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2016-02-15孙金菊

新中医 2016年2期
关键词:左室黄芪心衰

孙金菊

皋兰县人民医院,甘肃 皋兰 730200

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孙金菊

皋兰县人民医院,甘肃 皋兰 730200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Gal-3、BNP水平的影响。方法:10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利尿、扩血管、强心等常规的抗心衰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1疗程7天,连续治疗2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左室收缩末径(LVESD)等指标;在治疗前采用全自动的生化分析仪检查患者B型脑钠肽(BNP)及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根据Lee氏计算心衰积分。结果:2组治疗后LVEDD、LVEF、LVFS及LVESD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DD、LVEF、LVFS及LVES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Gal-3、BNP及Lee氏积分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al-3、BNP及Lee氏积分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6.30%,对照组85.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强心、利尿及扩血管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左心室的射血能力,降低患者心衰水平。

慢性心力衰竭;黄芪注射液;血清Gal-3;BNP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法及生活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善,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常规的治疗方法为扩血管、强心、利尿等,但该方法治疗患者恢复速度慢,治疗效果不显著,难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要[1]。有研究认为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收到较好的疗效[2]。本院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男25例,女29例;年龄50~81岁,平均(68.0±8.9)岁。对照组男27例,女27例;年龄51~81岁,平均(67.0±8.8)岁。2组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3]诊断标准,左室的射血分数均小于45%;按照NYNA心脏病协会关于心脏病等级的划分,患者心功能分级均在II级以上。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标准;②无其他原发性疾病;③入院信息完整;④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无精神病史,能自主配合治疗。排除标准:①不符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标准;②患有精神病史,无法自主配合治疗;③入院信息残缺;④家属不知情,不签署知情书。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的抗心衰治疗,在患者入院后,给予患者吸氧、利尿、休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其受体拮抗剂、正性肌力、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扩张剂等常规的抗心衰的治疗。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黄芪注射液,取40 mL黄芪注射液(神威药业有限公司)加入0.5%葡萄糖的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疗程7天,连续使用2疗程。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左室收缩末径(LVESD)等指标;在治疗前采用全自动的生化分析仪检查患者B型脑钠肽(BNP)及,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水平;观察患者胸痛、水肿、心率等指标,分析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情况;根据Lee氏心衰积分的变化情况判定心衰程度,6~10分为轻度,11~14分为中度,15~19分为重度。

3.2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

4 结果

4.1 2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1。2组治疗后LVEDD、LVEF、LVFS及LVESD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DD、LVEF、LVFS及LVES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1 2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5 4 5 4治疗前6 0 . 1 ± 6 . 1 6 2 . 1 ± 5 . 8治疗后5 6 . 4 ± 5 . 3①②5 8 . 9 ± 5 . 4①治疗前4 9 . 7 ± 5 . 4 5 0 . 1 ± 6 . 2治疗后4 2 . 7 ± 5 . 2①②4 5 . 5 ± 4 . 8①治疗前4 2 . 9 ± 6 . 1 4 1 . 8 ± 5 . 9治疗后5 1 . 7 ± 6 . 3①②4 9 . 3 ± 4 . 7①治疗前4 6 . 2 ± 5 . 1 4 5 . 9 ± 4 . 7治疗后5 3 . 5 ± 5 . 7①②5 1 . 2 ± 5 . 4①L V E D D ( m m ) L V E S D ( m m ) L V E F ( % ) L V F S ( % )

4.2 2组心衰标志物水平比较 见表2。治疗后2组Gal-3及BNP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al-3、BNP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心衰标志物水平比较()

表2 2组心衰标志物水平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5 4 5 4治疗前8 . 7 ± 2 . 2 8 . 0 ± 2 . 5治疗后4 . 3 ± 1 . 1①②5 . 1 ± 1 . 4①治疗前5 8 4 . 6 ± 9 8 . 9 5 6 5 . 4 ± 1 1 0 . 8治疗后6 7 . 9 ± 1 8 . 2①②8 1 . 3 ± 2 2 . 4①G a l -3 ( g / L ) B N P ( n g / L )

4.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总有效率观察组96.30%,对照组85.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4 2组Lee氏心衰积分比较 见表4。2组治疗后Lee氏积分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ee氏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2组Lee氏心衰积分比较() 分

表4 2组Lee氏心衰积分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5 4 5 4治疗前1 2 . 2 8 ± 2 . 4 0 1 1 . 7 8 ± 2 . 5 7治疗后3 . 9 5 ± 1 . 9 4①②5 . 2 5 ± 1 . 9 8①

5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因各种心脏功能或结构出现故障导致心室或心脏出现舒张和收缩障碍的现象,在出现慢性心力衰竭时,患者心排血量通常不能满足患者机体中新陈代谢的需求,从而导致出现血液灌流不足的情况[4]。其是一种慢性疾病,通常情况下,患者不易发现病情,许多患者忽视了对该病的治疗,从而导致病情的恶化,严重影响病情进展。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以利尿、扩血管、强心等治疗为主,但近年来,临床上开始联合黄芪注射液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5]。

笔者认为,①BNP是32个氨基酸组合而成的多肽,是一种主要由心室肌的细胞分泌的心脏急速,当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时,心室壁的张力会出现明显的变化,从而会导致心室肌BNP的增加,诱发水钠潴留及缩血管等现象的出现,破坏新张代偿状态的平衡,而BNP的水平与压力负荷、左室的容量及射血的分数是成正比的,因而,BNP是衡量心衰与否的定量标志物。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服用黄芪注射液,能有效降低患者BNP的水平,控制患者心衰的现象。②Gal-3则是一种非抗体的蛋白质,在组织纤维化中能发挥较大的作用,可促进患者体内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活化和粘附,血清Gal-3的水平与患者心衰的程度成正相关的特性,同样也是衡量患者心衰的标志物。③黄芪性温、味甘,具有益卫固表、托毒生机、补齐升阳、利水消肿等功效,主要的成分为黄芪类、黄酮类,黄芪皂苷类等。黄芪注射液能有效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并提高射血的分数,与此同时,能增强肾小小球球滤过及肾血的流量,能极大的发挥利尿的作用,降低患者有心前负荷,扩张血管,改善患者心功能[6~7]。

本观察显示,2组治疗后LVEDD、LVEF、LVFS及LVESD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DD、LVEF、LVFS及LVES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Gal-3及BNP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al-3、BNP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6.30%,对照组85.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Lee氏积分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ee氏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并对血清Gal-3、BNP水平影响显著,能有效降低血清Gal-3、BNP水平,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47-1655.

[2]刘纯伟.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1):2709-2710.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4]吴小琳.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RP及心功能分级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33):45-46.

[5]贾百全,徐亮.黄芪注射液佐治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7):654-656.

[6]张虎,李治.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及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3):17-19.

[7]武国霞,郭秀芳.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2):110-111.

(责任编辑:马力)

R541.6

A

0256-7415(2016)02-0028-03

10.13457/j.cnki.jncm.2016.02.012

2015-07-21

孙金菊(1972-),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重症医学。

猜你喜欢

左室黄芪心衰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黄芪是个宝
带鱼黄芪汤缓解胃下垂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