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专业建设的难点与路径选择
——以黄淮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2016-02-12

天中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实训转型专业

赵 健

(黄淮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专业建设的难点与路径选择
——以黄淮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赵健

(黄淮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 要:地方高校现有专业建设中,由于存在专业设置论证不充分、培养目标不准确、专业能力培养体系不完整及培养条件欠缺等问题,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为实现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在专业建设方面必须认清专业建设的难点,重新定位专业建设目标,完善专业建设规划,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体系,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实习实训指导,加大专业带头人和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需求对接;服务地方

2014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国家教育部规划要在地方本科院校中建设一批应用技术大学。1998年以后新建的公办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和本科独立学院等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是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重点,这类院校更应明确发展方向[1]。这类院校应通过产教融合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构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教育培养体系。黄淮学院作为转型发展较早的院校之一,已全面进入转型发展时期。在这一进程中,如何培养“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又接受系统技能训练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特别是产业链高端的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包括黄淮学院在内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人才培养的目标。要实现这一转型目标,专业建设是核心和突破口。下面以黄淮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试述之。

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 1999年的扩招推动了高校的快速发展,一大批原来的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新升本院校大多是地方高校,受教学资源和办学条件的制约,升格初期,大部分院校在增设专业时,选择了办学成本相对较低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其中之一。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对外贸易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从实际情况看,一方面,国贸专业设置在全国各地高校普遍开花,培养的毕业生数量供大于求;另一方面,熟练精通外贸业务的专业外贸人才又比较缺乏。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高校在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目标上存在下述问题。

(一) 专业布局缺乏长远规划

大多数地方高校在升本之初,在专业布局上往往没有形成科学认识,缺乏整体考虑长远的专业发展规划。许多专业在设置上存在着追求短期效益、急于求成等问题,缺乏对专业人才需求,尤其是当地人才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深入调查研究,在专业设置上有盲目或跟风之嫌。对于新专业的布局,也同样缺乏充分科学的论证和扎实有效的调研。上述问题对于后期的专业建设和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二)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一方面,地方高校升本后继续采取传统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上仿佛是一种“克隆版”[2],强调专业理论的体系完整性和学科体系的关联性,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视。同时,地方高校一般都是由地方专科学校合并或者重组升级而来,在师资力量、管理模式、学科建设、教学水平等方面,难以培养出高水平、高层次的研究型、理论型人才。

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虽然也强调实践教学,但存在认识不全面、重视不够等倾向。很多高校认为所谓的实践教学就是通过软件操作,让学生浅显地掌握外贸流程,诸如如何填写信用证、报关单等。在此背景下,外贸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明显不足,无法达到国贸人才培养的高质量要求。

(三) 缺乏完整的专业能力培养体系

在培养方案所构建的课程体系中,过多强调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性教学课时不足,缺乏专业能力培养的技能型课程支撑。尤其是对于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国贸专业而言,很多进出口业务等外贸活动涉及单证的缮制、国际商务谈判、海关报关、商检、外贸运输等多项实际工作,要求外贸业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是,长期以来,多数地方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大部分依附于各门课程,缺乏对专业能力要求的科学分析,各种能力培养缺乏有机统一,没有建立起能力培养目标下完整的专业能力培养体系。

(四)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能满足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

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重视技能训练的场所建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目前,尽管多数地方高校建设了功能完善的国贸实验室,但大都倾向于通过外贸软件进行模拟教学。该种方式仅仅能够满足学生对于外贸知识的低层次认识,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软件模拟训练只能让学生了解业务流程,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必须要有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完善的实习实训教学计划。但是,很多高校缺乏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这一问题在欠发达地区尤其严重。由于受当地经济发展和办学经费的制约,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往往缺乏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即使当地有一些外贸企业,出于各种原因,校企双方往往只是签个协议了事,根本谈不上安排学生集中实习。有的虽然安排了集中实习,但校企双方没能共同制定实习实训教学计划,也缺乏实习实训教材或实习实训手册。

(五) 双师型教师不足

地方高校近年来受教学评估和学校升格的驱动,在引进教师中出现唯学历现象。从事国际贸易教学的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学校来,到学校去”,没有经过专业实践的历练,缺乏实践能力,知识是从书本到书本,教学是从课堂到课堂,他们的学历层次固然较高,但普遍没有在外贸行业第一线从事工作的经历。这些老师对于外贸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大都停留在教材的粗略介绍上,缺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性知识积累,满足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近几年部分院校出台了一些鼓励教师参加实践锻炼和挂职锻炼的政策,但由于教学、科研工作量考核等因素影响,执行的实际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六) 缺乏对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

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涉外性很强,扎实流利的外语交际能力是外贸业务人员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在当前很多高校的外贸类人才培养中,对外语能力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主要表现为,外语课时分配较少,口语锻炼不足。在外贸专业课程教学中,多使用中文授课,缺乏双语课程支撑。而且,学生缺乏运用英语口语进行外贸操作的训练,专业英语词汇的掌握程度更是不容乐观。

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的难点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中必须实现“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三对接”,做到学以致用。地方高校要适应转型发展的要求,必须认真审视转型发展背景下专业建设的新要求,突破专业建设的瓶颈,加强专业建设。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难点在于以下三方面。

(一) 制定以应用技能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本科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是学校培养人才、指导本科教学的制度性文件。为了加强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构建突出办学定位与特色且适应社会需求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就需要制定符合经济社会需要和人才培养实际的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首先应以人才培养方案的转变为主要载体,在应用型本科培养方案制定中,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统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突出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实现从重视学科和理论教学的传统模式向重视实践、技能的应用型模式转变。

目前,许多地方高校都在探索转型发展的路径,尤其是在专业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从黄淮学院的实践来看,制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本科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起点,也是难点。要实现从学科体系培养为主转向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转变,必须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体系。

(二) 立体化、系统化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

高等学校课程及其相应的教学环节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课程质量是一个学校师资队伍水平、教学过程、学生质量等方面的综合反映。高校教学最终要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因此课程转型是地方高校能否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几乎所有的地方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课程建设,可实际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是进行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资源不仅指教科书,也绝不仅仅限于学校内的各种资源。它涉及学生学习与生活环境中所有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达到课程目标和实现教育目的的教育资源,它弥散在学校内外的方方面面。课程资源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现在部分地方高校在开展课程建设中存在以局部建设代替整体建设,以及课程资源开发“拢堆”的现象。要使所有开发的课程资源以教学大纲统领下的立体化、系统化的整体达到彼此支持、彼此印证、相互协调统一,是专业建设的难点之一。

(三)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校企合作培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强调动手能力的专业,实训环节显得尤为重要[3]。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全面提高综合能力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场所,而且是教师一线锻炼和从事科研工作的重要平台。地方高校近几年通过教学评估,大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校内模拟实习平台,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差距较大。据调查,许多地方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但是运行情况不甚理想。主要表现在学生无法全程参与到外贸业务中,无法得到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而且没有形成校内教师与基地指导教师合作指导的教学模式,更谈不上校内教师与基地教师按照实习大纲共同开发实习实训教材或指导手册。

现在许多地方高校的本科专业在学制上实行“3+1”,将最后一年作为实习实训教学时间,如果不解决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校企合作指导等方面的问题,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校企合作指导成为地方高校转型和专业建设的又一难点。

三、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 更新观念,重构顶层设计是专业建设的前提

地方高校要适应转型发展的要求,在专业建设上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通过不断研究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对专业建设的新要求,重新进行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紧紧围绕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地方支柱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外贸专门人才的需求,增强学生的职业和社会适应性,以保证专业建设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持续发展。

黄淮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适应转型发展的需要,组织专业教师学习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及专业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等,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广泛邀请行业、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专家、兄弟院校的同行论证专业建设的有关问题,保证专业建设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持续性。

(二)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4]。专业建设必须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这不仅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也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所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充分开展社会需求调查与专业岗位分析,确定岗位所包含的实际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工作过程完整性、任务重要程度、学时分配合理性和教学组织可操作性,根据认知及专业能力形成规律,按外贸领域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能力培养的递进关系,确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

(三) 开发与建设立体化、系统化的课程资源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完成后,课程教学必须有立体化、系统化的课程资源。黄淮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根据《黄淮学院课程资源开发质量标准》的要求,首批选择了四门课程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每位教师提供任何一项资源,必须在课程教学团队会议上说明其目的、作用,对课程包含知识和能力的支撑作用等,课程教学队伍所有教师的讨论形成一致意见才能进入资源库,避免出现“拢堆”现象,使所开发的资源成为立体化、系统化的课程资源。

(四)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的突破口

教育的吸引力首先是对教师的吸引力[5],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更是整个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教师是专业建设的主体,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都需要通过师资队伍来完成。从高校转型发展的视角来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专业转型的突破口。黄淮学院积极鼓励教师到外贸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以便积累外贸第一线工作实践经验;在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同时,也鼓励教师参加相关职业资格培训师的考试;同时,学校优先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学科教师、特色专业以及新设专业教师和应用型专业教师外出进修,增强教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

同时,学校重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课程的设置,通过提高课时比例等措施,鼓励教师加强外语学习,积极承担双语课程的授课。国贸专业课程英语化教学的加强,使得学生能够掌握运用英语进行单证缮制、外贸报关、商检等沟通交流的技巧,提高学生从事外贸业务实际能力。

(五) 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是专业建设的关键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必须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路子,因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校企合作培养成为关键环节。考虑到学校所在地区的外贸业务相对较少且业务层次相对较低,黄淮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采取了分地域、分层次建设方案,目前已经建设了1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其中有2个位于省内中心城市,有3个位于东部发达地区。在安排学生实习时,专业见习和基础项目在当地实习实训基地完成,对于表现突出、专业喜爱程度高、愿意在本专业发展的学生,根据成绩和表现,推荐到省内中心城市实习实训基地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实习实训基地接受更高层次的专业实习实训。这样一来,不仅满足了教学需要,也给学生一个不断发展提升的动态空间。

在每一个实习实训基地,黄淮学院都派教师配合企业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目前正在与多个企业联合开展实践教材或实践教学指导手册的开发工作,逐步实现各个专业岗位能力培养的科学化、规范化,将学生实习实训真正提升为有目的、有组织、有标准的教学活动。

(六) 鼓励科学研究是专业建设的助推器

科学研究是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的助推器。在这方面,黄淮学院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重视学科研究,通过学科研究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二是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专业特色的研究、创新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素质与能力、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等研究,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三是强化校企合作研究,通过校企合作研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黄淮学院大力营造学术氛围,支持和鼓励全校教师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工作。学校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教育教学研究和横向项目研究的资助力度,这些措施都为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专业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孟庆国,曹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与内涵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3(18):68―71.

[2]李爱军,李国梁.试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与课程设计[J].天中学刊,2010(5):53―55.

[3]王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3):1―2.

[4]魏杰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0):161―163.

[5]瞿立新.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路径的研究与实践——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6):25―27.

〔责任编辑 朱占青〕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261(2016)02-0132-04

收稿日期:2015-06-07

基金项目:2014河南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SJGLX324);2015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52400410039);2015年河南省社科联、省经团联调研课题(SKL-2015-3151)

作者简介:赵健(1977―),女,河南新野人,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实训转型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