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2016-02-09

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长方体创设小学生

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

吉林 齐 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说的是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要让学生学好数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是直观形象思维,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如何结合小学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本文旨在通过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小培养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将使学生受益匪浅方面来谈一下个人浅见。

小学生数学兴趣

生活是知识和经验的源泉,知识是人们从长年累月的生活经验的积淀中提炼、抽象出来的产物。因此,知识都带有较强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数学知识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经过多年的数学教学和实践,我认为数学教学要精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为学生提供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尤其是小学生,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方式对他们更具吸引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方式的情境,在使用幽默的语言和趣味的游戏等问题上多下些功夫,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一、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设计教学方法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数支配,容易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学生才愿意学,主动学。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会产生厌烦感,给学生以新异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保证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例如在低、中年级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游戏进行教学,把学生对游戏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如口算、笔算接力等;在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可采取看谁解得快,看谁解法多,看谁编得又对又快(自编应用题)等办法,不仅能提起学生学习精神,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消除学习疲劳,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二、根据现实的生活情境活化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是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在备课时充分挖掘知识体系中的“生活因素”,考虑与生活实例的联系,考虑此内容可以由什么样的生活场景或问题情境呈现,做到教学内容与生活接轨,课堂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看得见,摸得着,从而加强了“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沟通,引导和培养了学生自觉地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观察和认识实际生活的意识。比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导入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小插曲:你们知道我们人体的许多有趣的比吗?头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比7,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也是1比7,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的长度比大约是1比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拳头上绕一周,就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样利用“人体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知识发现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又如在低年级教学进位加时,发现学生老是忘了把进位的1忘了加,于是我创了一个童话故事情境:话说孙悟空从天上摘来仙桃,猪八戒见了,馋得口水直流。孙悟空说想吃可以,得先做数学题,做对了才有的吃,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猪八戒有没有吃到仙桃?出示:

看到这三道错误的题,学生当时就来了兴致,你看学生看自己错误时,看不见,看别人错误一个比一个厉害。不一会儿,同学们一致认为,猪八戒不能吃到仙桃,因为他太粗心,第一题,第三题把进的1忘了加了,第二题没进位却加了1。趁此,给予他们教育,能不能向猪八戒学习,做个粗心的孩子?大家一致说:不能!果真,在后面的练习中发现。孩子们一个个特认真.那天的作业效果也很好。

由于创新源于问题,问题生于情境,要使学生能提出好的问题,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来启发学生思考。在上述片断中,我将数学教学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童话故事”中,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趣味横生,产生探奇觅胜的求知欲,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教学活动

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数学课应是活动课,通过多开展数学活动,丰富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树立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数学课应尽量为学生创设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能交流地学习数学和学习数学地交流。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设计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给每组学生提供6个长方形硬纸板,让每一组学生糊一个长方体纸盒。学生在挑选纸板糊纸盒的时候,就会体验到只有相对的两个长方体硬纸板大小相等、形状相同,才能糊成长方体纸盒,从而对长方体面的特征产生感性认识。第二次,让学生利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让学生在插框架的过程中,体验到只有把12根木条分成3组,在相同方向上有4根长短相等的木条才能插成长方体框架。从而对长方体棱的特征产生了感性认识。再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教师的提炼,学生对长方体的特征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手脑达到有机的结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生活素材的挖掘,教学活动的体验,都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我们教师切忌课堂“无味”而高压学生,应尽最大的努力,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从而达到轻松愉快、乐于学习的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吉林省永吉县黄榆乡九年制学校)

齐杰(1964-),男,黄榆乡九年制学校,大专,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长方体创设小学生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抓不变量巧解题
我是小学生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