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PPT模式下妇产科教学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2016-02-15毛林刘静何小艳张蔚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30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疾病

毛林 刘静 何小艳 张蔚

CPPT模式下妇产科教学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毛林刘静何小艳张蔚

以学科中心为基础建立的核心课程体系(Clinical Pathophisiology and Therapy,CPPT)教学模式源自美国芝加哥大学,主要特征为“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发展个性”。近几年来,武汉大学结合芝加哥大学的教学经验,在妇产科教学改革过程中试行CPPT教学模式,试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也取得了一定成果,试行中我们发现教学改革的核心因素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转换过程中教师需要面对和解决很多问题,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目的的转变等。因此,探讨教改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尤为重要。

CPPT;妇产科;教学改革;教师角色

医学是一门不断前进的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教育达到了自己的瓶颈期,医学的迅速发展对传统以教授知识为主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挑战,医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武汉大学自2009年开始在《妇产科学》教学中探索并实践以学科中心为基础建立的核心课程体系(Clinical Pathophisiology and Therapy,CPPT)教学模式,其主要内容是将病理生理内容整合到临床疾病中,强调“医德和医技双向培养”的教学理念。多年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教学改革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角色的转变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目的的转变。

1 教学理念的转变

1.1转变主体地位

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为“老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老师将教材上现成的“真理”快速“填鸭式”灌输给学生,学生跟在后边以死记硬背为主。在这种根深蒂固的模式下,老师似乎按时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记住了很多现成的知识。但是,医学教育实践证明,面对持续不断更新的医学知识,学生这种“被动式接受”根本适应不了现代医学的发展。在CPPT教学模式中,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主导,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学习[1]。在我们的课堂中,转变了传统的观念,“老师”主要是学生,小班被随机分成几个小组,每组3~4名同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给出一个方向,让学生自己查资料,然后让学生分组讲授,自己讲出来的东西才能记得更牢,理解的最深,最后老师再点评,老师和学生组合成这样一个“学习共同体”,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只有转变了这种“主”、“客”地位,老师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才能更好地解放学生钝化的思维。

1.2道德修养培养

一直以来,我们的医学教育主要侧重于医学专业知识的讲授,却很少强调沟通能力、人文修养、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以至于大部分医学生的质量跟不上数量,在临床岗位上的胜任能力与患者的需求不相匹配[2]。由于医学职业的特殊性,培养全面、合格的医学人才必须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修养及与患者交流的能力。CPPT模式下的“医德和医技双向培养”的教学理念[3],能更好地培养医学生与患者建立平等互信医患关系的能力,适合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在课堂中,我们每讲完一个疾病,会根据这个疾病的特点分组模拟医患角色,从询问病史、查体、检查及初步诊治都由学生亲自操作,结束后老师再加以点评,强调重点,指出不足,以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医德与沟通能力。通过这种训练的学生,在之后的临床实习中能很快进入状态,得心应手。因此,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加强这种“医德和医技双向”的培养,培养医学生与患者沟通、关注患者实时心理以及拉近与患者距离的能力。

1.3终身学习观念

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医学知识呈几何级倍数的增长,知识“老化”速度和更新周期不断加快,只有主动获取最新的医学知识,才能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人对疾病的认识是非常局限的,人和疾病的斗争永无休止,医生的学习也将不会停歇。在CPPT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医学教材只是我们平时教学的参考资料,我们的资料由学生和老师一起完成,课前3天我们会给出讲课题目及大纲,然后安排带班研究生组织学生通过查询网络数据库,找到该疾病最新最权威的信息,各组之间讨论整合后在课堂上呈现给大家,从而让大家了解该疾病的最新情况。课堂中我们始终贯穿着循证医学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跟上医学知识更新的脚步,注重学生与时俱进,培养其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

2 教学方法的转变

2.1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灌注式教学而言的,启发式教学能启发沉重的思维进行积极的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我们的CPPT教学中,授课老师会及时备课,引入该领域备受争议的问题,比如腹腔镜或者开腹手术对妇科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应该如何选择?将学生熟悉的名人事例,或者身边的个人事例引入到讲授疾病的课堂中,然后以分组或者小辩论赛的形式进行讨论,通过这种启发式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及思考的火花。在我们课堂中,老师只是导游,学生才是知识的探索者。主动学习的能力,是个人发展中不断获得新知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因此,医学教育的重心应该从传授知识转移至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掌握主动权去尝试、去批判、去挖掘新知识。

2.2多元化教学

医学是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性的学科,实践能力的培养才是医学教育的精髓所在,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理论基础、临床实践及科研训练的培养。在CPPT模式下,我们利用现有的资源,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国内外教学改革中各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包括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模拟教学法[4]、病例教学法(CBT)、研究性教学法、网络教学及双语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全面分析,课后学生回馈获益匪浅。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用了模型、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标准化病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学习考核,考核成绩直接与学生参与的活跃度成正比,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3交叉渗透式教学

医学课程内容较多,不仅包括基础、临床,还涉及非医学专业知识,因此,多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是医学教育改革必然的结果。CPPT模式下,我们打破学科壁垒,重新整合课程,删除重复的内容,明显缩短了学生的学习周期,减少了负担,提高了教学质量。每周末教学组长按时组织相关学科授课老师集体备课,互相交流,共同整合。比如,我们在讲授妇科肿瘤内容时,先邀请基础老师详细讲解解剖及组织等形态学内容,接着由病生和病理老师讲解其机理及变化,最后由妇科老师讲述临床知识,期间穿插着影像及药理知识的讲解,接着结合上述的授课方法,分组小讲课及小组案例模拟讨论。此外,定期组织相关授课老师进行教学汇报。这种多学科老师同堂授课,有效地避免了重复、节省了时间。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全面剖析疾病,让学生自主参与,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我们要进行临床标准化病历汇报,进一步巩固所授内容。该模式的核心是将基础、理论学习及临床实践3个阶段相互融合,强化理解记忆[5]。

3 教学目的的转变

无论从医学人才培养的规律来看,还是社会对医疗行业的要求来看,医学教育从本质上讲应该作为精英教育[6]。因此,医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简单医学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我们的课堂中,重点是培养学生对疾病的综合认识能力,以及以后在临床中面对此疾病时知道如何灵活处理,从而最快恢复患者健康,减轻患者痛苦。CPPT模式显著特征是:以“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发展个性”为原则[3],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最快适应现代化医学发展为目标。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 “十四国宣言”《赫尔辛基宣言》提出了新的医学目标[7]: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护健康;缓解疾病疼痛,减轻疾病痛苦;对病患治疗和护理,悉心照料不能治愈病人;防止过早死亡,遵循临终关怀。以上目标充分体现了医学“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大提高了对医学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于2014年联合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8],强调要进一步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因此,医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社会行为。

综上所述,医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老师在医学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目的的转变。在医学信息不断更新的今天,将医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批判的思维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现代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在美国芝加哥大学CPPT教学模式指导下,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通过转变教师的角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医学教育改革的路上向前迈进了一步。然而,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教改的路还很长,需要广大师生共同努力,才能为我国培养更多合格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1]易跃雄,张蔚,苏钰,等. 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妇产科学CPPT课程改革[J]. 西北医学教育,2010,18(4):821-824.

[2]曲巍,张锦英. 医学人文与医学教育改革[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5,36(4A):1-3,87.

[3]周琦,张蔚,易跃雄,等. CPPT试行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07-108.

[4]季菲,何艳,杜蓉,等. 模拟教学法对妇产科实习学生学习能力及技术水平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9):1-2.

[5]席天阳. 对医学生如何提高自学能力的认识[J]. 中国医药科学,2011,1(12):154,29.

[6]严丽,吕永曼,李树生,等. 论中国精英医学教育的现状[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4):142-143.

[7]General Assembly of the 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 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 Declaration of Helsinki: ethical principles for medical research involving human subjects[J]. J Am Coll Dent.,2014,81(3):14-18.

[8]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J]. 中国乡村医药,2015,22(2):103-104.

Change of Teachers' Role in Education Reform Under the CPPT Teaching Model

MAO Lin LIU Jing HE Xiaoyan ZHANG Wei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1, China

Clinical pathophisiology and therapy (CPPT) teaching model was initiated b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it’s main characteristics are “strengthening foundation, cultivating ability, pay attention to quality, developing personality”. In recent years, Wuhan university has tried out CPPT teaching model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eaching revolutioncombining with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Although there are a lot of difficulties during the revolution, we have made some achievements. We find that the change of teachers' role is the vital factor of teaching revolution and affect the teaching quality directly. The changes include teaching concept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purposes. Therefore, it's very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change of teachers' role in educational reform.

CPPT,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Teaching reform, Teachers'role

G642

A

1674-9308(2016)30-0007-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6.30.005

武汉大学教学改革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5JG59)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湖北 武汉 430071

张蔚,E-mail:zw6676@163.com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疾病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医学的进步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