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东盟民族体育赛事国际化发展的创新模式研究

2016-02-13王浩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文化交流体育赛事国际化

王浩

中国—东盟民族体育赛事国际化发展的创新模式研究

王浩

现今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地缩小,“同住地球村”的概念越来越实体化,就体育赛事而言,区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日渐频繁。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民族体育赛事的国际化就是一个现实的案例,本文就先是对其相应的发展背景进行了介绍,紧接着描述了现今中国与东盟之间民族体育赛事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这一关系的意义所在,随后介绍了国际化的创新发展途径,最后展望未来。

中国—东盟;民族体育赛事;合作交流;国际化;创新模式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6.019

体育运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青少年或是老年人,体育运动都应当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现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更加丰富,同时也带动了彼此间体育文化的沟通,就我国而言,如今与东盟之间的民族体育赛事的交流就十分频繁,眼下,民族体育赛事的国际化是国际上的一大趋势,想要跟紧这一国际趋势,就需要在原有的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巩固与创新。

1.绪论

1.1东盟

东盟(ASEAN)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由十个东南亚国家组成,包括泰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和新加坡。【1】

东盟的宗旨与目标是以平等和合作精神为原则,共同促进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文化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以给建立一个繁荣、稳定、和平的东南亚国家共同体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整个地区的和平,发展与稳定。

东盟在国际关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是众多世界大国的力量交汇处,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等世界大国在该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安防的利益追求。可以说,东盟的成立为国际关系纳入了新的元素,对国际磋商,谈判,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

1.2民族体育赛事

民族体育赛事与现今出现在广大媒体中的,被人们所熟知的普通体育赛事是不同的。由于不同的地区存在着不同的民族,多样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就产生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就会催生出极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民族体育赛事就是对于此类体育活动的一个总称。

2.中国—东盟民族体育赛事发展现状

2.1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交往

中国与东盟中各个国家之间交往联系,仅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就可看出渊远久远,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基本都认为为起始于秦始皇一统中国之后,秦始皇在岭南设置的桂林、南海和象郡,就包括现今的越南。由此看来,从古中国开始,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往来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

1991年,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交流合作正式开始。97年,中国和东盟确立成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03年,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确立。一步一步,随时代的进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不断深入。未来,我国仍将继续加强与东盟之间的合作,尤其是人文交流这一方面,增强双方间的人文来往,给双方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2.2中国与东盟的体育文化交流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民族体育文化交流,总体来讲,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恢复时期,繁荣时期,深化时期。【2】

在恢复时期,由于新中国建立初期,沟通交流的方式较为落后,且曾出现过“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的事件,使得双方的体育文化交流,在曲折中蜿蜒前行,但是这样的困境并没有阻挡民族体育文化交流的脚步,只能说在这一时期,交流正在缓慢的恢复当中。进入繁荣时期,在对已有的错误进行改正之后,国家开始大力支持与其他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对于民族体育文化的交流就在其中,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有着共同利益的发展需求,双方构建合作关系的目标十分明确,在这样的背景的推动之下,中国与东盟之间有关民族体育赛事的交流也就更加的频繁和深入,双方的交流到达了全面繁盛的时段。深化时期是在繁荣时期的基础上出现的,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中国与东盟之间伙伴关系的确立,在原有的彼此间有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国家与国家之间对于该方面的合作更加注重,加入了政府的力量使得文化融合进一步深化。

眼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有着较为充分的发展,双方交流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交流的规模也大不相同。各类民族体育赛事都在交流中有所展现,在形式上,存在着表演形式、竞技形式;还可根据组织者划分为民间自发组织的体育文化交流以及由政府主办或相关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协办的体育文化交流活动。

2.3优势与困境

优势:东盟各国位于东南亚地区,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看,东盟各国与我国接壤或者隔海相望,总体而言,位置十分接近,有利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加之交通条件的便利,使得双方沟通的阻力进一步的减少。与此同时,同为亚洲国家,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都与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着较深的渊源,文化的相似性使得中国与东盟各国可以更直接、更具体地得到彼此的文化认同感。另外,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华侨、华人最为集中求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在弘扬中国文化方面,华侨、华人可以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4】

困境:分散、各自为政,参与程度不同、不平衡的,信息的共享;随着人们对于文化交流的重视,组织交流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这一项事业,与此同时,也就出现了活动较为分散,组织人员之间各自为政的尴尬局面,无法将各方势力联合在一起。各国没有集体参加的交流活动也就导致了东盟成员国的参与程度各不相同,最终出现了现今国家间文化交流不平衡的局面。另外,在交流的过程中,还存在信息共享能力弱的情况,各国之间各自进行着对于民族体育赛事的培训与训练,导致了无法进行整体的布局规划。这些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将不利于体育文化交流事业的发展,解决问题刻不容缓。

3.中国—东盟民族体育赛事国际化发展的意义

3.1增强身体素质和精神享受

积极地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参与者身体素质的提高,增强其自身的身体免疫力,同时,对于参与体育运动的人而言,体育运动也可以作为一种娱乐活动,使得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积极地心理情绪和精神状态。因此,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民族体育赛事交流,可以有效地加强双方人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和强度,达到强身健体和积极心理建设的效果。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体育活动的参与增强了参与者的身体素质,竞技的过程中,对比赛的享受,满足了参与者在精神上的追求。

3.2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为体育产业之中的核心产品,体育赛事同时也是整个体育产业领域里最为活跃,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因素。【5】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参与者对于这项事业的关注与热衷。中国与东盟在进行民族体育赛事的交流过程中,会将双方人民对于民族体育赛事的热情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在这样的热情催动下,人们会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对于民族体育赛事的建设中,使得双方的体育事业有着进一步长足的发展。

3.3对经济的发展意义

一个具有广大关注度和认可度的体育赛事,会在举办的过程中吸引大量的不同企业的赞助。相关体育赛事的知名度越高,随之而来的各项经济收入也就也多,如企业赞助、门票收入、赛事转播收入、相关体育产品的销售收入等等。【5】这些收入可以有效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中国与东盟之间民族体育赛事的国际化发展,将会成为推动双方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基点,在赛事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附带完成拉动经济的附加效应。

3.4文化的进一步融合

眼下,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与忽视的全球趋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作为全球化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得到国家与地区的重视。在推动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各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在此,中国与东盟之间民族体育赛事的国际化,就使得双方的体育文化在比赛中,慢慢的互相渗透、融合,参与并完成着文化交流融合这一工作,是双方文化交流需求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民族体育赛事国际化的有一大文化意义。

3.5推动国家政治间的交流

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交流多种多样,经济之间的交流可以使得彼此获得自身所期待的经济利益,安防之间的交流可以使维护地区稳定,国家安全达到一个新的层次,文化的交流可以使国家对彼此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政治间的交流可以有利益相关政策的制定,对外态度的考量。因此,国家间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一方面,中国与东盟的民族体育赛事的国际化交流,是属于文化交流的一部分,而文化的交流可以进一步推动双方在政治间的沟通,加强政治间的对话,促进双方的合作与发展。

4.中国—东盟民族体育赛事国际化发展的现状与创新

4.1已有的发展现状

在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民族体育赛事国际化发展的问题上,由于双方对于这一事业的关注和大力支持,时至今日已经经营出了不俗的成绩,以广西为例,由于具有十分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广西可以说是中国与东盟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桥头堡”,近几年来,广西在紧跟中国与东盟全面深化战略合作的脚步,积极地从事于面向东盟的相关“体育外交”活动,形成了有利的体育对外交流格局,在这一方面,广西获得了我国外交部的高度评价。

据统计,自1993年起,中国与东盟之间交流的体育项目多大二十多项,不仅包括着足球、篮球、乒乓球、体操、举重等被人们广泛了解的体育项目,还包括了舞龙舞狮、抛绣球、龙舟竞渡、藤球、花炮、太极、武术等极具民族特色的民族体育赛事。民族体育赛事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使得其能够吸引到的参与者和欣赏者更加广泛,也来越多的人决定投身到民族体育赛事的事业中来。加之我国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的积极发展策略,大力发展体育比赛和合作交流的活动,积极地将东盟的民族体育赛事“请”到中国,努力将我国的民族体育赛事介绍到东盟各成员国。现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民族体育赛事国际化交流已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4.2未来的创新模式

随着中国—东盟交流的不断深化,双方的体育交流形成了全面开花的发展局势,然而这样的局势之下,仍然存在问题与阻碍,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与阻碍,在交流的模式上,双方需要进行发展与创新。

努力形成结构完善的体育交流合作格局:我国可以建立对外的合作交流中心和基地,以此为平台,来进行对外交流、体育研究、人才培养,解决分散、各自为政的不利局面。

打造精品,突出特色:市场化、品牌化是使体育能够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的选择。需找极具特色的民族体育赛事,将其打造为一个品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更深层的发展与沟通。

举办综合性的国际体育赛事:将民族体育赛事的举办集中化,共同组成一场综合性的赛事,并且提高赛事的质量与内涵,扩大赛事规模,以此推动体育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资源整合,合作发展:将有利于中国与东盟之间交流合作的资源进行归拢整合,将各项资源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行合作式的发展,超越各自为政时的缓慢成果,取得更大的成绩。

采用了创新后的发展交流模式,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民族体育赛事的国际化发展必将会更加顺畅,以更大的速度,朝着更加光明的方向发展。

5.结语

现如今,中国与东盟的体育交流已经呈现全面发展的趋势,为了加快发展速度,加深交流的深度,解决现存的阻碍与困难,双方的交流沟通模式需要进行发展与创新,在采取了创新的发展模式之后,中国与东盟的民族体育赛事的国际化发展会得到更加有力的长足发展。

[1]尹继林.中国—东盟体育赛事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1):21-24.

[2]尹继林,李乃琼.中国-东盟民族体育文化交流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5,(1):48-51.

[3]刘清早.整合体育赛事资源构建自主品牌赛事促进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发展[C].//首届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 2010:39-43.

[4]李乃琼,尹继林,秦尉富等.中国与东盟民族体育交流平台的构建与共享[J].体育文化导刊,2014,(4):32-35.

[5]邱团.中国-东盟体育赛事开发与品牌打造[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30(2):28-30.

广西教育厅高校科研一般项目(项目编号:YB2014413)。

王浩(1982.10-),男,汉族,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讲师,钦州学院体育教学部。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体育赛事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