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拉理论下的苏南家庭农场形成因素分析

2016-02-06郭儒鹏葛佳烨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苏南地区农场农民

郭儒鹏,葛佳烨

(1.江南大学法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2.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



推拉理论下的苏南家庭农场形成因素分析

郭儒鹏1,葛佳烨2

(1.江南大学法学院,江苏无锡214122;2.江南大学商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家庭农场是基于我国国情而选择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在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国家政策层面、社会发展、农民自身因素3个方面分析了推动苏南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因素,试图为其他发展家庭农场的地区提供理论借鉴。

家庭农场 规模 因素

近年来,随着社会整体的改革和转型,农业的发展模式也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创造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力度,构建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被明确提出,并连续在2014、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各有侧重的进行了发展方向的引导[1]。苏南作为农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已经对家庭农场发展的模式进行了较早的探索,在近年来政策的鼓励下农场的数量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急剧增长。该文试图从“推—拉”两大方向的几个作用因素来分析促使苏南地区家庭农场快速形成的原因,以期为全国发展家庭农场的地区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1 拉力:政策层面的引导

国家政策的支持自然是家庭农场能够大力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文件提出要鼓励发展家庭农场以后,各省及地方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文件。例如,2013年6月,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积极稳妥发展家庭农场的通知》,明确发展家庭农场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提出要按照“积极稳妥、示范引导、强化服务、务求实效”的指导思想,指导各地抓好各项重点工作,为家庭农场发展创造条件。无锡市在2013年《关于金融支持无锡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若干意见》中特别强调了要加大对有市场、有竞争力、带动主导产业发展的农村经济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代表的农村经济主体,加大对规模化经营、具有成长优势、信用资质高的农业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信贷支持。南京市为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积极引导家庭农场健康发展,于2014年出台了《南京市示范性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办法指出南京市地区示范农场的认定标准,进一步规范了家庭农场的制度建设。同时,南京市给予“家庭农场”一定的资金扶持,凡符合条件的可承担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申请相关扶持资金,凡被认定为“示范性家庭农场”的,在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业产业化、农业标准化等方面,可得到相应奖励和补贴。可见,国家层面对家庭农场的引导和肯定,以及相应的具体促发政策的出台成为拉动苏南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2 推力:农业发展的内生需求

随着中国农业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农产品价格受国内市场以及国际市场影响颇深,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传统的分散的小规模农业发展模式导致农民势单力薄,既没有识别市场发展需求的能力,也没有和市场谈判议价的能力。因此,在这样的农产品市场化发展大背景下,当农村内的“农民”作为一种职业在现代农业发展的浪潮中不再以自给自足为中心而成为家庭中的主要经济支柱时,扩大农业发展规模、发展专业化、集约化农业成为农民内心的渴望,这种内生的需求推动农民进一步发展升级现有的农业经营模式—家庭农场。

3 推力:农村社会结构再分化下的环境支撑

苏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着中国农业社会繁荣富庶的一面。新中国成立以来,苏南地区在农业发展模式上的探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1],改革开放以来,在新兴政策的鼓励下,苏南地区积极发展并探索出来一条极具特色的道路,成为全国经济社会的发达地区,但是,人多地少这一现实困境也导致当地传统的农业生产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与此同时,苏南地区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也让农村相当一部分劳动力抛弃了农业投入了其他行业,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土地被抛荒闲置,再加上近年来土地流转制度的松动,这些条件正好使农民具备了扩大经营规模的可能,也为推动家庭农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推动苏南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农民自身3个方面,既有外部政策条件的拉力,也有农村社会再分化和农民内心想要改变的推力,在这样推拉结合的过程中,家庭农场的产生也就成为了必然。这种模式的产生,既符合了我国传统的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生产模式,也顺应了社会变革发展的大趋势,相信在这种模式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中能过为我国农业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 高强,刘同山,孔祥智.家庭农场的制度解析:特征、发生机制.经济学家,2013,(06):49~56

[2] 于水,谢逢春. 苏南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的调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13~18

猜你喜欢

苏南地区农场农民
国土空间治理视角下苏南地区农用地生态修复分区
农场假期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农场
苏南地区商业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一号农场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
苏南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经济效益分析
丰收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