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构建

2016-02-09李晓丽赛罕区乌兰察布东路办事处瑞光社区服务站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19期
关键词:中医学目标专业

李晓丽赛罕区乌兰察布东路办事处瑞光社区服务站,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浅谈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构建

李晓丽
赛罕区乌兰察布东路办事处瑞光社区服务站,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行业对中医学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实现中医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构建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实现中医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中医医学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该文以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构建目标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构建路径,旨在为我国中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素质结构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the requirements of various trades in society for the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professionals is higher and higher,in this background,how to further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ionals is the issue that we must considerate,and constructing the cultivation management mod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ional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m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field.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s the construction route of cultivation managementmod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ionals in order to lay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field in China from the construction goal of cultivationmanagementmod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professionals.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major;Talent cultivationmodel;Quality structure

构建和创新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是在以培养目标的引导下,不断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教学结构模式,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使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从而实现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框架的活动。在中医学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若想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必须实现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构建,为中医学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1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构建目标、原则

与其他行业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医学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升,现阶段中医学领域对人才的总体目标是具备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构建,应当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使命。

1.1人才培养的管理目标

现阶段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引导下,通过将中医教育与管理的有效结合,实现学生能力、学生各方面素质以及个体知识的有效融合,从而使广大中医学专业的大学生成为集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中医学人才。这种教学目标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它能够使广大大学生在今后的就业岗位上能够胜任教学、科研、医疗、管理等多岗位的需求,还能够使学生在零磨合的基础下,迅速融入到工作岗位上,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1]。

1.2人才培养管理目标的构建依据

首先,这种人才培养目标管理模式的转变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科学的发展,我们迎来了医学领域的新纪元。在这种大背景下,传统的医学模式已经发生改变,逐步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模式的转变前提下,我国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应当发生变化,特别是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目标的构建。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中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打造综合性和型创新型中医学人才,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路径。其次,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构建人才管理目标[2]。中医学领域若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做到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做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再次,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是符合现代化、符合世界需要的。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国际交流的开展越来越广泛,而中医药作为人类医学发展中的一部分,也已经成为了社会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医学的传统色彩非常浓厚,它能够将时代性与传统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代表我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走向国际化。而我国的中医学能否走向世界的根本立足点就在于大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最后,现代中医学教育的现状要求我们构建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管理目标。目前,我国中医教育还在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采用的是封闭型、重复型的教学模式。不仅如此,受古老的哲学观念以及思维模式的影响,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医学知识的时候,往往将其学习方法局限在多写、多背、多读上,难以对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往往缺乏必要的创新精神[3]。

1.3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构建原则

首先方向性原则,不论是做什么事情都应当有一个具体的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也应当如此。中医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构建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时候应当充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并在此基础上以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走向未来为目标,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其次,科学性原则。目标的制定必须以一定的科学标准为原则,必须符合相关的教育理念以及科学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们制定的目标同教育发展的规律相契合。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管理目标的制定,应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了解现阶段我国中医专业实际发展情况,并分析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从而实现科学有效地制定。除此之外,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构建,还必须以当地医疗保健和服务模式的期望为标准,在充分考虑当地科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做到统筹兼顾,科学分析、详细研究,将相应的人才培养管理目标制定出来。最后,模式的构建还必须以基础性和终身性的有机结合为原则。终身教育对于广大中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医专业博大精深,内涵非常丰富,短期内的教育根本就难以帮助学生全方位了解中医知识,然而,如果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终生学习意识就能够使大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以及工作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方式方法来深入探讨中医的奥秘,从而实现自己的成长。正因如此,在制定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目标的时候,我们应当在注重强调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还应当进一步提高学生自我完善的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到与时俱进[4]。

2 构建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的路径

2.1实现改革,推行卓越中医师教育培养计划

随着中医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现阶段我国已经形成了数量较多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以及综合实力较强的研究基地,这对培养中医专业大学来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迫切的需要应用型、创新型的中医人才,因此,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我们应当依据教育部引导,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打造应用型中医人才培养工作基础,并充分发挥我国各基地对培养中医专业人才的技术优势,瞄准国际医疗前沿,创建现代化中医名医成才的新路径。具体来说,改革应当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应当注重实践创新,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构建卓越中医师人才培养新模式。其次,充分利用任务导向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法,将一些先进的医学案例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再次,创新招生机制,多途径引进各种人才,打造新型的人才培养平台。最后,创新教学管理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实习活动,了解医师的身份以及工作内容。

2.2实现从课堂到临床的全方位教育改革

从课堂到临床的全方位教育改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相关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而在实现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我们应当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从学制设置方面来说。中医专业应当建立硕博贯通的五年新学制。这种做法能够实现整体优化、分段培养,切实提高广大中医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在第二学年度实施中期考核制度,以达到将那些优秀学生选拔出来,使其进入博士学习阶段的目的。而对于那些没有完成中期考核的学生,可以继续停留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进行学习,学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硕士论文答辩,通过者授予其专业的硕士学位证书,没有通过的人则颁发结业证书。这种做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广大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对自身的未来发展给予一个良好的规划。其次,从招生选拔工作角度来看。招生工作是为中医学专业提供优秀生源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可以建立多元化的学生选拔机制,通过这一选拔机制将那些学习优秀的、具有医师道德标准的学生选拔出来,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真正地为广大民众服务。除此之外,还应当逐步建立开放式的、适应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遴选体系。最后从培养模式方面来看,笔者认为可以实现三段式培养新体系。第一阶段,时间为一学年,该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基础训练,在训练期间对学生进行轮番训练,训练内容包括临床教学内容等。这种做法改变了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模式,以临床医学教学为切入点,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第二阶段为强化阶段,持续时间为一年。在这一学年里,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不断强化专业知识,提升学生技能,还可以实现24 h医院值班制度,了解中医院的运行基本情况,督促学生熟练地掌握各项诊疗技能,树立科学合理的中医临床思维。最后阶段为名师指导阶段。通过上述两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中医诊疗技能,并对中医院的日常运行体制有一个了深入的了解,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甚至还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设立了第三阶段。该阶段的设立遵循了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实现了名校与名校的联合培养,学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选择那些优秀的学生到国外进行深造或是到其他平行院校进行深造,深造时间不少于一年,通过这种名师指导使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5]。上述几个阶段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内容上的连续性,需要在落实学制的时候,给予高度的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科学的衔接。

2.3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机制

科学的考核机制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来说具有积极意义。在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机制的时候,教师应当同学生运用QQ、微信等多媒体平台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对考核机制的需求,并借此机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实现考核机制的科学建立。笔者认为考核机制的建立不应当局限在传统的、单一的考试卷考核方式上,应当实现考核模式的多元化,传统的试卷考核,会给学生带来一种错误的学习理念,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我们应当将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情况以及实习情况等诸多情况,引入到考核机制评价体系当中,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评价,借此来改变学生以往落后的中医学习观念,使学生深刻的明白,中医学习并不仅仅需要背就可以了,它需要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不断积累与中医相关的知识,并做到不断地创新,积极主动地参与实习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6]。

2.4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传统中医学专业中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沿用的依旧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支笔、一块黑板、一本书就是课堂上的所有教具。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兴趣很难得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难以得到提升。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成绩不仅不会提高,还有可能出现下降的现象。为此笔者认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例如可以应用案例教学法,将一些中医学治疗的案例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大家,使大家能够熟练应用中医学知识。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水平的提高,网络逐步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当中,中医学教育也不例外。教师可以通过开设中医学相关微博的形式,潜移默化使学生了解中医学的相关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将《伤寒论辩证理论与临床实践》等微课程上传到QQ平台上,打破以往教学模式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自由、更加方便。

3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中医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也逐步增加,希望其在具备扎实的中医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够具备较高水平的职业技能,才能够实现中医学专业人才能力的提升。但我们也应当意识到,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需要中医学专业的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

[1]王晓戎,盛红,王义祁,等.三年制高专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医教育,2011(5):66-68.

[2]王栋梁.从学术继承角度探索我校中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

[3]焦楠.中医学专业长学制培养目标的分析与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4]周立,徐国成,李磊,杨永刚.论中医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管理目标模式的构建[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1(4): 61-62.

[5]周立,李磊,徐国成,等.中医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构建[J].中医教育,2006(6):4-7.

[6]闵文,顾垚.独立学院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药学教育,2015(1):5-8,17.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of Cultivation Management Mod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ionals

LIXiao-li
Ruiguang Community Service Station,Saihan DistrictWulanchabu East Road Office,Hohhot,InnerMongolia,010010 China

R19

A

1672-5654(2016)07(a)-0133-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19.133

李晓丽(1979.12-),女,内蒙古达拉特旗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诊疗工作。

2016-04-07)

猜你喜欢

中医学目标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中医学对痛的论述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