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引导浅析

2016-02-13刘文敏陈春燕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消费大学生生活

刘文敏,陈春燕

(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引导浅析

刘文敏,陈春燕

(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全球气候的变暖使我们所处的生产生活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大学生作为有文化和充满朝气的一类社会群体,其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则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他们的低碳生活方式。本文通过阐释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引导的重要意义,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现状的浅要分析,找出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存在不理想现象的原因,结合我国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并从社会媒体、学校及大学生自身方面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进行积极引导和教育。

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对策

一、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引导的必要性

生态环保这一问题,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和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培养积极健康的低碳生活方式。为了经济社会的可持发展和环境的可承受能力,最终达到减少人类破坏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程度,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这一综合素质较高的社会群体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引导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习惯的养成和持续保持。提升大学生主动形成低碳生活方式的意识,进一步推进这一高知识社会群体低碳生活方式的养成,进而推动全社会低碳生活方式的养成,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积极研究低碳生活方式的相关理论,掌握相关低碳环保技能,使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养成大学生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大学生这一社会群体属于综合素质较高的社会群体,肩负着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承载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发展的期望。增强学校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相关教育投入力度,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将低碳生活意识运用到低碳生活方式中。

二、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认知程度较低。新时期的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先进环保理念的这一社会群体,在低碳生活方式及低碳消费模式的领悟能力方面体现出了较高的认知和思想意识水平。但是,对低碳生活方式及低碳消费意识的认识仍然存在着偏差,大部分大学生将低碳生活方式仅仅理解成是一个环境保护问题,而忽略了低碳生活方式其实是一个战略性的发展问题,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学生对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程度没有达到良好的标准,低碳环保产品作为低碳生活方式中重要的物质体现,然而大学生对于绿色环保产品的标识的了解普遍不足。

(二)大学生低碳生活实践力较弱。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具有较高知识素养和接受信息能力的一类人群,也仅有极为少数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内容,大部分大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关于环境保护、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方式的问题和重要性知道的不多,这就明确揭示了我国大学生缺少必要的环境保护及低碳生活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与低碳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必要的生活习惯也没有真正得以养成。低碳生活方式需要的是超越自我的一种高层次的生活方式,更倾向于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当前,低碳生活方式的行为模式在新时期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主流行为模式,我们可以从低碳生活方式的实践力角度来看,然而,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方式明显与其自身综合素质没有形成正相关的趋势,低碳环保行动参与程度较低,低碳生活习惯养成的助推力不够强大。

(三)大学生低碳消费方式欠缺。大学生的低碳消费方式反映着大学生对物质的价值取向,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受家庭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倾向于理性消费,更注重实用性,在有限的可供支配的实用性消费中,用于上网、娱乐、追赶时尚的消费占据了很大的空间。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在消费时,理财观念欠缺,就容易出现资源分配的不合理现象。

三、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缺乏专业的低碳知识。当前,我国大学生对低碳生活意识不足,对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了解得较少,而理论的欠缺将导致低碳生活的能力的指导力不足,很难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大学生对低碳生活认识及实践能力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要求。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知识储备不足和“知”与“行”的不统一,是导致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偏差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低碳生活方式相关知识的传递,加强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方式的知识的学习和了解。

(二)学校低碳生活理论教育欠佳。当前大部分学校更加注重大学生学科专业的相关教育,而对于大学生的低碳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教育程度较低。多数学校也很少设置与低碳生活相关的选修和必修课程,与低碳环保相关的讲座活动也较少,从而使大学生获取的低碳相关知识相应减少。学校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习惯的培养已然成为当务之急,急需以相应的低碳理论知识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对低碳生活方式的养成做出一定程度的理论指导,积极开展相应的低碳环保活动。

(三)社会媒体的低碳宣传度欠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社会消费品的供应也随之丰富起来,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而社会媒体作为宣传主角,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也影响着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社会媒体对于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生活意识的宣传力度不够,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引导力不足,对其的舆论性影响也存在着欠缺。

四、提升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对策引导

(一)大学生自身要提高低碳生活意识。大学生作为校园低碳生活的主干力量,必须肩负起建设低碳校园的责任,积极主动地强化自身低碳生活方式的意识。作为青年大学生,就是要积极学习低碳生活的相关理论知识,也要注重低碳生活方式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大学生要充分意识到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是一个量变过程,其实,低碳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从我们自身做起,既能节约物质资源的消耗,又能为低碳环保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大学生要通过直接和间接的学习方式,对低碳生活方式进行探索,培养自身良好的理论学习观念,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增强自身低碳生活方式的能力。大学生还要积极树立低碳生活消费理念,倡导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既不抑制消费,也不过度消费,形成良好的低碳消费行为。只有大学生自身低碳生活意识的提高,才能为低碳生活方式打下基础,才能共同促进低碳环保这项大事业的更好完成。

(二)学校要加强低碳生活相关理论教育。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导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量和相关知识的系统结构。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对低碳生活教育的相关渗透,真正做到投身到言传身教中来。学校要充分发掘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指导作用,加强对大学生低碳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育,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低碳生活方式对自身健康发展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适当地开设以低碳生活方式为主题的选修课程,传播低碳生活理念,践行社会主义绿色发展观,将低碳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统一,达到低碳环保的最佳效果。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低碳生活知识的宣传作用,以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对低碳生活进行理论和实际的宣传。学校的校园建设以及校园的资源利用方面也要加入到低碳生活方式的引导中来,形成低碳环保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学校社团的积极作用,建立低碳环保相关的社团组织,对低碳生活方式的理念进行宣传。

(三)社会媒体要积极宣传营造低碳生活的氛围。社会媒体是政府进行舆论宣传和监督的重要途径,也是大众进行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社会媒体具有强大的信息影响力和舆论的引导力,可以在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信息传播上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对大学生进行低碳生活理念传播或营造低碳生活氛围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大学生自身具备的阶段特点,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做到宣传力度的最大发挥,从而增强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方式的关注程度。开设宣传低碳生活方式的知识板块、低碳环保知识趣味竞答、相关论坛等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网络大众传播媒介要加大对低碳生活方式的公益宣传力度,通过有效的舆论方式对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方式进行积极引导,树立健康的低碳生活理念。利用大众媒体的传播优势来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价值取向进行积极引导。

[1]刘茜.浅析大学生应如何践行低碳生活方式[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7):112-113.

[2]尚丹.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内蒙古某高校为例[D].内蒙古民族大学,2012.

[3]陈帝涛.低碳大学校园建设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2):134-135.

G645

A

1673-0046(2016)6-0089-02

猜你喜欢

消费大学生生活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40年消费流变
大学生之歌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新消费ABC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