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高校女性教师延迟退休对策

2016-02-13林道钦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退休年龄养老金弹性

林道钦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浅析我国高校女性教师延迟退休对策

林道钦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随着女性从业年龄的增加,职业女性尤其是已婚女性普遍面临着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冲突,女性退休年龄问题成为许多专家、学者共同研究的对象,并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本文针对高校女教师群体,从一个较新的视角对延迟高校女教师退休制度的观点进行论证、剖析与透视,提出一些符合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应对老龄化趋势的弹性退休制度的建议。

高校;女性教师;退休;对策

一、高校女性教师延迟退休原则

(一)退休年龄与社会接受度相适应原则

从国际上来看,到2020年,延迟男性劳动者退休年龄的可行性较差,男性劳动者比女性寿命低,劳动时间却更多,而延迟女性脑力劳动者退休年龄的可行性较高,但是,要考虑社会大众对地区人口平均寿命、期望具体退休年龄、实际工龄及其个人工作能力等因素的理解接纳度,并与之适应。

(二)执行好延迟退休相应的社会保障原则

1.公平原则

从性别角度而言,男女需要承担不一样的社会责任,但女性一直在追求工作机会均等和社会回报的公平。真正的公平原则就要对工作机会平均照顾。在退休保障制度设计中,给愿意继续工作的女性机会,继续科研创业、晋升职称才是实质的均等。

2.差异原则

首先差异原则不是否认公平,而是追求实质的公平。原来的政策就是考虑到了男女差异的生理等特征而确定下来的。随着医疗技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身体素质不断加强,女性也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了,这种发展对女性劳动者而言,自由度更强了。差异原则,就是要考虑到女性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和家庭的不同状况,不盲目搞一刀切,给女性充分的缓解过程。

3.民意接受度原则

延迟退休可能是一个全民性的话题,不同行业劳动者的利益都有可能受到影响。改革退休年龄会引发社会大众对福利制度公平、社会保障效果等各方面的疑问。对是否要延迟退休应做细致的、实际的调研,尊重社会各阶层的意愿,把当事人的选择放在第一位,科学评估该项制度改革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4.循序渐进原则

如果贸然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势必引起很多人的不理解与反对,通过部分行业延迟退休的效果来现身说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更有公信力和说服力,所以,延迟退休要区分行业步步为营、循序渐进。

5.兼顾就业原则

如果退休年龄延长,肯定会对当前就业产生压力,在延长女性退休年龄的同时,就业问题也要通盘考虑。可以通过调查研究,确定哪些行业延迟退休更容易挤压新人就业,据此推定改革退休年龄的行业次序。兼顾就业是要让延迟退休与就业压力的矛盾处于可接受、可控制的状态。

6.实施弹性退休政策原则

为了发挥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有必要实行弹性退休的制度,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劳动力市场的充分就业结合的举措。建立弹性退休制度可以作为退休改革优先方案,该方案能充分考虑延迟退休的各种因素,社会反弹力最小。

二、高校女性教师延迟退休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引导宣传,破除旧观念

延迟女性职工退休年龄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对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充分估计,做到有的放矢。改革退休年龄势必有不小的阻力,为了顺利推动退休改革,需要加强宣传和引导,利用现代媒体便捷、快速的优势,向普通劳动者解释延迟退休的意义,所以,以通过移动媒体广播、手机朋友圈、热点话题网络问卷等形式,传播延长退休的理念和经济学意义,使公众真正明白这样改革的目的不单单只是针对养老金支付缺口问题,而是未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必然趋势,是历史的必然。

(二)寻找适当节点,改革退休年龄

改革女性教师退休年龄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综合考虑并且设计多种方案,并进行合理论证,根据不同方案测算选择某些城市或地区,试点改革,根据效果调整完善改革方案。

按照现在养老金支出规模来看,法定退休年龄如果不改变,2027年我国会出现养老金支付资金缺口,这还是没有考虑老年人规模的继续扩大。加上当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严峻的就业压力,资金缺口有可能还要提前。

按照行业设计的延迟退休改革方案,出现养老金支付窟窿更小,改革得好甚至会有结余。按行业改革可以循序渐进,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较小,市场波动小,就业压力不会突增。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学术界多数支持者赞同从2020年左右开始调整退休年龄的观点。

(三)逐步实现男女教师同龄退休

目前,我国退休后大多数是以工龄来计算工资发放标准,工龄超过35年以上的退休人员发放在职工资的90%,工龄在30-35年之间的发放85%,工龄在20-30年之间的发放80%。考虑到女性业余时间家务劳动占去的时间,生育子女占去的时间,能兼职的机会也不多,所以,其教育投资收回就会变少,如果最后养老金不能同男性持平的话,会造成新的不公平。

(四)实行弹性退休与逐步退休结合的策略

对于高校女教师而言,要考虑她们的家庭状况、身体条件、自由程度、延迟退休愿意程度,所以,不宜强制性地将女性教师捆绑在校园里。允许劳动者到了退休年龄之后,按自己意愿选择继续工作的时限、周工作天数等的退休方案称为弹性退休制度。弹性退休制度可以采用按行业提高退休年龄、按自由意志选择退休年龄等方法。实行女性“弹性退休制度”,既可以满足男女同龄退休的平等权利的要求,也能充分考虑到女性可以拥有提前退休的自主选择权。

(五)加强国家立法、政府政策保障

延长退休年龄政策的顺利改革关键是要加强立法保障。因为延迟退休年龄并不可能会对所有的劳动者都带来利益的最大化,采用法律制度给予规定才能保证贯彻实施。建立具有激励和约束力的机制,奖励先期延迟退休人群,充分体现劳动者工作年限与养老金、退休金领取水平的挂钩制度。

可以选择重点院校进行试点。对于校企合作较多的知名院校,现行征集个人意愿,鼓励学校积极配合参与,在确定好方案后,可以对有延迟退休试点的高校给予财政支持,当然,资金支持要公开透明。通过解决高校因延迟退休产生的资金压力,带动改革的顺利推进。在规范学校教职工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物质奖励制度,对延迟退休的人应该在离退休阶段职称的评定上给予特殊照顾。

(六)优先考虑再就业意愿强的女教师

不同行业对延迟退休的态度有很大差别,一般体力劳动者比较反对延迟退休,而受教育水平高的女性能从延迟退休的改革中获取更多的退休金,特别是就业单位好的人,更希望延迟退休。

根据调查统计,21%的女教师认为自己退早了,有职称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企业看中在职与否的身份差别,因为有在职身份的,往往能更好地取得企业的兼职聘用。如果要延长退休年龄,有继续工作意愿的女教师是重要的突破口和阵地,所以,延迟退休应该优先考虑再就业意愿强的女教师。

三、改善高校女性教师延迟退休外部环境的对策

(一)提高社会大众接纳度

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实际情况,有人在网上对实行弹性退休制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大部分人己经意识到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经济压力,弹性退休制度有一定的社会群众基础,这样的社会舆论为我国实行弹性退休制度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

很多人认为,延迟退休国家才是最大受益者,普通劳动者是为了弥补养老金缺口,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首先,要通过媒体解释清楚缺口的由来,一则因为现收现付制的模式,二是老龄人口的激增,而不是劳动者先期缴纳的养老保险金被用到不正当之处了。事实上,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如果不能实施退休改革的方案,就会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所以长远来看,延迟退休是必然的趋势,关键是要研究能让大多数劳动者容易接纳的方案。其次,在养老金缴费与领取方面要越来越公平。

(二)保证延迟退休人员待遇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扩展参保缴费覆盖面,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三十年以后可能会出现劳动力严重不足的情况,当前体力劳动者的缺乏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因此,推迟退休年龄不仅为了减轻社会养老能力的不足,也与将来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吻合。从经济、社会、人口等理论角度研究表明:对当前的退休制度进行改革已不可避免。因此,很多国家都对退休制度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延迟退休保证延迟退休人员的利益是能否改革成功的关键,也关系到改革的公信力。

(三)完善外部环境的策略

许多人对于延迟退休的反对,主要是认为该项政策是因养老金的缺口而不得已实施的,还有就是老年人和年轻人就业机会的矛盾,但是事实上,这些并非是改革的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1.从养老保险制度出发完善,延迟退休的策略

如果要延迟退休年龄,必须要考虑对延迟退休的人在养老金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因为选择延迟退休的除了极少数愿意做事业之外,很多人是由于有一定的经济压力。通过养老金金额上的差距,体现出对延迟退休者的认可,是完善外部环境的主要内容。

2.保障延迟退休教师权益,转换养老金模式

我国目前劳动者都是以缴纳养老保险金的方式,完成养老金的积累,而缴纳的钱一般从个人工资里按比例扣取,所以这种方式可以看做是先收后付的方式,会计上称为收付实现制。但是,养老金要积累到退休之后劳动者才能领取,所以,养老金又具有基金积累的特点。

由于在职劳动者不能领取养老金,退休的人才可以领取。所以事实上,我国的养老金制度是现在缴费的人给现在已退休的人支付养老金,不是严格的基金积累,是统账结合的现收现付模式。这种模式实行一定时间后,会给政府造成支付压力,也会对后续劳动者养老金的给付产生金融风险。

[1]张丽.推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经济,2014(2).

[2]李薇.高校女性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3]万琼华.传统性别分工的现实存在与高校女教师的应对[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3).

[4]张瑜,白永秀.地区经济增长与女性人力资本关系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G718.5

A

1673-0046(2016)7-0062-02

猜你喜欢

退休年龄养老金弹性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您的退休养老金足以养老吗?
发达国家实际退休年龄男64女63
中国退休年龄制度中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