久,寒热错杂,中焦脾胃运化失常,胃失和降、浊气上逆而发本病,本研究采用的降逆制酸散方中黄芩、黄连、浙贝母、党参、白术为君药;煅代赭石、海螵蛸、砂仁、山慈姑、枳实、白及、延胡索为臣药,干姜为佐药。黄芩、黄连均苦寒,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浙贝母清热散结、化痰,党参、白术均有补气健脾之效;砂仁行气、和胃、醒脾,枳实破气、化痰散痞,煅代赭石和胃降气,海螵蛸制酸止痛,延胡索和胃止痛,白及、山慈姑消痈散结,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党参、白术健脾燥湿,干姜温中散寒、温脾胃之阳,诸药相配,具有寒热平调、标本同治之效。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黄连具有保护食管胃黏膜、抗溃疡作用,党参、白术可以调整胃肠运动功能,纠正病理状态的胃肠运动功能,还可抗溃疡、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液酸度,白术还能增强胃肠平滑肌蠕动,促进胃肠动力;砂仁可促进胃液分泌与血清胃泌素分泌,起到促进胃肠机能作用,并有排出消化道内积气,促进食管胃肠黏膜损伤修复的作用;枳实具有抗溃疡作用;延胡索具有镇痛、抑制胃酸分泌、抗溃疡作用;煅赭石具有促进胃肠蠕动,保护胃黏膜、促进细胞的新生的作用;海螵蛸主要含有碳酸钙,可以中和胃酸,海螵蛸多糖可以提高胃酸pH,具有保护黏膜、抗溃疡作用;山慈姑具有抗肿瘤作用;干姜可使消化道张力、节律及蠕动增强,从而促进消化机能[6]。综上,本方可制酸止痛、促进胃肠动力、保护食管黏膜、预防癌变,因此临床上可以取到事倍功半之效。

关于原始点疗法,人体身上有一系列被确定的固定部位,在这些部位找到较痛的点,称为原始点。原始点医学认为原始点大多位于骨旁,按推一条脊椎及7处原始点(头部、肩部、肘部、手背部、臀部、踝部、足背部),可处理全身所有疾病。人体身上按十二经脉的分布,循行于骨旁与食管相关的常见经络有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以上经脉或其主干、或其支干循行于背部、前胸、肩部骨旁,原始点在这些部位分布丰富,仔细寻按,皆能找出,简单易学,操作性强。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降逆制酸散联合原始点疗法可有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减轻症状,至于联合西药抑酸剂是否能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72-375.

[2]Jones R,Coyne K,Wiklund I.The 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impact scale:a patient management tool for primary care[J].Aliment Pharmacol Ther,2007,25 (12):1451-1459.

[3]许国铭,邹多武,张忠兵,等.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多中心临床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1999,19(4):243-245.

[4]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14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14,34(10):649-661.

[5]Sjöstedt S,Befrits R,Sylvan A,et al.Daily treatment with esomeprazole is superior to that taken on-demand for maintenance of healed erosive oesophagitis[J].Aliment PharmacolTher,2005,22(3):183-191.

[6]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吴凌)

R571

A

0256-7415(2016)02-0044-03

10.13457/j.cnki.jncm.2016.02.019

2015-10-20

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XB2014083)

熊晓芳(1982-),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治疗脾胃病、胃肠镜操作与内镜治疗。

猜你喜欢

制酸食管炎流性
烧结制酸废水氨法协同处置技术研究与应用
“十四五”冶炼酸产能将超过硫磺制酸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焦化脱硫废液制酸与提盐的比较分析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中国恩菲总承包纳米比亚HUSAB硫磺制酸项目正式投产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