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创新设计

2016-02-13李宝生邱静艺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学法情境培训

连 花,李宝生,邱静艺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龙岩 364021)

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创新设计

连花,李宝生,邱静艺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龙岩 364021)

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是专业核心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各院校对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的教学改革设计思路各有不同。本文旨在运用项目化教学的方法,对高等职业教育中人力资源专业课程体系下的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进行创新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员工培训与开发;项目化教学设计

一、项目化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化教学法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与传统的理论教学大为不同,是广泛运用关于各种操作技能的教学。经过不断的理论研讨与实践运用发展,日趋完善,20世纪中后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项目化教学法具有许多适应于当代社会对培养技能型人才要求的特点。传统教学法重在理论的单项传授,教学与评价均以教师为主,而项目化教学法在教学理论、教学主体以及教学评价上显示出其独特的一面。

(一)以建构主义教学为理论指导

项目化教学法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教学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重在强调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实践,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体悟出新的知识经验。项目化教学法以此为指导,重视激发学生的巨大潜能,通过对课程展开项目及相应任务的设计,并由浅入深逐步创设不同情境,让学生以团队协作的形式来完成预定的项目及任务。这种学习方式能有效促进学生将某一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并促进学生体悟新的知识技能。

(二)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项目化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重在积极创设学生团队讨论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运用学习到的新知识与新经验,将集体智慧与创新思维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学习项目及任务。教师在教学中重在辅导、指引学生寻找并吸收各种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团体学习环境,并在整个项目操作过程中观察学生团队的配合情况。学生与老师教学相长,共同完成每个课程的项目化教学。

(三)以项目完成情况为评价依据

项目化教学法围绕完成项目设计展开,所以,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依据应以完成项目的情况为准。一方面,对整个项目执行过程中每个学生的任务完成执行情况展开评价;另一方面,对整个团队的团队协作情况以及最终项目完成情况作整体评价。整个评价中,过程评价及结果评价相结合,以项目完成情况为评价依据。

二、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

(一)课程性质

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是一门承上启下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性质表现为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充分理解培训与开发的含义,并区别两者的不同内涵,了解培训与开发的流程与类型,掌握常用的培训需求分析方法、培训的方式方法以及培训效果的分析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国际新的培训技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员工开发及职业规划的主要思维和方法,力求让学生通过学习,具备实际操作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工作的基本技能,能独立设计并实施完成不同情境下的员工培训与开发工作。

(二)教学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该课程以培养学生在工作中培训专员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核心,突出培训专员职业性与能力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紧密联系实际,在实践中理解《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的内容,学会分析、解决企业员工实际培训与开发的问题,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能展示能力,能够在企业顺利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分析、设计员工培训规划、实施员工培训计划。展开培训项目评估,并进一步设计员工开发活动。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人员培训与开发的意义;掌握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模型,开展组织层面、任务层面、员工层面的综合需求分析,撰写培训需求报告;能够根据不同的培训需求设计培训项目并编制经费预算方案,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能够系统地完成员工培训的组织实施工作;能有效利用效果评估的方法开展培训有效性的评估工作,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能制定完善的员工培训制度;能掌握并运用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的方法。

能力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展开培训需求调查并对其进行分析的能力,提升收集信息、评价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组织、任务及员工自身的需求,设计合理可行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并保证培训过程的全面实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分析如何针对不同人员设计培训课程及选择恰当的培训方法,以及选择不同的评估方法对项目进行效果评估的能力。

(三)课程项目化教学主线设计

对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的项目化创新设计主线如下:根据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形成“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双闭环设计”的基于真实任务的理实一体项目化的教学思路。

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项目化教学拟设计三个项目,包含项目一:员工培训与开发认知,主要教学内容包含培训与开发的发展历史、培训与开发的定义与内涵、培训与开发的认识误区以及培训与开发的发展新趋势。在项目一中,设计了企业培训和开发调研的任务。项目二:员工培训系统,主要教学内容包含分析并确定员工的培训需求,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组织与实施培训项目,评估培训效果以及建立培训制度,五个学习单元形成了第一个员工培训系统闭环。在项目二中,设计了包含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培训需求调查问卷设计、撰写培训需求报告、拟定培训目标、单节课的设计、课程体系的建立与大纲的设计、培训方法的设计、选择与运用、培训项目规划方案的设计、培训项目筹备、培训项目组织实施、培训评估方案的设计、培训评估方案的实施、培训评估报告的撰写、培训制度的设计在内的十七个任务。项目三:员工开发系统,主要教学内容包含组织开发、管理开发、环境开发、职业开发,四个学习单元形成了第二个员工开发系统闭环。在项目三中,设计了职业规划与职业管理、职业指导两个任务。课程共计三个项目,二十个子任务,共同构建了新的基于项目化教学法的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体系。

为了更好地执行员工培训与开发的项目化教学,为课程设计了四个学习情境。情景一:企业新进员工培训;情景二:企业生产一线工人培训与开发;情景三: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培训与开发;情景四:企业中高层管理干部培训与开发。每个情境围绕着上述项目化教学设计的两个闭环,重复执行每个项目中的各个任务,每一个情境的教学环境与任务重复,但难度逐渐升级,内容愈加深化,让学生递推演练,不断强化,更深、更全面地理解员工培训与开发的整个业务流程,熟练掌握员工培训与开发各环节的各项技能。

情境要素与任务要素是项目化教学法中最为重要的两个要素。情境要素是教师实施项目化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开展项目化教学的首要因素。通过设置与学生今后实践工作相关或相似的情境,让学生能将所学的新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各种情境下。此外,为了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要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也就是项目化教学中的第二个重要的要素——任务要素。任务要素是组成完整项目的必备要素,学生通过对任务的执行,体悟出新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

三、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与编写

教材选用要体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思想,教材内容由若干个项目构成,内容展开以项目完成为主线,以一个企业总项目及子项目为载体。教材内容要以项目设计、情境创设为载体实施教学,要反映员工培训与开发相关岗位对能力培养的新要求,项目及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工作过程,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实际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工作情境,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员工培训与开发的职业能力。

(二)教学方法建议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要求,对于知识部分的教学,主要采用教授法、案例研讨法、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对于项目任务的教学主要通过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进行。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员工培训与开发实践,设计相应的培训设计实施实训,以加深对员工培训与开发相关理论和技能的理解及实际工作中的灵活运用的感悟。

(三)教学评价与考核要求

根据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变化,细化评价项目的设计,在考察学生技能、能力的同时,将学生操作过程中的行为、态度等因素纳入考核范围,形成全程的、动态的技能、能力、态度、合作能力等多维度的考核体系,以综合评价学生学业。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从第一节课开始直至期末,教师布置项目设计,每一节课的项目及任务设计相互链接、相互制约,一环扣一环。考核方式为分情景项目进行的形成性考核方式。各项目按照难易程度不同,各分配不同的权重。考核主体多元化,由教师负责考核学生平时的考勤、课堂表现,观察组织分工协作能力,评价学生对基本技能点的掌握情况;由团队队长考核团队成员在项目及任务执行中的表现,包括其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任务完成质量情况等;由团队成员开展互评、自评。围绕着过程化、动态化、多维度的考核方式全方位对课程的学习及项目的执行开展考核评价。

[1]郗亚坤.员工培训与开发(第二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2]唐小洁.《管理学基础》项目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2(12).

[3]丁丽丽,汪顺波,洪朋辉.高职教学改革实践中“项目化教学”的应用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5(1).

[4]李洁,沈丽,张骞,勾景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作情景的任务一体化设置——基于《培训开发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初探[J].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2012(1).

[5]王江涛.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应用研究——以《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技能训练》为例[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5(1).

G718.5

A

1673-0046(2016)7-0135-02

猜你喜欢

教学法情境培训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培训通知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