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老龄事业发展的南昌特色

2016-02-11

中国民政 2016年15期
关键词:老龄南昌全市

华 清

打造老龄事业发展的南昌特色

华 清

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进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推进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部署。为切实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笔者近期针对南昌老龄事业开展专题调研工作。

齐心协力推进老龄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南昌市于2002年进入人口老年型城市,目前正处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全市紧紧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总体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将老龄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壮大老龄产业、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是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升。全市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和参保率逐年上升。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待遇和社会救助保障标准逐年提高。至2015年底,全市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实现“11连增”。二是老年医疗服务不断优化。出台《南昌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低收入家庭中60周岁及以上老人和家庭整体参保的70周岁及以上老人的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全额由财政补助。三是养老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对制约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土地规划、服务用房、政府投入、医养融合等瓶颈性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至2015年底,全市建有养老服务机构630余个,老年床位19500张。四是老年教育基础得到夯实。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下发加强老年教育专项文件,建有各级老年大学(学校)81所,以市老年大学为龙头,以县(区)老年大学为依托,以基层老年学校为基础,具有南昌特色的多层次、多学科、多学制老年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五是老年维权工作力度日益加大。市司法系统加大老年人法律援助力度,放宽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扩大法律援助事项范围,简化法律援助证明程序,做到“应援尽援”。六是老年优待政策落实到位。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老龄办等24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老年人优待工作的实施意见》,从政务服务、卫生保健、交通出行、商业服务、文体休闲、维权服务六个方面明确老年优待的具体内容。建立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七是尊老敬老助老氛围日益浓厚。形成“魅力夕阳红文体展示”“平安夏季送清凉”等本市敬老特色品牌,涌现了全国“敬老模范单位”、全国“老有所为”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八是老龄调研工作成果喜人。多篇调研文章在全国和省老龄政策调研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得多项荣誉。

南昌老龄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但还存在短板。缺乏统一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养老护理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险等政策缺失;整体工作,多属于规定动作做的好,自选动作较少;城乡养老服务不均等;信息化养老服务推进缓慢;老龄工作机制有待梳理优化;社会组织参与仍有不足等。

“三有六化”推进老龄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为了积极应对南昌老龄化形势,应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精神为指导,以市委“抢占制高点、聚焦增长极、提升首位度、共筑‘四强梦’”的战略部署为目标,进一步将全市老龄工作做得“三有六化”,即有创新、有特色、有地位,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及社会化、精品化,破解发展瓶颈,打造老龄事业发展的南昌特色。

所谓有创新,是要加强部门联动,开展老龄科学研究,做好政策创制。不断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落实支持老龄事业发展、促进医养融合的政策措施;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政策,实现政策制度的针对性、协调性、系统性,促进各种政策制度的衔接,增强政策合力。

所谓有特色,是要结合南昌实际,进一步借助老年文体群团组织,发挥老年人优良品行在家庭教育中和对社会成员的言传身教作用,发挥老年人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发挥老年人对年轻人的传帮带作用,引导老年人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工作,借助老干部工作优势,不断夯实老年教育基础,让更多的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进一步发挥南昌市中医药文化与山水环境优势,发展老年人中医药、老年旅游休闲养生产业。

所谓有地位,是要抢占制高点,提升首位度,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进一步理顺全市老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职能,加强工作队伍,不断提升全市老年教育、养老保障、老年社团等各条工作战线的工作水平,做到省内是首位、国内有地位。

规范化、标准化,是以全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成果为基础,在养老服务、医疗保障、老年教育等方面进行提升,制定符合老年人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一系列规范化、标准化政策、制度,为“十三五”工作营造良好开局。

信息化、网络化,是要结合当前信息化社会发展特点,加强对老龄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大力扶持南昌信息化养老服务中心发展,鼓励电子呼救、助行器械等老年人产品研究开发,并以此为中心,逐步实现服务网络化,让广大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社会化、精品化,是要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多方位、多角度参与老龄事业发展,尤其是在养老服务、老年教育等方面,逐步实现服务社会化、产业化、连锁化。要加强农村老年协会建设指导力度,把农村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和机构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督促家庭成员承担赡养责任,组织开展邻里互助、志愿服务,解决老年人实际生活困难问题。同时,要创精品,切切实实打造一批老龄服务的精品、亮点,引领示范,推进全市老龄事业发展。

(作者系江西省南昌市副市长)

猜你喜欢

老龄南昌全市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我在南昌 你在哪
南昌是我 南昌是你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南昌护桥记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