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主动探究性能力的培养

2016-02-15陈玉梅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34期
关键词:赞美探究性探究

◆陈玉梅

(甘肃省临夏市第二中学)

例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主动探究性能力的培养

◆陈玉梅

(甘肃省临夏市第二中学)

就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从诱发思维动机,触动探究意识;注意设问技巧,引导潜心探究;拓宽探究渠道,创设和谐环境三大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语文教学 主动探究能力 探究意识

一、诱发思维动机,触动探究意识

1.设境激情。创设情景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好方法。如教师在上《白蝴蝶之恋》时,首先展示画面,一只美丽的白蝴蝶栖息在一片嫩绿的叶子上,让学生说说预习中收集到的有关描写蝴蝶的诗句,多位学生吟诵所收集到的诗句,如“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乱蝶狂风具有意,免葵燕麦自无知”。多媒体课件所展示的画面栩栩如生,学生讲述的古诗多角度展现蝴蝶的外形与个性,把学生引进一个多姿多彩的蝴蝶世界,从而迅速在课堂上营造了一个艺术氛围,调动了学生情绪,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

2.设置悬念。初中生好奇、好动,思维活跃,设置悬念能起到投一石而激千层浪的效果。可从审题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悬念,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师上《不朽的失眠》一课时,板书课题后,先请学生齐读课题,然后教师故作不解地问:为什么“失眠”?“失眠”为什么“不朽”?此时的学生已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课本,想探究“为什么”。

3.音乐渲染。播放音乐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教师在上《诗经·蒹葭》时,先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并告诉学生《在水一方》的歌词是由《蒹葭》改编而成的,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不自觉地打开课本,并轻声哼唱起来。

4.导语吸引。新颖巧妙的导入设计,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例如,教师在上《桃花源记》时曾这样导入的:“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强烈的渴望——对和平、安宁、幸福生活的渴望。而在秦以后,政权更替频繁,人民流离失所,对于“世外桃源”的梦想应运而生,成为人人向往的乐土。陶渊明就为大家描绘了这样一幅悠然、从容的生活画卷”。此时,学生们便动手翻书,急于想知道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是什么样子的。

二、注意设问技巧,引导学生潜心探究

1.精心设计,找准切入点。歌德说:“要想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提问技巧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培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成功教学的基础。问题提得好,探究活动就会以一种呈上升趋势发展的线型结构出现。反之,就会陷入无序、无效的混乱之中。如教师在教学《白杨礼赞》时设计了以下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仅仅是赞美白杨树吗,有没有更深的用意?(2)作者赞美了白杨树的哪些“不平凡”?又是如何赞美他们的“不平凡”的?(3)作者的赞美是如何让人信服的?教师不正面回答,而是引导学生解疑,让学生成为“探究者”。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列宁曾说:“幻想是很重要的品质。”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上课时,教师应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上《曹刿论战》时,曾这样问学生:“齐鲁之战,鲁国最后以弱胜强战胜了齐国,全仗曹刿的智慧,同学们想一想鲁庄公率军胜利返回鲁国后,会对曹刿作出怎样的安排?”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有的说,鲁庄公会任曹刿为相;有的说,鲁庄公怕曹刿会居功自傲而疏远他;也有的说,曹刿会受到排挤……

3.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合作伴随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应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动脑、动口,如在上《核舟记》时,教师让学生以四人一小组分别扮演苏东坡、佛印、鲁直与解说人,并要求根据课文内容各自摆出相应的姿势,一人解说。同学们表演认真,合作愉快,这有助于探究的博采众长。

三、拓宽探究渠道,创设和谐环境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语文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要给语文引入活水,须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给学生更广阔的天地。

1.培养实践能力,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实践能力只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培养与增强,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设计和组织好课外、校外的实践教育活动,而且还要在课内和校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实践性。例如,可以在教室里摆放一些实物,设计图书角、艺术角、生物角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非常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展活动,动脑、动口、动手。

2.增设信息交流。引导学生平时乐于观察,善于观察。领学生走出去,看一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时,就经常带领学生们去学校周围的田野和森林中远足,让他们接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寻找为什么,解答为什么。例如,教师在上《万紫千红的花》时,引导学生们去花园里观察,到田野中观察,去探究花儿为什么会有各种颜色,去大自然中寻求解答。

总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性能力,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责任,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探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体现“教”的价值。

[1]刑永富.现代教育思想.中央电视广播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赞美探究性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远离否定式赞美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写一句赞美别人的话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历史开放探究性试题的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