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贵州部分订补

2016-02-13曲艳秋

铜仁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曲艳秋

( 贵州师范大学 图书馆,贵州 贵阳550025)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贵州部分订补

曲艳秋

(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编,中华书局1985年出版,所收地方志比较完备,其中贵州方志共141种。该书在著录方面存在一些疏误和遗漏,现就其中的贵州方志部分进行订误补遗。

关键词: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贵州地方志;订补

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1](以下简称《联目》),共著录全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一百九十个单位所收藏的地方志八千二百余种,为我们了解和认识中国地方志的出版、收藏情况提供了便利,也为读者充分利用历代方志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但受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该书在著录中也存在疏误和遗漏之处。本文根据目前可查阅的资料,如张新民所著的《贵州地方志考稿》[2],金恩辉,胡述兆合著的《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3]等文献和资料,分析《联目》贵州部分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订改补充。

一、订误

《联目》所著贵州地方志的疏误之处主要表现在纂者姓名著录错误,方志卷数著录错误,方志版本年限错误及修纂者表述不严谨等方面,现就所发现的疏误之处逐条加以订正。

(一)纂者姓名著录订误

《联目》812页著[民国]清镇县志稿……卢爱兹修,杨永寿等纂。

[订正]《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36册影印该志,《序五》末题:“民国三十六年丁亥孟秋邑人杨永焘筱培甫谨识”。[4]36-461《联目》将“杨永焘”误著为“杨永寿”,故纂者项应改为“杨永焘等纂”。

《联目》817页著[民国]三合县志略四十四卷,许用权修,胡嵩纂。

[订正]据《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20册影印《三合县志略·自序》篇末云:“胡翯羽高甫草序於寿宁园之自得堂。”[4]20-440可见,《联目》所著“胡嵩”之名有误。著者项应改为“许用权修,胡翯纂”。

《联目》809页著[咸丰]兴义府志……(清)张瑛修。

[订正]据《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28册影印《咸丰兴义府志·修辑衔名》[4]28-9,纂修者为兴义知府张锳。故《联目》所著“瑛”字有误,应改为“(清)张锳修”。

《联目》809页著[光绪]兴义府志……(清)佘厚墉纂修。

[订正]据《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29册影印光绪《兴义府志》卷端题:“岳阳余厚墉辑”[4]29-303。故《联目》所著“佘厚墉”有误,应改为“(清)余厚墉纂修”。

《联目》818页著[民国]水城县志草稿,(民)赵瑞远纂。

[订正]据《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14册影印民国《水城县志草稿·说明》载:“水城县志草稿,民国十七年郡人赵端远撰……”[4]14-601,联目所著“赵瑞远”之名有误,应改为“(民)赵端远纂”。

《联目》815页著[民国]麻将县志二十三卷,拓泽忠修,周恭寿、熊维飞纂。

[订正]据《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18册影印民国《麻将县志·纂辑衔名》,分纂者有贵州省政府咨议兼文献征集馆采访“熊继飞”[4]18-322。可见《联目》所著“熊维飞”之名有误,应更正为“熊继飞”。

(二)卷数著录订误

《联目》816页著[民国]都匀县志稿,二十二卷,首一卷。

[订正]据《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23册影印民国《都匀县志稿·总目》,注明该志第二十二卷“此卷未刊”,“此卷嗣出”[4]23-6。故该志实际只有二十一卷,首一卷。

《联目》806页著[道光]仁怀直隶厅志,八卷。……清道光二十一年刻本。

[订正]据《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39册影印道光《仁怀直隶厅志》目录及正文[4]39-5,该志实际上共有二十卷。故《联目》所著“八卷”有误。

(三)版本年限著录订误

《联目》804页著[乾隆]黔南识略三十二卷……清乾隆十四年(1749)修,二十七年(1847)刻本。

[订正]1847年为道光二十七年。《联目》此处表述不严谨,故应著录为“清乾隆十四年(1749)修,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本”。

《联目》813页著[民国]开阳县志稿……民国二十八年(1939)铅印本。

[订正]据《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38册影印民国《开阳县志稿·吴鼎昌序》称“民国二十八年,省府以解君幼莹权开阳县篆。乃创议续修县志,为施政之资。集邑中贤彦,从事编纂,时逾半载,初稿厘成。二十九年,欧君先哲继宰是邑,复筹资付印,欧君以县志刊行”[4]38-315,可见该志实际刊行时间为民国二十九年。故《联目》著该志版本项应更正为“民国二十九年(1940)铅印本。”

《联目》816页著[道光]广顺州志……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

[订正]据《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27册影印道光《广顺州志·凡例》末条云:“是书采葺于道光乙巳,中间以台回籍,复稽时日,今春刻于邗上。事因创始,间有疑闻,途路载遥,迳速成之,难免脱漏,阅者谅之。道光二十七年四月既望皖城金台识”[4]27-370。可见[道光]广顺州志实际上为清道光二十七年刻本,故《联目》著该志版本项应改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本”。

《联目》818页著郎岱县访稿八卷……民国二十六年(1937)稿本。

[订正]《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15册影印该志,其中所载一九六六年贵州省图书馆《郎岱县访稿》复制说明,记载“《郎岱县访稿》,民国二十五年葛咏谷等采访,未编纂现据安顺县图书馆藏稿本编为八卷复制。”[4]15-391据此可见,民国郎岱县访稿实际为民国二十五年(1936)稿本。

《联目》808页著[民国]沿河县志……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

[订正]《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45册影印民国《沿河县志·序》云:“竭数年心力……兹编纂就绪记成十八卷十二目都二十余万言……余幸逢时会爰就所感而为之序,时民国三十二年七月也。”[4]45-563又凡例云:“本志事实断至民国三十二年……。”[4]45-564可见《联目》所著该志版本项“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有误,应更正为:“民国三十二年(1943)铅印本”。

《联目》805页著[民国]桐梓县志……四十九卷,李世祚修,尤海龙纂。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

[订正]据《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37册影印民国《桐梓县志》民国十八年十二月毛光翔《序》曰:“于今冬全功告蒇,赵君携稿至省。”可见该志民国十八年仅成书,尚未刊印。又赵元隽《序》:“庚午春初,急事整理……隽又协同汉初处长,以庄园长昕夕校雠对读,全文订正,字句丹铅。涂抹不厌求详,居诸几易,而全书始出版”。[4]37-3此处“庚午”年为民国十九年。故《联目》所著该志版本项应更正为:“民国十九年(1930)铅印本”。

《联目》811页著[光绪]黔西州续志六卷,清白建鋆修……清光绪十年(1884)重印本。

[订正]该志为光绪十年刻本,而非重印本,故《联目》著该志版本项应改为“清光绪十年(1884)刻本”。

(四)修纂者表述不严谨

《联目》816页著[民国]贵定县志稿不分卷,(清)贵定县采访处纂。

[订正]“贵定县采访处纂”前冠年代应是民国,故该志著者项应改为“(民国)贵定县采访处纂”。

《联目》804页著[乾隆]黔南识略三十二卷,(清)爱必达纂修。

[订正]查是志为(清)爱必达、张凤孙修撰。《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5册影印乾隆《黔南识略》卷端题“贵州巡抚长白爱必达撰”,[4]5-353原序称“……张凤孙芟烦摘要稍加诠次,名曰‘黔南识略’”。[4]5-347故《联目》著该志著者项目应改为(清)爱必达,张凤孙修撰。

《联目》812页著[民国]清镇县志稿……卢爱兹修,杨永寿等纂。

[订正]据《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36册影印民国《清镇县志稿》“分任”名单,是志“鉴定”者为卢爱兹、胡搏九。“督修”者为方中、李大光、龙在深。“纂修”者为杨永焘、黄理中等等。[4]36-463故该志著者项“卢爱兹修”说法不准确,应著录为“卢爱兹、方中等修”。

《联目》812页著[光绪]镇宁州志八卷,(清)李昶元纂修。

[订正]据《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44册影印光绪《镇宁州志·修辑衔名》[4]44-264,可知该志修纂者除总修纂者李昶元外,另有唐立堃、彭钰等人协纂、统修。故该志著者项应著录为“(清)李昶元、唐立堃等纂修”。

《联目》812页著[民国]镇宁县志……胡翯纂修。

[订正]据《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44册影印民国《镇宁县志·编纂委员会委员职员一览表》[4]44-357,可知该志编纂者还有饶燮乾、高维嵩等人。故《联目》此处著者项应著录为“胡翯、饶燮乾等纂修”。

《联目》813页著[民国]开阳县志稿……欧先哲修,钟景贤纂。

[订正]据《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38册影印民国《开阳县志稿·编纂委员会委员姓名表》[4]38-318,可知该志编纂者除欧先哲、钟景贤外,另有解幼莹等人。故《联目》此处著者项应著录为:“欧先哲修,钟景贤等纂”。

《联目》815页著[民国]麻将县志二十三卷,拓泽忠修,周恭寿、熊维飞纂。

[订正]据《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18册影印民国《麻将县志·纂辑衔名》[4]18-322,该志修志者除拓泽忠外,另有王圣培、周铭新等人。纂者除周恭寿、熊继飞外,另有梁时宪、万大章等人。故该志著者项应改为“拓泽忠、王圣培等修,周恭寿、熊继飞等纂”。

《联目》807页著[嘉靖]思南府志八卷,(明)钟添纂修。

[订正]据《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43册影印嘉靖《思南府志·卷一》首页题:“郡博郧西钟添纂次,郡人西麓田秋删定,郡守新安洪价校正。”[4]43-487故《联目》所著该志著者项应改为:“(明)钟添纂,田秋删定,洪价校正。”

《联目》808页著[民国]德江县志三卷,张礼纲修,田广心纂。

[订正]据《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47册影印民国《德江县志》修纂者名单[4]47-321,纂修者有黎民怡、田广心、王三捷等人。故《联目》所著该志著者项应改为“张礼纲修,黎民怡、田广心等纂。”

《联目》806页著[咸丰]正安新志八卷,(清)朱百谷纂修。

[订正]据《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40册影印咸丰《正安新志·纂辑衔名》[4]40-121,该志总纂者为朱百谷,纂修者为周理、段炳然。故《联目》所著该志著者项应改为:“朱百谷、周理等纂修”。

《联目》著[民国]桐梓县志四十九卷,李世祚修,尤海龙纂。

[订正]据《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第37册影印民国《桐梓县志·衔名》[4]37-14,纂辑者除尤海龙外,还有侯树涛、赵元隽等人。故该志纂者项应改为:“尤海龙、侯树涛等纂”。

二、补遗

从数量上看《联目》所收贵州地方志种数较多,共141种,也相对较全,但仍有一些贵州重要方志未被收录,现根据现有资料及研究成果进行补充。

(一)[乾隆]贵州志稿

潘文芮撰,该稿今存三卷,北京图书馆藏有乾隆间抄本、紫江存素堂抄本。一九六五年贵州省图书馆据北京图书馆藏抄本油印复制。

(二)[民国]续修安顺府志稿

黄元操、任可澄纂辑,分定稿及长编两部。稿本藏安顺档案馆及贵州省博物馆。

(三)[民国]独山县志文征志

该志编辑者不详,共两卷,抄本,藏贵州省图书馆。

(四)[嘉靖]普安州志

明高廷愉纂修。该志共十卷,明嘉靖年间刊本。一九六二年上海古籍书店据天一阁原刻本影印。

(五)[乾隆]普安州志

该志由(清)王粤麟修,曹维其、曹达等纂,共有二十六卷,清乾隆二十三年刻本。原刻本藏北京博物院,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影抄本,贵州省图书馆藏影印复制本。

(六)[光绪]普安直隶厅志

(清)曹昌祺修,覃梦榕、李燕颐纂,共二十二卷,光绪十五年刻本。该志流传较广,国内多数图书馆有藏。

(七)[康熙]思州府志

该志由(清)蒋深修纂,共八卷,清康熙六十一年刻本,除原刻本外,今还存有民国传抄本。一九六四年贵州省图书馆据南京图书馆及本馆馆藏刻本进行油印复制并作校补。

(八)[民国]车江乡志

该志修纂者不详,稿本藏贵州省档案馆。

(九)[民国]榕江郎洞分县志

民国邱竹君撰,稿本藏贵州省档案馆。

(十)[光绪]重刊清平县志

(清)段荣勋增修,孙茂姜、张时杰续辑。该志共六卷,附录二卷,依据孙茂姜所抄道光十八年旧志刻本进行拾遗补缺,于光绪七年重新刊刻,藏天津、南京、贵州等图书馆。

(十一)[万历]铜仁府志

该志为(明)陈以跃纂修,共十二卷,明万历年间刻本。藏台湾中央图书馆、日本东洋书库。

(十二)[民国]增纂玉屏县志

郑一平修,夏如宾等增纂。该志为赵沁所修乾隆《玉屏县志》的重刊本,共十卷,首一卷,附录一卷。民国三十七年铅印本,藏北京、贵州等图书馆。

(十三)[嘉靖]安化县志

方清、陈德宁等纂修,志共六卷。

(十四)[嘉庆]仁怀县草志

清禺坡纂辑,该志共两册,不分卷,抄本,藏贵州省图书馆。

(十五)[宣统]贵州地理志

该志作者不可考,共八卷,宣统二年油印本。

(十六)[嘉庆]黔史

该志由犹法贤撰,嘉庆二年成书,共四卷。

(十七)[康熙]黔书

该志为田雯撰,分上下二卷,嘉庆十三年刻本。

(十八)[嘉庆]续黔书

该志由(清)张澍撰,共八卷,光绪十五年贵阳熊氏刻本。

(十九)[嘉庆]黔记

该志由李宗昉撰,共四卷,道光十四年刻本。

(二十)民国今日之贵州

该志由京滇公路周览会贵州分会宣传部编,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

(二十一)民国炉山物产志稿

该志由毋伯平纂,共四卷,民国稿本。

(二十二)嘉庆古州杂记

该志由林溥撰,嘉庆刻本,共一卷。

(二十三)同治苗疆见闻录

该志由徐家干撰,光绪四年刻本,不分卷。

(二十四)民国天柱县志五区团防志

该志由刘中燠等修,张德培编辑,民国八年刻本,不分卷。

(二十五)民国都匀府亲辖道里册

该志纂辑者不详,民国初稿本,不分卷。

(二十六)民国惠水县乡土教材调查报告

民国张少微等撰,民国三十六年刊本,共两章。

(二十七)民国紫云县社会调查

民国刘国璋等编,民国三十四年稿本,共九章。

(二十八)嘉庆仁怀县草志

该志由禺坡纂辑,嘉庆二十一年抄本。

(二十九)民国玉屏县概况

该志由民国夏如宾等撰,民国三十七年铅印本,共一卷。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张新民.贵州地方志考稿[M].比利时:根特州立大学出版社,1992.

[3]金恩辉,胡述兆.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M].台北:汉美图书有限公司,1996.

[4]黄家服,段志鸿.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M].成都:巴蜀书社,2006.

(责任编辑张凤祥)(责任校对毛志)(英文编辑田兴斌)

Modifications and Replacements to the Guizhou’s Local Histories of The Union Catalog of Chinese Chorography

QU Yanqiu
( Library,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

Abstract:The union catalog of Chinese chorography was issued under Beijing Observator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nd published by Zhonghua Book Company in 1985. The collected local records are complete. There are 141 items of Guizhou’s local histories in the chorography. However, there are some scarcities in details. Therefore, the Guizhou’s local histories is required some modifications and replacements.

Key words:The union catalog of Chinese chorography, Guizhou’s local histories, modifications and replacements

中图分类号:Z8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39 (2016) 03-0144-05

收稿日期:2015-03-14

作者简介:曲艳秋(1987-),女,河北承德人,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