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景观建设的路径研究

2016-02-13张伟宁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城镇河北省城镇化

张伟宁

(河北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700)

[区域规划与发展]

河北省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景观建设的路径研究

张伟宁

(河北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700)

2014年3月党中央召开的“两会”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注重生态基础设施和宜居生态工程建设。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河北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近年逐渐增快,城市化水平的增长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经济的发展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如唐山、邯郸等以开采矿产为经济支柱的地区,对生态环境、地域特色等方面的破坏和影响极为严重。

新型城镇化;地域性景观;生态

一、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为城乡一体、城乡统筹、节能集约、产城互动、和谐发展、生态宜居,使大、中、小城市及城镇、新型农村协调发展,共同进步。过去的城镇化较为粗放,重视发展速度而看轻质量效益;如今的新型城镇化品质较高,旨在提高城市文化、公共服务,打造适宜人群居住的新型环境。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为不以牺牲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发展农业,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国内、外生态景观设计现状和趋势

在国外,RobertC、MartinK等人的《Availabilityof 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and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toearthwormsinurbansoils》研究发现: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第二届和第三届生态城市国际会议都通过了国际生态城市重建计划,其中,提出了指导各国建设生态城市的具体行动计划,联合国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成为后来生态城市理论发展的基础。

在国内,2014年3月“两会”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这是中央颁布实施的第一个城镇化规划,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最终形成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郭娅琪在《新型城镇化进程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证实:快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生态环境具有破坏作用,而生态景观建设为生态恢复作出积极的贡献。现阶段地域性景观设计成为近年来城市景观设计发展的研究热点,而新型城镇化与景观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作为一个全新的发展观被人们所认可。目前,二者和谐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方兴未艾,针对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中地域性的生态景观的研究相对较少。

三、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对生态景观建设造成的问题

目前,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发展,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上生态景观的建设途径,已取得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受行政区经济影响,河北省的城市发展仍各自为政,导致城市定位不准,从而使区域内部协调发展的矛盾进一步加重,乡村的发展定位依然是自给自足,使其受到很大的制约。区域内的城市发展目标雷同,导致城市经济结构相似,城市间的联系不紧密,难以融合。行业和企业之间缺乏分工与协作,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城乡定位不准、产业不衔接,导致城乡生态环境脱离了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城乡生态不耦合,城市间呈摊大饼式无限蔓延发展,致使耕作区、水域等生态功能面积逐渐缩小,极大地破坏了河流等生态廊道,严重阻断了水系的循环、植物的生长、土地的呼吸,尤其生态流的转换。同时,城乡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缺乏足够的资金对发展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废渣等进行有效治理,生态环境的建设无从谈起,导致城乡生态不耦合,生态文明建设滞后。

1.不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现阶段,许多发展中的新型城镇将目光更多地关注在了房屋的建造、道路的修整以及城镇居民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上,而忽视了生态方向上的建设,比如城镇园林绿化的设计、城镇建设所用材料的节能环保的考虑等。很多地方的新型城镇化中的园林绿化建设都是为了迎合建筑、道路、公共活动空间等方面,形式上比较单一,园林绿化树种也不够丰富,这样很难打造田园风光式的新型城镇。然而,很多城镇存在的时间是很长的,拥有或多或少本地区的原有珍贵资源,比如原有的古树名木、原有的河流湖泊等,而许多新型城镇建设的过程中都忽略了这些自有的资源,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

*基金项目:河北省2014年度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项目,课题名称:河北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域性景观生态文明策略研究(编号SZ141301)

2.缺乏生态环保的意识

目前的新型城镇建设过程中,人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生态景观建设的内涵,所以出现了很多打着生态文明景观建设的标语,却没有真正予以落实的现象。比如有很多地区完全没有生态环保设施的建设,景观的设计也没有与自身文化、风俗等特点相结合,一味地模仿发达城市的景观设计方式与方法。比如:盲目引进国外的绿化植物,导致有些苗木完全不能适应环境而死亡,还有些绿化树种对本土绿化造成生态入侵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但是,这样缺乏生态环保意识,不经过前期考察与植物的研究,盲目追求外来树种或者昂贵树种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是违背生态景观建设原则的。

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生态景观建设的策略初探

1.加强新城镇生态景观建设的意识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增加生态景观的建设首先要求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加以规范引领,放弃传统式的、急于求成并出效果的园林景观建设方式,力求将新型城镇中的景观建设符合全国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打造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可持续性的景观。其次,需要进行全国范围的宣传,对于新型城镇的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激发群众自发性地参与进来,主动遵守生态景观建设的规范要求,带动市民养成良好的生活观和人生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生态景观建设的良好氛围。在新型城镇生态景观建设的过程中,同样要注重青少年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规范学生一代树立建设生态景观的意识,自觉保护已有的新型生态园林,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习惯。同时,也要加大社会的宣传力度,力求人人能够参与到新型城镇的生态景观建设中来,通过宣传以生态景观建设为中心的新型城镇特色,调动新型城镇基层干部和广大居民的积极性,改变强制性的建设生态园林绿化景观,充分发挥百姓的能动性。

2.制定规章制度,加强新型城镇生态景观建设的制度保障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生态景观建设首先需要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相关的政府部门在制定法规体系的时候,需要注重生态景观的建设,适当地从财政上、土地资源上向生态景观建设上给予支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将土地进行合理的划分,设计好生态景观的功能分区,响应国家对于环保方面的政策性要求,合理调整新型城镇的产业结构,将生态景观建设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浪费,使用绿色环保低成本的景观设施和施工工艺,在此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景观。其次,制定严格的保护环境制度。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首度被写入五年规划,成为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十个任务目标之一。所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制定一套严格的节能环保政策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最后,建立生态环保景观建设机制。这种机制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生态景观建设成本,恰当处理生态景观建设与经济、市场等方面的发展关系,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样有利于新型城镇中生态景观建设与社会生活、经济等相结合,最终使不同地区的新型城镇生态景观建设目的一致、和谐发展。

3.整体统一、特征明确的领土景观

生态景观的建设要保护地域范围内领土景观的典型性和完整性,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利用领土景观生态文明的特征要素去改善环境,塑造人类使用的空间类型,从而使改善生态文明的行为与领土相融合。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河北省领土景观的发展目标是场地间要和谐,不要有天际线上突然出现不合群的构筑物的情况,也不要有在一片安静环境中出现交通噪音的情况。绿色的公共空间不是孤立的,也不是自我封闭的实体,而是要伸向周边道路的,在场地中能看到周边优美的景色及远处的山峰。在建设生态景观的过程中,要抓住主题特色,使其他组成部分与生态景观的整体风格相一致,避免出现风格繁杂各异的空间设计。总之,整体性领土景观中的各要素之间要有共同的特征,从而体现领土的特色。

4.展现个性、表达创新的区域特征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城乡生态不耦合,生态文明建设滞后,而景观生态文明存在的基础是自然环境,其特征是地域存在意义的外在体现。生态景观设计力求在不破坏原有领土景观的基础上促进发展,支撑区域范围的生态文明系统平衡。同时,生态文明景观设计通过关注人们的生活痕迹以及场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延续历史生活的文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地模仿发达城市的建设,有些元素是不适合本地特色的,在引进外来元素之前要做各个方面的调查,避免资源的浪费。另外,在生态景观建设的过程中,要突出当地的文化、民俗等,展现个性元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设计。河北省的生态文明景观要通过打造属于河北省本时代的景观,来体现河北省的整体特性,挖掘河北省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的特色,加强个性,从而促进区域优势。

[1]闫东彬,王金营.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1):4960-4966.

[2]李艳庆,李艳静.河北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镇机构改革路径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77-79.

[3]康勇,陈丽华.浅议小城镇景观生态规划——以北京市韩村河为例[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5):61-64.

[4]张丽琴,陈烈.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12):84-91.

[5]李志威.关于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选择及发展策略[J].中国外资,2014(1):76.

F29

A

1673-0046(2016)6-0011-02

猜你喜欢

城镇河北省城镇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河北省
文化边城镇远
人口与就业
家乡的城镇化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