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现代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2016-02-13陈常捷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仪器设备实验室

陈常捷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教学发展中心,福建 福州 350202)

探析现代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陈常捷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教学发展中心,福建福州350202)

高等院校的实验室是高校师生进行实验活动以及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决定着高等院校中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否得到有效实施,建设与管理的水准将直接影响到社会需求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建设与管理实验室的工作也成为高等院校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

高等院校的实验室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教学实验室,第二种是科学研究实验室,第三种是综合型实验室。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各大高等院校也在不断地改革,其教育观念以及办学理念都注重转向现代化素质教育,也越加重视对院校实验室的建设以及管理工作,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不断探索与研究,以求实现高校实验室的优化与整合,进而提高高校实验室的投资效益,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实验室在高校中的重要性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验教学以及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教育部在有关文件中强烈指出:各类高等院校要加强建设形式多样的实验室以及实践教学基地,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时间以及教学效果的保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各大高校的教育培养模式也有所创新,以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主要目的,注重培养能够应用于现代化生产以及现代化管理的全方位人才。高等院校不仅仅是学术的殿堂,还是建设经济的主要战场。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多数从业于各类管理工作,因此,学生自身的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管理组织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的训练同等重要。学生对毕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以及相关知识的准备多数需要在校期间完成,而不是毕业后再自行摸索。由此看来,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高校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是高等院校中至关重要以及不容忽视的教学工作。

二、当前许多高校对实验室的建设以及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

1.实验室的体制与高校对学生的培养需求不相符

现代高校教育方向注重转向素质教育,而传统的教育理念却没能得到有效的转化。当前,仍然有许多高校不能加强重视实验室以及实验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激励机制相对匮乏。对实验室的投入力度不足,导致规模较小,实验设备不齐全,实验仪器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等,造成许多实验得不到应有的效果,无法满足高校的教学需求。对实验室建设的忽视,造成了实验室发展的滞后性,对培养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开展实验科学研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管理体制无秩序,缺乏合理的调配

当前,多数高等院校的管理层人员还无法认识到实验室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加强对实验室管理的意识,只重视实验资金的投入,却轻视实验资产的有效管理,对于实验仪器设备只关心是否拥有,而忽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高等院校的实验室通常是由学校教务处主要负责管理,而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主要由学校设备科负责,由于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两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学校又无法进行宏观调控,因此时常出现不能及时购置实验仪器设备,或者所购置的设备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等现象,造成实验仪器设备的配备无法满足实验教学以及科学研究的实际需求。

3.实验室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由于院校管理层对实验教学的不够重视,以及在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实验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以及待遇福利等与普通教师存在差别对待,实验工作人员的专业学习以及培训等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难以推动高校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积极地开展工作,且无法吸收更多、更优秀的人员加入到实验队伍当中。当前,许多高校实验工作人员的职称普遍偏低,缺乏专门进行实验教学以及科学研究的教师,专职的实验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材料的购置以及管理、实验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前期准备等工作,无法胜任专业的教学工作,且通常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发挥其主动性。

4.缺乏实验资源共享

当代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主要要求是各个学科之间彼此交叉、互相渗透,促进当代人才的创新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而当前多数高等院校的实验室只针对单专业、单科目而开放,无法满足提升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的需求。单独且互相封闭的实验室,缺乏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不仅难以进行学科渗透,还促使实验教学以及科学研究的整体优势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另外,封闭式的实验室规模普遍较小,无法完成大型的实验教学任务,使实验教学以及科学研究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三、加强投入高校实验室建设以及管理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为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和谐、统筹的教育目标,加强建设以及管理高等院校实验室,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重视实验教学,转化实验理念

在科技发展相对神速的当代,高等院校应将实验室建设和专业、学科以及理论教学建设放在同一地位,实现共同建设、全面发展,从本质上转化优先理念教学的传统观念,以培养创新及综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满足当代社会积极发展的需求。因此,高等院校管理人员需做好当前实验室的调研工作以及长期发展的有效规划,重视实验教学,强化院校实验室管理部门,对实验室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力求促进高等院校的整体有效发展。

2.加大投入力度,实现统一管理

实验室的投入力度决定了建设水平的层次。高等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如设备资源以及人才技术等方面,积极有效地增强校企合作,以加大对实验室的建设投入以及管理力度。引进高端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不仅能够满足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还能保障高层次科学研究活动的有效进行,促使实验仪器设备的双重功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此外,要摆脱目前在高校实验室中我管、我占的现象,必须创新实验室管理理念,从高校整体出发,打破院校管理部门分割的现状,充分发挥出多项学科的综合优势,为培养社会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长期有效的服务。成立专门的实验室管理部门,对高校实验室以及实验仪器设备实行统一管理、合理安排以及共同使用的原则,避免设备的重复购置以及搁置所造成的浪费,并合理地分配所投入的实验资金,保障重点实验项目的优先投资。另外,可以根据实验仪器设备的功能进行全面配置,创建不同专业以及不同科目的院校级实验基地,培养全体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重新定位实验教学的方向。

3.加强建设及管理实验师资队伍

我国教委会曾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院校要重视以及加强建设院校实验师资团队。高等院校实验室水平以及效益的提升,其关键在于实验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尤其是骨干人员的自身素质。

首先,提供相应的平台,让实验室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的工作职责,选择与其相关的专业进行在职学习式的学历教育,通过进修,使自身的专业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其次,积极组织实验队伍参加科学研究工作,促使其在过程中不断地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实验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再次,定期组织与开展相关的职业培训或者与其他院校的学术交流,在沟通的过程中多吸取科学有效的建设管理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最后,高校应重视实验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以及福利待遇等方面,将实验工作人员与专任教师同等对待,有利于调动实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升其工作的热情,便于更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以及科学研究的工作。并且科学地制定教师编制,引进综合能力较高、专业知识较为丰富的人才进入实验室,对高校实验室的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全面开放资源共享平台

在现代化素质教育中,实验平台是其他任何教学模式都无法替代的,高等院校的实验室以及实验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不仅能够使投资效益得到回报,最主要的是能够满足现代科技社会的要求以及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需求,为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高校实验资源的开放,包含对校内、社会以及与其他高等院校之间的资源共享等,不仅能够为高校全体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教学以及科学研究的环境,还能促使我国高等院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其原因在于以下三点:首先,高校加强校内各个实验室相互沟通与合作,在正常开展实验教学以及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能够合理地配置以及共享院校实验资源,从而提高高等院校实验投资的回报效率;其次,加强各大高等院校之间的交流,能够促进高等院校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得到更高的发展;最后,实验平台的开放能够促使高校学生在实验教学以及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创造积极性,锻炼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

[1]杨宇科,杨开明.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0):204-206,209.

[2]周学兵,徐蕾,陈嵘徐.普通高校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2):243-245,260.

[3]苏晓旭.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精细化研究[J].现代交际,2015(6):165.

[4]聂小鹏,高雷.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4):19-20.

G718.5

A

1673-0046(2016)6-0030-02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仪器设备实验室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