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民办高职大学生生态文明自觉的培育与践行路径建构

2016-02-13刘如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民办文明院校

刘如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试论民办高职大学生生态文明自觉的培育与践行路径建构

刘如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生态文明自觉是一个将生态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化建设过程,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普及生态知识,强化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规范生态行为,倡导生态价值,繁荣生态文化。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还存在着生态文明自觉意识尚不到位、宣传内容和普及面尚不到位、主动参与的局面尚未形成等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学校通过第一课堂的教学创新、第二课堂的潜移默化、生活方式的教育引导等高起点、深层次、多角度地建构大学生生态文明自觉的教育路径。

民办高职大学生;生态文明自觉;现状;教育路径

当前,以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相协调为目的的生态文明,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也是当前和今后人类克服生存危机的必然的文化选择。生态文明自觉是一个将生态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化建设过程,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普及生态知识,强化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规范生态行为,倡导生态价值,繁荣生态文化。生态文明自觉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把“美丽中国”蓝图变为现实的重要保障。如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过程中教育、引导、养成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自觉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一个全新课题。

一、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自觉的现状分析

在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年级、性别、专业、生源地等代表性要素的基础上,笔者在建东职业技术学院范围内随机抽取部分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召开了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2份。

(一)生态忧患意识强烈但生态科学意识相对欠缺

生态忧患意识是个体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而萌生的对生存环境和前途命运的一种担忧。问卷中,“对水质不良、空气有霾、食品不安全的问题,你怎么看”,90%的大学生表示对生存环境非常担忧、期盼治理,只有10%的人表示“无所谓”或“先污染后治理”。生态科学知识是生态科学意识的前提和关键,因为大学生不仅要知道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而且要知道如何科学合理地去保护。问卷中,当问到“你知道常州正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吗?”62%的大学生回答“知道”,24%的人“有点知道”,14%的人“不知道”;当问到“田间秸秆禁止焚烧你怎么看”,45%的大学生认为“禁烧好,以免污染空气”,54%的人认为“禁烧好,但秸秆难处理”。对于“你平时能区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吗”,64%的大学生表示“能区分”,还有36%的人表示“不太清楚或不能区分”。

(二)生态责任意识清晰但生态法治意识知晓率低

民办高职大学生在主观上对生态主体意识认识是清晰的。问卷中,当问到“让河水变清、天变蓝,你认为要靠谁”,86%的大学生认为靠“政府、企业和每一个人”,仅14%的人认为靠“政府或企业”;对于“治水治气与大学生有关吗”,94%的大学生认为与自身关系密切,需要大家共同参与。问卷中,当问到“在公共场所如果你要扔垃圾身边又没有垃圾桶你怎么办”,81%的大学生表示会“把垃圾暂时带着,看见垃圾桶再扔”,19%的人表示会“将垃圾随手扔掉”。生态文明自觉的培养离不开生态法治建设,生态法治意识是约束个体生产生活的重要行为准则。问卷就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一些基本法律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高职大学生生态法律知晓率较低,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环境保护法》(11.55%),《野生动物保护法》(11.52%),《土地管理法》(10.43%),其余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森林法》等知晓率不到一成。

(三)生态消费关注安全且节约意识较强

多数大学生非常关注食品安全,喜爱绿色产品,注重节俭,主张文明用餐。对于“购买果蔬等食物时你会优先购买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吗”这一问题,受访大学生从高到低的选择依次是“会优先购买”(73%),“不太注意”(16%),“因为价格因素等不会购买”(7%),“对绿色产品不了解”(4%)。问卷中,当问到“日常生活中购买衣物等物品,你的消费习惯如何”,选择“需要了再买,尽量不囤积”的大学生占61%,“喜欢在商家促销时购买”的占11%,“讲究时尚,喜欢就买”的占28%;对于“购物时你会自带布袋或提篮等,不用塑料袋吗”,表示“经常会带”的大学生占36%,“很少带或不带”的占64%。对于“平时同学聚餐时你会考虑点菜适量、不浪费吗”,受访大学生从高到低的选择依次是“会考虑并将多余的菜肴打包”(26%),“会考虑不浪费但不打包,怕别人耻笑”(67%),“聚餐不能太抠,宁可多点菜”(7%);对于“在餐馆用餐你会拒绝一次性筷子和餐盒吗”,表示“会拒绝”的占30%,“没法选择,因为餐馆只有一次性餐具”的占35%,“不在意或不拒绝”的占35%。

二、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自觉值得关注的问题

生态文明自觉的培育和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还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调查显示,民办高职院校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自觉的宣传教育、意识提升、氛围营造和主动参与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自觉意识尚不到位

部分大学生对空气、水的质量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相当关注,生态忧患意识较强,但在生态科学知识方面比较欠缺,比如,大多数受访的大学生都赞成垃圾分类,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分。部分大学生的认知和行动还有差距,尚处于“想得好,没做到”阶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不知道,或者说是知道得不够深、不够透,还未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比如“光盘行动”,少数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所以往往容易产生困惑情绪;另一方面是大学生的环保低碳的行为习惯还没养成。

(二)生态文明宣传内容和普及面尚不到位

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受访的大学生认为平时接触到的传统或网络媒体在生态文明尤其是与大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生态知识、低碳行为方法等较为欠缺。在生态主题日前后,学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共青团组织和相关社团会通过广播、文化长廊、橱窗等载体开展生态文明公益宣传活动,而利用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新媒体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理念、营造生态文明浓厚氛围还需进一步下工夫。

(三)主动参与生态文明的局面尚未形成

无庸讳言,当前部分民办高职院校校园生态硬环境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短板”,建筑景观、公共设施在节能、绿色方面也不够突出;教学区、生活区和绿化区有关节水、节电、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物等生态文明提示及标识还不多。同时,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大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较强,但对常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并不是很关心,内心里认为这是政府的事,离自身的学习、生活较远。座谈中一些学生表示不太清楚“生态文明自觉我们怎么参与?做些什么?”如何调动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是生态文明自觉教育实践的价值指引。

三、民办高职大学生生态文明自觉的培育与践行路径建构

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自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赋予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新课题。民办高职院校必须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第一课堂的教学创新、第二课堂的潜移默化、生活方式的教育引导等高起点、深层次、多角度地建构大学生生态文明自觉的教育路径。

(一)立足第一课堂教学创新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民办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第一课堂”的主阵地作用,站在“生存”的高度,通过课堂教学创新,从不同维度、分层侧重实现培养生态文明自觉和大学生的“三观”教育无缝对接,使大学生成为具有理性生态素养的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和环境法律法规教育,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重视教育效果的生活化,使大学生能积极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要突出体现党的五代中央领导集体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精髓,使“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入耳、入脑、入心。

(二)依托第二课堂开展系列生态文明宣传活动

除思政理论课外,民办高职院校可以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生态环保公共选修课程;同时,充分利用校报、校园网、广播、微博、微信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生态理念、生态知识、环境保护法律等,深入持久地传播生态文化。有条件的民办高职院校可以尝试建立环保、生态类主题学生社团,组织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主的生态志愿者队伍,有计划地开展校园生态监护、生态宣传和生态进课堂、进宿舍、进操场等活动,促进生态文明知识普及和推广。此外,民办高职院校还要重视提升校园生态文化硬件建设水平,完善节能、节水、垃圾分类、绿化美化等环保设施,开发设立彰显校本特色的生态文化标识体系,将统一、醒目的节能、节水、节电、爱护花草树木等生态文明标识用语设置在教学区、生活区、绿化区。

(三)打造“绿色校园”,推广普及低碳生活方式

有条件的民办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绿色大学”创建活动,通过顶层设计的建章立制,倡导简约节俭生活方式,积极鼓励大学生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培养大学生健康环保的饮食习惯;倡导低碳生活,鼓励大学生选择公共交通、非机动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引导大学生购买节能、环保标志产品,推广节能灯、节水器具的使用,成立节能服务志愿小分队,深入学生宿舍普及推广节能知识和做法;在全校推行生活垃圾分类行动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提升学校跳蚤市场的功能,开展旧物交换回收,促进旧物的循环利用。

[1]刘丽红,张忠.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哲学思考[J].教育评论,2016(3).

[2]傅冀耀.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6(1).

[3]王德勋,陆林召.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

[4]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5).

G718.5

A

1673-0046(2016)6-0164-02

猜你喜欢

民办文明院校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请文明演绎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漫说文明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