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尔凯郭尔心理学哲学思想及其启示

2016-02-12刘邦春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基础系北京0406铜仁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铜仁554300

铜仁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存在异化心理学

刘邦春,洪 頵(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 基础系, 北京 0406;.铜仁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教育与教学研究】

克尔凯郭尔心理学哲学思想及其启示

刘邦春1,洪 頵2
( 1.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 基础系, 北京 101406;2.铜仁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摘 要:以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思想为对象,在研究主观心理学观点的基础上,深刻评判研究颇丰却缺乏反思精神的经验心理学研究倾向,用更睿智的眼光审视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未来发展。克尔凯郭尔所提出的“单一者”、批判“异化”、存在哲学的三种心理学观点,展开了一副汲取西方先进心理学思想,思考正确的存在意义、发现生命价值的新画卷,体现了西方先进心理学哲学家对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之命运的关切。

关键词:克尔凯郭尔; 单一者; 异化; 存在; 心理学

洪 頵(1963-),男,江苏海门人,教育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克尔凯郭尔的存在哲学,在本质上是探究人的主观性的心理学哲学。目前,关于克尔凯郭尔的存在哲学思想研究较多,但系统地关于克尔凯郭尔心理学哲学思想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克尔凯郭尔主观心理学研究为出发点,深刻评判研究颇丰却缺乏反思精神的经验心理学研究倾向,用更睿智的眼光审视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未来发展。

一、克尔凯郭尔哲学思想贡献

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丹麦现代存在主义哲学之父,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1]。克尔凯郭尔与宣称“上帝已死”的尼采生于同一个时代。尼采生前就已誉满天下,但克尔凯郭尔却注定要长久等待。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克尔凯郭尔的心理学哲学思想开始对人类文化悄悄地产生着深刻影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兴起,他的心理学哲学思想为文化精英们所认识,达到了可与尼采相提并论的程度。随着人类在现代化道路上走得越远,全球性或个体性的生存问题暴露得越多,他的心理学哲学思想的深刻价值就彰显得更突出。

他的思想具有丰富的启发性,对于当代哲学、宗教、心理学等诸多方面有独特的贡献。他与马克思在同一个时代,以黑格尔的逻辑体系为靶子,批判黑格尔关于存在与思维的同一性观点[2],开启了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先河,认为“一种生存的体系是不可能的”[3],揭示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的缺陷在于:不是从现实的、感知的、具体的个人出发,而是从先验的思辨法则来建构关于人存在的体系。这种哲学体系将人强行纳入自我封闭存在的体系中,禁锢了个体主观存在的生动性和独特性,现实的、活生生的个体不能得到生动展现。克尔凯郭尔以其对存在的独特性理解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哲学。即:以人为本位,以主体性为核心,主张立足于人文情怀,拒绝枯燥的体系,剔除对人生存的淡漠,将人从功利、人性幻想中彰显出来,揭示个体本真的面目,在个体反思、内在性中实现永恒,超越忧郁、焦虑、畏惧和绝望,洞见永恒的光辉,实现圆满的人生。克尔凯郭尔认为,人的善、其他价值观只有和个体的内在感受结合在一起,成为个体活生生的情绪体验时,才成为真理。人的真正主体性在于建立在孤独个体的内心感受之上,个体的内在体验就是主体性的根本。他认为反讽、焦虑、忧郁和绝望是将人抛回自己本身的四种情感。可以说,克尔凯郭尔的存在哲学思想,是真诚寻求超越人的局限的哲学,但由于在寻求超越实现途径上具有局限性,因此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虚无性。

克尔凯郭尔批判形而上学的客观性思想,主张主体性思想。他认为客观性思维将一切转化为结果,而主观性则把一切置入过程,省略结果,因此能打破形而上学固有的目的,去建构动态的人生,从人的生存的角度,认识人的全部。因此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个体的生存,是个体生存中连续的体验和使命。他的思想充满了个体与群体、主观与客观、生存与思辨的争斗。

二、克尔凯郭尔心理学哲学思想

克尔凯郭尔的全部心理学哲学思想与他的个人生活体验紧密相连,他的学术著作实际上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精神自传的性质,克尔凯郭尔本人也坦率地承认:自己所写的一切仅仅并且完全是他自己。从他的作品中可以聆听到他在各种生活情况下的内心独白和对生命的呼唤。在克尔凯郭尔短暂的生命里,出版了大量的以个人生活经历和体验为背景的著作,留下了篇幅浩瀚的日记和札记,真实地记载了自己的生活,展示了真实的心灵转变轨迹。与叔本华和尼采一样,克尔凯郭尔具有非理性倾向,强烈关注生命和人生问题,将思想观点聚焦于人的存在和人的自由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世上第一位存在主义者,实现了欧洲心理学哲学从“知识论”到“存在论”的转向[4]。

(一)“单一者”心理学哲学

克尔凯郭尔所处的时代,实利主义盛行,黑格尔思想大行其道。个体性和特殊性被当成抽象观念,个体无足轻重,被视为机器上的齿轮,是毫无个性的群体性元素,是大众社会的最小公分母,是社会体系中的片断、传媒的复制品、被消费的消费者、公共伦理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受害者或牺牲品。

克尔凯郭尔关注的中心,恰恰是无足轻重的个人及其生命。克尔凯郭尔认为,哲学研究的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个人的“存在”,哲学的起点是个人,终点是上帝,人生的道路也就是个体的天路历程。针对抹煞了个性的、具有抽象意义的“公众”概念,他提出了“单一者”(the individual)的概念,被称为“天才释放出的尖利的闪电”[5]。为此,克尔凯郭尔为其同胞甘当牛虻,刺激他们,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无知,让他们觉察人群中隐藏的危险,从而珍惜自己作为个体的独特存在。

克尔凯郭尔认为,个体的存在是“单一者”的存在,热情是由于个体意识到有限和无限之间的矛盾,是由于个体的无常与不定激发出来。个体的存在是一种不断认识自己,同时也不断面临危险的却又必须完成的任务。存在是一种思想的活力。这种思想不是去压抑而是磨练创造力的沉思。他认为,存在和思想既相互矛盾,同时又有着本质的联系,一旦个体去思考存在,个体也就消灭了存在,但由于个体思考着存在,个体才存在,因此,存在时生命的强烈颤动,是主观的敏感点[6]。

(二)批判“异化”的心理学哲学思想

德语中的“异化”(entfremdung)一词原意为“疏远、绝交”。在自我意识哲学领域,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最早引入了“异化”概念,此后,黑格尔将其纳入“绝对理念“的概念体系,将其视为一种逻辑中介和被超越的状态。

克尔凯郭尔对异化思想的批判,首先体现在对时代异化的批判,这源于他对所生活的时代与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对比与反思。法国大革命时代是充满激情的、勇于推翻一切的、富于革命精神的时代。这种革命年代人们赞成激昂的善,强烈谴责恶。而他所处的当今时代单调贫乏,缺乏激情和创造力,人们沉迷于虚假,不敢行动,不敢承担责任,造成了时代的异化。人们公开赞美善,却私下里亵渎它。克尔凯郭尔还对人的主体的异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现代社会导致了个体个性的泯灭,使个体的主体性异化为客体。比如报刊的发行,让个体产生与人群相结合的愿望,减少对与众不同的担心和焦虑。公众则发现成为有个性的个体太危险,成为复制品一样的公众成员更容易、更安全。个体缺失内在的深度,走向平庸和抽象[7]。

克尔凯郭尔还对当时科学技术的异化进行了批判。科学技术力量伟大,大多数人对科学技术态度积极乐观。但克尔凯郭尔对此表示怀疑、审慎和忧虑。克尔凯郭尔认为,科学进步,人们获得许多便利,甚至连人们的精神生活都变得容易起来。但这种简便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困难和复杂的遮蔽。人们享受科学技术便利,把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变依赖与盲从。克尔凯郭尔尤其批判当时流行的以自然科学方法研究和解决关乎道德、自由、犯罪、伦理等问题的思潮。科学时代,人类知识大幅度增加,但冷冰冰的知识对人类本身却越来不关心,造成对人类道德伦理的疏忽和缺失。在这一点上,克尔凯郭尔的思想与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给生活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批判一样敏锐与犀利。二者不同之处在于,马克思通过对生产领域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实现对科学技术的批判,而克尔凯郭尔则主要通过对盲目崇拜自然科学之风的批判,表达对科学技术的忧虑[8],这也是克尔凯郭尔对科学技术批判的局限所在。

(三)存在心理学哲学思想

克尔凯郭尔认为,哲学最主要的问题“存在”(exist)。存在的拉丁文是 ek-sistere,意思是“站到……之外”。“之外”是有待实现的各种各样可能生活的领域,是选择并实现一种可能性生活。克尔凯郭尔强调的自由,就是强调选择的无依据和不确定性。按照无个性的理性规则和公认的道德准则行事,不是自由的选择,而是像被马拉着的不自主的人,不是存在的一种方式。自由选择总是朝着一个目标的飞跃(leap),而不是偏离目标的堕落。这种飞跃,就是个体在有限的生活中实现无限可能性的过程,是不断“选择自我”与“创造自我”的过程[9]。

克尔凯郭尔对个体存在之脆弱深感惋惜。克尔凯郭尔对理性主义抱有不信任乃至敌对的情绪。克尔凯郭尔把人的问题看作是自己的问题,把人的自由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重视人的处境和人的心理问题研究,以他的血和肉来撰写他的奇文,认为主观热情就是存在,主观信仰就是存在。正如克尔凯郭尔所说,要做他那样的存在主义是“个人”,首先就需要“把眼睛从理性中挖出来”。他自己就正是那“从理性中挖出来的眼睛”,他自己那么血肉淋漓,惨不忍睹,却没有放弃对人之命运的焦切关注。

克尔凯郭尔强调主观存在的可能性。他对于可能性的论述源于对黑格尔体系的批判。在克尔凯郭尔看来,可能性是人的生活和行动所必不可少的氧气。但黑格尔并没有给真正有生命的可能性留有一点预留,剥夺了人的生活和行动所必不可少的氧气,因此黑格尔把可能性变成了不可能,因此世界变得令人窒息。而克尔凯郭尔相信,世界充满了使个体可以进行自我超越的可能性,也是个体可以摆脱诱惑的可能性。

克尔凯郭尔强调时间的主观性。他认为,时间是一种由转折组成的、不断跳跃的、不能被解释的、不连贯的生成。这种主观性的时间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永恒,是将自身转化为人的这一荒谬的时刻(moment)。因此,在克尔凯郭尔看来,未来就是个体可以感受到的未来,是个体为自己安排的可以实现的任务。

克尔凯郭尔还关注存在瞬间的主观性,认为化身的瞬间是历史的中心。这个瞬间可使个体去掉思想的概念化习惯,被想象成在真正的过去和未来的连接中的生成,但同时瞬间又把个体提高到过去和未来的水平之上,使瞬间成为时间和永恒的相遇[10]。

三、克尔凯郭尔心理学哲学思想的启示

(一)对“单一者”心理学思想的启示

现代心理学对人类不同生活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心理学的繁荣和进步显而易见,面临的危机和困境也有目共睹。究其根源,现代心理学过于强调研究对象的客观性的科学观和方法论,过度看重人作为动物、机器机械性的一面,缺乏对作为“单一者”的个体的独特性、动态性主观体验的深入关照,因此贬低了人应有的高度。

表面看来,世界范围内的心理学在实证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取得被试者同意签字后,被试的脑袋被推进冰冷的核磁共振成像(MRI)机器里进行扫描,或者被试允许心理学研究员把其大脑进行全方位的扫描和拍照,揭示脑区的运转情况。但这却并不能真实地揭示活生生个体的主观性生活体验,这需要对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尽管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接受文化影响,但是在理论层面澄清文化的内涵又谈何容易[10],这也成为长久以来困扰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心理学致力于寻求研究对象的“客观性”,大可不必将学习走迷宫的小白鼠、觅食的鸽子、分泌唾液的狗或者更高级的模仿人类动作的灵长类动物作为探索“人”的心理功能的研究对象。从动物群体样本的行为动作,到高级智能动物的行为模仿,这些“代理物种”体现了认知行为主义流派研究样本的进步和流变,但是,这些花里胡哨的“杂耍”却没有给心理学这门新科学带来任何根本上的突破。迄今为止,心理学依然没有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似乎依然停留在“原点”(zero point)。心理学这些实证的努力,看起来更像在科学迷宫里打转[11]。心理学发展看似繁花似锦,但实际上却是危机四伏,弊端严重。可以说,当今的心理学与人们心目中心理学的形象相差甚远。

由此看来,两个世纪前,洞察力深邃的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的心理学哲学思想恰好形成了对当今心理学的审判。心理学问世一百多年以来,由于过分强调心理学客观、普遍的那一部分,而忽略了对个体活生生的丰富的内心体验,忽略了个体的独特性、创造性,个体生存到的焦虑、孤独、责任,恰如“一张网漏掉了网眼”[12],心理学已经成为贬低人性、出卖人类灵魂的学科,究其根源,在于心理学在成为一门科学的过程中,有悖于人道主义原则,逐渐沦为“有罪”的学科。克尔凯郭尔的“单一者”的心理学哲学思想对于指导对个体心理、对非理性的主观心理的考察具有重要意义[13]。

(二)对“异化”心理学哲学思想的启示

克尔凯郭尔的存在心理学哲学思想为批判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令人绝望的、异化的现实提供了哲学依据,并开设具有乌托邦色彩的理想蓝图,从人本意义上探寻人类解放可能。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工具理性和科学技术不断从解放人、确认人本质的文化力量转化为束缚、统治人的异化力量。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充满了社会危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存在一定的欺骗性,资本主义社会在精神文化方面对人具有奴役、控制和异化倾向。克尔凯郭尔对“异化”思想的批判,与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有共同之处。他们都敏锐地捕捉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怀着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切来思考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看到了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独立于人的外在的强大力量,人在科学技术面前变得更加渺小、单一。二者不同之处在如下:马克思用辩证的、历史的眼光,在特定的社会制度下历史性地揭示科学技术产生消极影响的根源,认为科学技术本身是消极的,产生消极影响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克尔凯郭尔主要是批判当时科学万能论,批判当时的自然科学崇拜之风,表达科学技术给人们日常生活影响的担忧。克尔凯郭尔缺乏马克思关照问题的社会历史视野,不能从社会制度的角度考察科学技术产生消极影响的根源,而是就科学技术本身提出批判,是一种悲观的论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4]。由此看来,克尔凯郭尔提出的科学技术批判视角与马克思的批判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相互补充和映照。尽管克尔凯郭尔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在理论上具有乌托邦和救赎的色彩,但亦体现了西方进步心理学家以改造、拯救资本主义异化为手段,以突破现代资本主义文化困境和完善人的精神世界为追求目标,表达了西方先进心理学哲学家对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之命运的关切,表明了西方先进心理学哲学家对资本主义异化社会开展批判展的人本主义立场。

(三)对于存在心理学思想的启示

克尔凯郭尔提出对人的现实性存在的关注,对人的焦虑、烦闷、绝望等问题进行关注。产生克尔凯郭尔心理学思想的时代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于现在依然具有影响。克尔凯郭尔本人所表达的个体恐惧、绝望等苦难还没有消失,他所关注的理性和信仰的矛盾还没有消除,他所描述的人的存在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本世纪西方普遍存在的状态。他的存在心理学哲学思想,对于当今的心理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自我存在的意识,能够超越各种分离,实现自我整合。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与个体对自身的感受密切相关。个体的存在感越强、越深刻,人的意志力和对自身命运的控制力就越强,个体的创造力和责任感也就越强。个体需要接纳自我的独特性,不断督促自己,保持独立性,不要通过躲避焦虑来保护脆弱的自我,而是勇于承担责任,勇于承担自身选择的后果。因此,了解、研究、批判克尔凯郭尔的心理学哲学思想,成为当代心理学工作者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信息时代,资讯快速传播,有些青年在鉴别西方文化的过程中确实具有迷失之处,在追求生存意义、探寻生命价值的过程中发生迷茫。克尔凯郭尔存在哲学心理学,通过论证普遍性与特殊性、瞬间与永恒等既具冲突、又隐含统一的诸多问题,展开了一副汲取西方先进心理学思想,思考正确的存在意义、发现生命价值的新画卷。

参考文献:

[1]王奇.克尔凯郭尔之为“存在主义先驱”的再审视[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33,(4):65-69.

[2]李娉.“现实的个人”与“孤独的个体”——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对人的不同思考[J].理论月刊,2015,(2):23-27.

[3]Soren Kierkegaard.A Kierkegaard Anthology,edit..R.Bretall.Princeton:Pre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6:56.

[4]叶秀山.欧洲哲学论从“知识论”到“认识论”的“转向”[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1,(1):5-12.

[5]尼尔斯.杨,开普伦.天才射放出的尖利的闪电-克尔凯郭尔的简介.转引自克尔凯郭尔.克尔凯郭尔文集(第二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

[6]刘慧姝.克尔凯郭尔生存论思想解析[J].哲学动态,2012,(6):56-60.

[7]刘慧姝.论克尔凯郭尔对现代性社会的文化批判[J].学术研究,2012,(7):147-150.

[8]李娉.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的异化思想比较[J].理论探索,2014,(5):38-42.

[9]周书俊.克尔凯郭尔的理性偏转与个体主义[J].哲学动态,2012,(6):51-55.

[10]Valsiner,J.The Oxford Handbook of culture and psycholog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3.

[11] [挪]Sven Hroar Klempe.克尔凯郭尔与现代心理学[M].刘邦春,主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8-9.

[12]谢舜.“存在”的局限及其超越-评克尔凯郭尔对人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1989,(4):77-80.

[13]孙希佳.论克尔凯郭尔“个体”哲学及其当代意义[J].求索,2012,(2):105-107.

[14]李娉.马克思与克尔凯郭尔对科学技术的差异性批判[J].理论探索,2014,(5):16-19.

(责任编辑 王小聪)(责任校对 赖 全)(英文编辑 田兴斌)

The Enlightenment of Kiekeggard’s Psychological Philosophy Views

LIU Bangchun1, HONG Jun2
( 1.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Equipment Institute, Beijing 101406, China;2.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Guizhou 554300, China )

Abstract: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study of subjective psychology and takes philosophic thinking of Kiekeggard as object to criticize the research trend of fruitfulness but lack of the spirit of reflection on empirical psychology, so that a wiser perspective will be used to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sychology.The psychological views of the Individual, the Alienation, and the Existenzphilosophie from Kiekeggard open a new picture, from which the advanced modern western psychology will be learned and used by other people, the correct way of existence value will be pondered over, and the value of life will be found.Therefore,it embodies the concern of the western progressive psychological philosophers on the fate of the people in the modern western society.

Key words:Kiekeggard, individual, alieanation, eixistance, psychology

中图分类号:B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39 (2016) 02-0174-05

收稿日期:2015-07-12

作者简介:刘邦春(1975-),女,山东东平人,心理学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理论心理学,和平心理学与军事心理学。

猜你喜欢

存在异化心理学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从异化看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设想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怀疑与存在: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
浅析笛卡尔之“上帝”观
微信圈子的“存在”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