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

2016-02-12刘淑琴

图书馆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互联网+图书馆

刘淑琴

(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

刘淑琴

(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一种全新模式,“互联网+”对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地影响。图书馆是现代社会知识储备和传播的重要基地。当前,国内很多地区的图书馆集中存在着利用率不高、推广范围狭窄等问题,急需利用“互联网+”的全新模式做好推广。

图书馆互联网+阅读推广策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概念应运而生。作为一种互联网全新的发展模式,“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现代社会生产、经济发展和民众的日常生活,也给图书馆的知识信息存储、传播带来巨大的影响。

图书馆是书籍和各类知识信息的集散地,也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图书馆都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和价值。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公众用于阅读的时间被大大缩短,“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新常态,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功能受到了极大地限制。“互联网+”模式的出现,对于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功能发挥是一个全新的契机。如何更为有效地运用“互联网+”策略,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1 “互联网+”的概念及特点

1.1“互联网+”的概念

在我国,“互联网+”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12年11月举办的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由与会代表于洋提出。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传统服务都应当被互联网所改变。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互联网+”纳入其中,并提出要制定“互联网+”发展规划。同年7月,国务院制定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互联网+”模式正式在我国确立。

笔者认为,“互联网+”主要是指“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互联网+”实际上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一种全新的业态形式,虽然在理论意义上,“互联网+”无非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但是这种结合并非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产业之间实现深度融合,催生出新的业态发展形式。

1.2“互联网+”的主要特点

“互联网+”模式出现以后,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迅速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归纳起来,“互联网+”模式主要具有下列特点:一是跨界融合。顾名思义,“互联网+”的主要特点是倡导不同产业之间的跨界融合。在不同产业之间的碰撞和融合过程中,行业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将更加顺畅,新产生的业态也将兼具更多的优势和特点。二是实现创新。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充分证明了只有创新才能产生持久的驱动力。“互联网+”正是突出了创新驱动的特点,将互联网思维引入到行业发展过程之中,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三是关联发展。通过引进“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以往各个产业之间的发展鸿沟得到了有效弥合,产业之间形成了有机联系,实现了关联式发展。四是打破传统结构。“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和地缘结构,构建了更加和谐统一的新型社会结构,社会的话语权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从图书馆的发展历史来看,每一次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进步,都会带来图书馆阅读推广能力的显著提升。笔者相信,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加速发展,将实现现代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的新一轮优化。

2 图书馆阅读推广发展现状

图书馆事业是社会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图书馆事业发展,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各个城市建设高标准的公共图书馆,为社会公众提供借阅、在馆阅读、信息查询、学术讲座等,这些功能都可以在广义上称为阅读推广策略。按照推广模式进行划分,当前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包括如下几种类型:

2.1在馆阅读推广

在馆阅读推广是现阶段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类型。具体来说,在馆阅读推广活动主要有如下几项:①讲座。图书馆通过举办各类讲座,邀请专家和学者发表学术研究成果,并向社会公众介绍图书馆资源利用方式,向社会公众推广阅读。②图书推荐会。图书馆通过举办各类图书推荐会,向社会公众推荐优秀的书籍和作品,并将其列入馆藏书籍之中,进一步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效率。③优秀读者评选。图书馆通过利用本馆书籍管理系统,对一定时间段内的书籍借阅情况进行有效统计,并评选出优秀读者向社会进行公布,激发公众对阅读的热情。④阅读相关活动。除了举办与阅读直接相关的各类推广活动以外,图书馆还经常举办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如影展、雕塑展、画展等等。让社会公众到馆欣赏的同时,了解本馆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2网络阅读推广

在信息化时代,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很多社会公众的主要阅读模式。因此,很多图书馆除了采取传统的在馆阅读推广策略以外,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网络阅读推广。①网络推广。当前,很多地区的图书馆都建有自己的门户网站,用于发布最新的书籍信息,并实现与读者的信息互动交流。利用网络平台,读者之间可以便捷地分享读书心得,也可以用来进行新书的推介和发布。除了运用门户网站以外,很多图书馆还采用微信公众号、微博、QQ群等进行阅读信息的发布和推广,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②数字图书馆建设。现阶段国内部分地区的省级图书馆已经完成了数字化建设,馆藏的大量书籍、期刊等都实现了数字化。通过建设数字信息资源库,读者可以便捷地利用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便捷地实现对馆藏书籍资源的查询和阅读,从而实现了阅读的实时化,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推广模式。

2.3馆外阅读推广

馆外阅读推广是指图书馆与社会机构合作,整合社会资源所进行的阅读推广活动。通过实施馆外阅读推广活动,有效扩大阅读活动的社会影响力,提高社会公众的阅读机率,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阅读活动。这类的推广活动包括建立流动图书馆、流动书屋、社区阅览室等等。

3 图书馆如何利用“互联网+”推广阅读

3.1“互联网+”阅读推广模式的主要优势

与现有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相比,“互联网+”阅读推广模式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优势:①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通过建立基于“互联网+”的阅读推广模式,突出其便捷、快速和广覆盖的优势,将阅读推广与“互联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更低的投入获得更为良好的阅读推广效果,使阅读活动覆盖更为广泛的读者群体。通过实施“互联网+”阅读推广策略,读者更加个性化的阅读需求将得到有效满足,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也将进一步体现。②满足读者的阅读习惯。正如前文所述,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当代社会阅读者主要的阅读形式。通过实施“互联网+”阅读策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优势进行阅读推广,更加符合现代社会主流阅读群体的阅读习惯,阅读推广策略的效果也将更加理想。③有效降低阅读成本。通过实施“互联网+”的阅读推广策略,读者的阅读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一方面,读者在有阅读需求之时可以借助互联网便捷地获取阅读信息,避免了传统阅读需要到馆借阅的往返奔波,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图书馆通过对馆藏资源的有效整合,可以为读者提供一部分免费的电子书籍,也可以降低读者阅读的成本。

3.2如何构建“互联网+”阅读推广策略

笔者认为,图书馆运用“互联网+”实施阅读推广,可以采取如下措施:①培养“互联网+”的阅读思维。图书馆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读者“互联网+”的阅读思维。在传统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中集中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阅读者都是策略传播和推广的被动接受者,很难主动选择接受或者参与到阅读推广活动的过程中。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应当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优势,与读者进行广泛沟通、交流和互动,了解读者的兴趣点和实际需求,根据读者的需求设计阅读推广计划和策略,引导读者树立“互联网+”式的阅读思维。②建设高质量的阅读服务平台。虽然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公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显著变化,数字化阅读成为了主要趋势。但是,社会公众对于阅读的需求和兴趣没有变化,依然还会通过图书馆满足阅读的要求。目前,手机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了阅读的主要载体,因此图书馆应当建立更加高质量的数字化信息阅读平台,增加手机移动终端与阅读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流,充分整合线上与线下的各种资源,利用信息化阅读平台实现全方位的新型阅读体验。由于信息化阅读平台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因此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阅读平台,集中向读者推送阅读资源、视频资源、音频资源等等,并要借助信息平台与读者开展实时的信息交流、沟通和互动。图书馆通过运用信息化阅读平台实施阅读推广策略,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优势,将会极大地提高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让阅读者获得更加个性化和优质的阅读体验。③利用“互联网+”对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对于各类图书馆来说,传统阅读推广活动的效果评价缺乏科学性,往往都是根据借阅书籍的数量、读者人数、领导视察数量、宣传资料发放数量等等若干指标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标准和依据,而对于阅读推广活动在培养社会公众阅读兴趣、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的作用等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具体。通过引入“互联网+”模式,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实施效果可以得到全面系统的检验。通过运用“互联网+”模式,图书馆可以对阅读推广的前期投入成本进行精确核算,包括人力、物力、时间等的成本投入。此外,利用“互联网+”模式,图书馆还可以全面准确地对读者接受阅读的效果进行评价,建立读者阅读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单位时间到馆借阅人数、借阅书籍数量、电子信息资源的访问利用率、读者学术科研成果和数量等,这些指标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加以统计和考量。除了对上述两个重要的指标进行测评以外,图书馆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模式,对读者进行阶段性和实时化的问卷调查,包括阅读体验、满意度、阅读需求等,并将其作为阅读推广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

总而言之,在“全民阅读”时代,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将愈发重要,图书馆给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阅读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水平息息相关。“互联网+”是对图书馆传统的知识储存传播功能的有效强化,将进一步培养社会公众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知识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降低阅读成本,提高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有效性,进而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进而获得知识和精神享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1]张兴旺,李晨晖.当图书馆遇上“互联网+”[J].图书与情报,2015(4):63-64.

[2]姜继业,张黎.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研究与对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9):39-40.

刘淑琴女,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与管理。

G252

(2016-02-18;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互联网+图书馆
努力给社会公众求证事情的真相——以金华晚报《求证》栏目为例
图书馆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试论社会公众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的领域和方式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