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健全人格培养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2016-02-13郜雅杰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健全人格高校学生人格

郜雅杰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锦州 121000)

基于健全人格培养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郜雅杰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锦州 121000)

现阶段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加之健全人格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所以,高校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既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但在具体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分析高校学生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状况,以及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关策略是首要任务。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基于健全人格培养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与探讨。

高校学生;健全人格;心理健康教育

人格指的是人精神世界的基础要素与人整体精神面貌的总和,其中,人精神世界的基础要素主要是由人的性格、情感与能力组成,健全人格则是指依据这些众多因素的作用,自身所展示的良好精神面貌。健全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之人格是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所以,健全人格培养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至关重要。高校学生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才,不仅负担过重,而且承受压力较大,需要面对学校、社会与家庭等多方面压力。因此,对高校学生而言,理论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精神方面培养更为重要,良好的精神面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校学生人格培养与心理健康的内涵、标准及现状

(一)人格与健全人格

一般而言,人格指的是人的整体精神风貌,即具备一定标准的心理素质与心理特点的总和,是人的思维、道德、义务与行为多角度的统一,健全人格则是人们对未来价值取向与人格处境的关注与关心,是人格发展的最佳阶段。通常高校健全人格的规范主要是由融洽的人际关系、乐观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适应能力、科学的自我意识与合理的情绪协调能力组成。人格的健全对高校学生而言有着重要意义,不仅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而且对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所以,高校学生理应将人格的健全及人格的良好、合理、平衡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高校学生是特殊的群体,且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阶段,他们的心理素质与价值观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极其不稳定,也易发展心理冲突。加之历史与现实等因素,学生人格培养一直没有得到高校教育的高度关注与重视,随着社会竞争力的加大、家长期盼的提升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大,部分高校学生产生不良人格,如孤僻、不善于交往、虚荣偏激、懒散等,从而产生心理困扰,甚至是形成心理障碍,这样不仅影响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所以强化高校学生的健全人格尤为重要。

(二)心理健康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是:智力、情绪与身体较为和谐;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环境适应能力较强;有愉悦感;生活效率高;在工作与生活中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特征与兴趣,作为特殊群体的他们,其心理健康状态与其他群体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尤为突出的差异是他们独特的内在特征。相关研究显示,情绪主动安定、情感细腻丰富、智力正常、意志良好、行为统一、个性和谐、具备良好的意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活动与学生的个性特征相符合,是当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心理健康对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既是高校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又是他们步入社会的需要。然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或多或少存在问题,从整体角度而言,高校学生存在心理障碍的比例达至百分之三十左右,较为糟糕状态的学生比例为百分之十左右。加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容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其心理健康因素繁多而杂乱。高校学生请求帮助心理咨询的队伍逐渐扩大,且偶尔会发生学生自杀事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忍受不了多方面的压力,如学业、就业、社会、情感等,因此,健全高校学生人格是当前高校的首要任务。

二、高校学生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一)培养健全人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

人格从侧面表示的是人的整体心理风貌,健全人格则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人格特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价值与观点。人格健全的高校学生具备良好的待人处事能力,既可以及时准确地处理各种事务,又可以创造良好和谐的相处氛围。而人格不健全的高校学生,则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以及出现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着其生活、工作与生活等。高校学生作为特殊群体,正处于树立与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主要阶段,因此,强化这一阶段的人格教育,对高校学生而言有着重要意义,既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又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乐观生活。

(二)解决心理问题有助于健全和完善高校学生的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既对健全人格有着重要的影响,又起着积极促进作用。一般而言,个体在培养与形成人格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从后天环境角度而言,其主要是由学校教育、家庭影响、社会文化与成长经验组成,其中,学校教育的影响力更为明显。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个体受教育的时间,在具体受教育过程中,学校既要教学生相关的知识、技能,又要结合实际状况,培养健全人格与树立正确价值观。高校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阶段,所以,学生在高校培养的健全人格,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反之则会产生消极情绪与多样化的问题。加之社会竞争力的不断拓展,学生在中学时期就会感受到升学的压力,且家长的过高期盼,导致教师与家长过分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而忽略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如人格培养、处理与解决事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基于此,高校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效改善这一现状,突出人格健全与人际交往关系培养等的重要性,又不能忽略文化知识、技能的教育,从而真正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

三、心理健康教育对健全人格培养的作用与重要性

(一)发展高校学生健全人格的意义

人格是人的整体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所以,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形成是当前高校学生理应具备的特征,有利于高校学生以更好的状态迎接社会。健全人格的具备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与营造良好的人际相处氛围,反之则影响工作效率与人际关系,甚至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与心理障碍。所以,基于健全人格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的主要目标及首要任务。

(二)心理健康能够帮助高校学生健全自身人格与品质

心理健康对高校学生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高校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树立与形成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加之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是高校学生人格培养的重要因素,可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当前高校学生需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与处理日常事务,积极合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高校学生积极上进的思想与意志

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竞争力的提升,这无疑增加了高校与学生的压力。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应受到高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参与竞争的勇气;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减少学生不良情绪的产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等。由此可见,合理的社会竞争和压力也可以产生积极效应,即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学生良好思想与意志的培养。

四、培养当代高校学生人格的方式与途径

(一)积极建立与完善心理教育组织机构

高校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其对社会建设和发展方面的力量不容小觑,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形成便是对社会发展的最佳功劳。所以,我们需要结合实际状况,积极改善高校教育结构,即建立学院、学校与班级三个层级的教育结构;构建网状管理模式和反馈体系;高度关注已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加以教育与引导。另外,我们还需要善于发挥高校心理教育机构的优势,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宣传与普及健全人格的作用与重要性;创建高素质、高技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与存在的各种潜在问题;学生班级也需要开展相关活动,积极培养学生心理疏导的各种途径与方式,以帮助学生有效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因此,层级次的教育结构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二)对边缘、特殊群体的心理状况加以关注

边缘、特殊群体指的是生活贫穷而困难、生理缺陷与家庭发生变故的学生,往往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都是来自这些群体,且发生频率较高,所以,边缘、特殊群体需要高校给予高度的关怀与重视。在充分了解与掌握每个学生心理问题实际状况的基础上,设计与制定多样化的改善措施,加以疏导,给予更多的关怀,使这个群体的学生感受到温暖,以及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加以改正,从而帮助他们养成健全人格。

(三)构建适合高校学生发展的良好的校园环境

周边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学生发展,所以,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建设也不容忽视,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且在不知不觉中改进与完善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而且需要结合校园环境,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关活动。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与学生相处模式,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1]赵剑平.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方略[J].教育与职业,2013(3).

[2]杨金铭.论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1).

[3]王兰锋.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视角[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3).

G718.5

A

1673-0046(2016)7-0092-02

猜你喜欢

健全人格高校学生人格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如何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之探微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