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教育让中学生爱上政治课

2016-02-15白玉华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政治课中学生德育

◆白玉华

(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生本教育让中学生爱上政治课

◆白玉华

(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华南师大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论为基础教育教学创新了教育方法,特别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也唤醒了多年沉闷的政治课堂。引入生本教育思想的中学政治课彻底得到改变,学生们爱上了政治课。通过简析过去学生不爱上政治课的原因;生本德育让政治课课堂充满活力两大方面对让中学生爱上政治课进行了详细阐述。

德育 生本德育 政治课教学

生本教育理论融入中学课堂教学实践,不仅促进了各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更在中学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生本德育一改过去一谈政治课,教师郁闷、学生头痛、说起来重要、上起来次要、教师说教,学生死记硬背的政治课教学被动尴尬的局面,为学校实施德育主渠道——课堂教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彻底改变了师生的政治课堂生活,让中学生们真正爱上了政治课教学,也悄悄地改变着学生的思想道德面貌。笔者就如何利用生本教育让中学生爱上政治课进行详细论述。

一、简析过去学生不爱上政治课的原因

过去要说学生喜欢政治课,那可是天方夜谭,原因很多,只从课程本身来说,大概有以下几种主要原因:

1.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中学政治课课程设置内容经过几次基础教育重大改革,虽然已很贴近学生的生活,但难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离社会实际发展水平,对学生的道德衡量标准仍多用理想化的“圣人”水准来要求,脱离学生个体发展实际,说教的道德内容枯燥无味、空洞无实物,既缺乏系统性理论的指导,又无规律性、可操作性、延伸性的学科知识联结,让学科教师和学生难以操作和无所适从。

2.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没有运用生本教育理论时的政治课授课方法陈旧单调、形式主义泛滥,教学方法基本是说教式、缺少更多的新意。教师选取的人物事例通常是脸谱化,高大上的英雄形象,好像不食人间烟火,没有现实中的人的真情实意,对学生来说既遥远,又生硬;既崇敬,又不能效仿;听时感动,学做时无法企及。课堂上教师的说教和现实生活,使正在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生道德认识扭曲,学生对道德的认识都是片面的、疑惑的、似懂非懂的。因为不敢表达真实想法和意愿,学生的道德情感始终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学生的道德水平很难随着年龄增长而有真正实质性的升华,进而实施正确的道德行为。如此,政治课缺乏吸引力是再所难免。

3.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社会、学校、家长对于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是人所共知的现实,目前国内中考、高考在实施素质教育喊了多年的今天,片面的考试选拔人才制度,升学率的指挥大棒仍统治着整个社会、学校、家庭。整个社会高喊着德育居首位的口号,事实上智育始终凌驾于德育之上,甚至用智育代替德育的评价,追求分数是全民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德育应有的生机。

二、生本德育让政治课课堂充满活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作为实施德育的主渠道——政治课堂是实施德育的主阵地。生本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政治教学,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回到学生,一切依靠学生,课堂面貌焕然一新,学生不仅爱上了政治课,而且良好的品德得到不断培养,学生地课堂学习中的良性发展,使学校德育工作在课堂上就打下了坚持可靠的基础。

1.生本德育下的政治课堂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郭思乐认为在良好学习生活中产生素朴的德是青少年学生发展的特性,良好教学生态自会形成良好的人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德性,就像青少年的身体成长中不是靠外来力量改变,而是靠自己所吃的食物的营养充足均衡一样,就会一天天地慢慢长成的一样。

因此,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生本教育思想,教师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思想,一切为了学生出发,从过去单纯教授知识,改变为要为学生未来一生发展而着想,要对课程和教学进行再造。为什么要强调对课程和教学进行再造呢?因为生本教育就是为了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只有教师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知识的增长、心理的成熟,品德的完善规律来设计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愉快地完成学习的任务,才能达到政治课教育教学最终目的——让学生学会掌握我国目前德育教育的内容,并运用所学知识认识自我、认识别人、认识社会,才能成为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所要具备的在道德层面合格的人才。

2.生本教育下政治课堂一切回归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生本教育理论认为,学生能学好习的前提是教师们充分相信学生能在良好的教学生态中,在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帮助下,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主导、点拨、化解难点的作用,因为教师无论水平多高,可是政治课教学的真正的目的是要学生能学会认识道德领域在其年龄段应有的要求,懂得自已在社会、学校、家庭所扮演的角色,并能举一反三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人的问题,不断地成长、最后将教学内容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才行。

所以,生本教育下的政治课堂彻底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为主的教学方法。无论是学生小组分组、小组发言模式、讨论学习问题、结论达成共识。教师高度尊重学生的意见,全面依靠学生自我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政治课课堂中,充分展示小组及个人的观点、对问题的各种看法、容许保留不同意见。课前小组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利用各种方式查资料、准备发言提纲、利用课余时间讨论、轮流担当主发言人。课堂上,各个小组就教学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各小组有时会为某个问题争得不可开交,但这样的合作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学生经常在课堂上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3.生本教育下的政治课堂让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各种学习方法,掌握了学习内容,而且最可喜的是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意见、看法;接纳别人的独特想法、创意;学会了欣赏、肯定、鼓励、赞美别人;学会了与不同人的协同、合作。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具有挑战性、思维多元化、学习手段多样化、语言表达流畅、分析判断能力增强……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一改过去政治课堂一些学生无所事事,上课就盼着下课,混日子的现象,整个教学充满了活力,学生们真正爱上了政治课堂教学。学生的民主、公正、真诚、上进、友善、互助等优秀品格不断地得到培养,并以积淀的方式、最不刻意的方式,形成个体的本性,美好品格水到渠成。

生本教育政治课堂中学生们真正体会了自由、平等、友爱、和谐、充满关心、充满情趣、充满快乐,学会了学习、学习了合作、学会了做人。

[1]郭思乐.改革核心:课程与教学的再造.人民教育,2015,(4).

[2]郭思乐.德育的真正基础:儿童的美好学习生活——论教学生态在德育中的地位.教育研究,2005,(10).

[3]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2005.

[4]靳慧.怎样才能让中学生爱上政治课[J].学周刊,2012,(33):205.

[5]尚超.论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兴趣培养的有效途径[D].河南大学,2014.

[6]周娜娜.兴趣培育与中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教改对策[D].苏州大学,2012.

[7]王芬.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政治课中学生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巧设导入,精彩课堂——浅析政治课导入的几点见解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