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16-02-13周健颖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大学

周健颖

(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周健颖

(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随着我国志愿服务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的影响逐渐扩大。大学生源于提升自我能力、奉献社会的动机而提供的志愿服务,已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时间较短等原因,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学校、服务对象等层面的问题。本文将阐述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

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志愿者组织;服务对象

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蓬勃飞速发展。大学生作为志愿者群体的中坚力量,在志愿服务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积极有序地参加志愿活动,有利于大学志愿文化、和谐校园的建设。大学生志愿者体现生命价值的志愿服务,已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高效载体,将加速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然而,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也存在着一些难以忽略的问题。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探究其形成的原因,以期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法。

一、志愿者层面存在问题及原因

1.志愿者的素质或能力不足。当大学生志愿者受招募进入相应的志愿者组织后,由于时间、地点或组织本身限制,并没有接受足够且专业的志愿者服务培训或是培训机会较少。同时,志愿者本身未将自我实现与社会责任、志愿服务重要意义紧密联系,以致在参加志愿活动时,志愿者易暴露出专业素质或能力不足、服务水平较低、服务范围狭窄、服务难以持久等问题。陈艺发现,服务于图书馆的大学生志愿者并未发挥自身所长和创新思维,志愿服务内容单一,限于图书管理员的表面工作,在举办读书活动时,往往注重活动的形式与过程而未考虑意义和持续性。李壮认为,出于学习生活范围固定在高校、对社会的认知经验较浅、实际操作能力较弱等原因,大学生志愿者面对问题或突发状况时,易出现惊慌失措、服务能力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等弱点。

2.志愿者缺乏适当的沟通交流。志愿者与志愿者之间、志愿者与志愿者组织之间、志愿者与志愿服务对象之间、志愿者与外界新闻媒体之间的沟通交流,能让大学生志愿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甚至是心灵上的满足或成就感。然而,吕盼调查发现,在某个志愿活动中提供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常常来自不同的地区、学校、专业甚至班级,自我意识强烈且有主见,难以将想法与同伴分享进而交流沟通、相互帮助、展示才能。另一方面,志愿活动主办方大多只是在活动前期简单地布置任务,对志愿者提出具体的要求,而没有及时与志愿者沟通交流,关心他们的情绪想法,根据志愿者的个体差异因材安排,反而影响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和延续性。

3.志愿者易产生倦怠感。车文娜研究发现,大学生志愿者在提供志愿服务时,容易产生倦怠感。原因较为复杂:第一,当大学生遭遇与理想中或是新闻媒体报道截然不同的志愿活动或环境时,极易产生心理落差。第二,当提供志愿服务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志愿者会回避甚至拒绝继续。第三,现今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动机不同,主要是想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并且充实自己的社会经验,还有的是为了获得志愿者组织的关心,提升自己处理人际关系、升华团队氛围的能力。当志愿服务无法满足志愿者的动机和目标,长时间机械重复内容简单的任务时,容易产生失望感。第四,大学生的学习内容较多、任务较重,若因参加志愿活动的时间与学习时间冲突,或是志愿服务影响了学业成绩,志愿者往往会陷入两难,最后放弃其中一项。倦怠感易让志愿者以消极的视角看待志愿服务及其意义,出现低落情绪和负面心理状态,进而造成志愿者的逃避、流失,甚至是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4.志愿者的权益得不到切实维护。孙道明调查发现,在提供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约20%的大学生志愿者曾遭遇过或多或少的身心伤害,这反映出大学生志愿者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维护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的积极主动性。这些现象迫切需要志愿者组织、高校以及社会的关注和有效改善。

5.志愿者的服务难以坚持到底。梅霞研究发现,在大学里参加志愿活动的学生多来自低年级,较少出现高年级学生的身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开始要从精神上和生活上脱离父母学会独立,对丰富多彩的社会充满好奇,缺乏坚定的意志力,无法将参加志愿活动贯穿于大学始终;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增加,大学生会遇到关于升学、就业等选择和难题,人生重心逐渐转移,进而淡出志愿活动;最后,联系大学生志愿者和社会志愿服务需求的网络还不健全,缺乏相应且有效的管理和建设,使得大学生志愿者难以在同一个志愿服务项目中提供长期的服务。

二、志愿者组织层面存在问题及原因

1.志愿者组织管理方式不严密。吕盼调查发现,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管理方式存在问题,首要的便是在工作规划上岗位与工作内容不对称、不合理,无法将有些专业性较强的志愿服务要求体现出来,使得招募的大学生志愿者难以将自己的专长用于志愿服务中,也不能接受提升自身能力的培训。同时,志愿者组织的评估机制也不健全,未能在志愿活动结束后进行评估程序,从而影响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动积极性和服务质量。

2.志愿者组织激励方式有效性不足。合理且完善的激励方式可以让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和权益得到充分的调动和保障。然而,高超研究发现,对大学生志愿者实施激励的前提——对志愿服务的评价,仍主要是以社会影响程度为标准。另一方面,大学对优秀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评选表彰没有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广,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的积极性。

3.志愿者组织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大学志愿者组织运行或开展活动的资金支持主要来自政府、社会以及大学本身。然而,现阶段社会对志愿服务重要性的认识还不深,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措施尚不能完全惠及志愿服务,也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带动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及个人全力资助志愿者组织。因此,能够让大学志愿者组织高速运转的经费支持还不充足,以致影响了组织志愿活动的开展,更容易让囊中羞涩的大学生志愿者踌躇不前。另一方面,大学生志愿者缺少自我营销意识,即使有些学生学过相关知识,也难以在具体场景中灵活运用。大部分志愿者都将新闻媒体当做唯一的对外宣传手段,使得志愿者组织的公关渠道有限,不利于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长效发展。

三、学校层面存在问题及原因

1.关于志愿服务的教育较为薄弱。大学生大部分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极少有机会了解关爱他人和提供志愿服务的意义。在大学阶段,即使设置了社会实践内容及相应的学分,但大学重视的依旧是学生的智育,未将志愿服务放入教学课程中。另外,大学对志愿服务、志愿者精神以及志愿文化的宣传力度不足,造成大学生志愿力量的流失。

2.大学内部相关交流沟通缺乏。随着志愿服务的兴起和个体志愿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志愿服务中。但是,由于大学较少统一规划志愿资源,未创设面向全校师生的交流沟通渠道,大学生志愿者主要依靠宣传海报、小范围的QQ群及微信群进行交流,导致很多大学生想要获得最新最全的志愿服务信息而没有渠道,也不能与其他大学生志愿者交流分享参加志愿活动的经验和心得。最后,往往会出现志愿服务的实际需要与大学生志愿者的综合能力不相符的状况。

四、服务对象层面存在问题及原因

1.服务对象对志愿者存在错误认识。服务对象对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存在疑虑。李壮研究发现,多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志愿服务对象对他人的不信任较强,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他人的帮助和关心。同时,大学生志愿者本身的年龄给服务对象以“做事不牢靠”的刻板印象,使得志愿者在提供志愿服务时无法取得服务对象的足够信任,从而影响了志愿服务的质量。

2.服务岗位的安排不合理。梅霞研究发现,在一些由政府部门组织发起的大型志愿服务项目中,进行对接的服务单位仅仅简单地按照人数或者具体情况将大学生志愿者分到不同的岗位上,很少能按照志愿者的所学专业、志愿经历、志愿动机分配服务工作,真正能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层岗位很少分到志愿者。同时,由于大学生的特殊情况,一年中最长的集中提供志愿服务的时间也仅仅是寒、暑假的2—3个月,不少服务单位出于节约人力资源的考虑而分派给志愿者简单的工作,没有真正去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让大学生志愿者们只能自己学习、自己成长。

[1]彭明华.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长效机制探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28(7):16-18.

[2]陈艺.开展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新思路[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119-121.

[3]李壮.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D].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4]吕盼.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问题与对策[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孙道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感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6]车文娜.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倦怠的小组工作介入——以J校志愿者为例[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7]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76-377.

[8]梅霞.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相关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9]高超.抚顺市高校志愿者组织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0]周燕.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1]汪娜娜.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管理模式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D].安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G645

A

1673-0046(2016)6-0080-02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大学
志愿者
“留白”是个大学问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