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大潮下山区县域农特产品电商发展对策研究*
—以江西省修水县为例

2016-02-06谢奉军田思佳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修水县特产品电子商务

谢奉军,田思佳

(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  330063)



“互联网+”大潮下山区县域农特产品电商发展对策研究*
—以江西省修水县为例

谢奉军,田思佳

(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63)

“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与传统产业为契机相结合,使互联网思维深度融合于经济会各领域之中,催化市场由本地化向国际化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当前“互联网+”经济新形态的迅猛发展,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为农特产品电子商务提供了平台。文章针对目前县域农特产品电子商务水平发展现状,结合实际调研情况,分析了修水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修水县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互联网+” 电子商务 农特产品

1 山区县域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必要性

1.1 “互联网+”大潮下农村经济做大做强的平台

近年来,“互联网+”思维跳出行业的范畴,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成为了拉动国民经济的大引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产品流通扁平化、产品交易方式公平化、信息对称的透明化优势,使其成为了未来农特产品流通的重要发展方向[1]。各级政府积极主动将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三农”的重要举措,让更多的山区县域感到了电子商务带来的商机,电商发展呈现了出新的态势。不少县域开始有组织地构建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培养引进电子商务人才,通过淘宝网、京东等电商平台把农特产品卖到全国各地,电子商务为县域农特产品提供了更高更广的平台。

1.2 有利于拓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当今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是通过利用互联网营造一个生态链,将销售者,消费者购买两端有机结合起来。电子商务商业模式也呈现出了商家入驻电商平台、传统商超供货销售、本地自有门户网站等新型方式,涌现出了淘宝、京东、一号店、顺丰优选等具有代表性的电商企业,其广泛采用“产地 + 平台 + 消费者”的模式,电商公司与供应产地达成供应协议,消费者直接通过电商购买到来自产地的新鲜农特产品。通过发展农特产品电子商务有效削减了中介环节,降低了成本,丰富了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同时还增加了消费者购买途径,让消费者和生产者直接对接,第一时间购买到新鲜农特产品,经济方便快捷[2]。

1.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推动力

山区县域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电子商务,可以加快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鼓励地方自主创业,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店家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丰富产品种类,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品牌形象。因此在“互联网+”的经济新形态下,发展农特产品电子商务是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也正成为农特产品发展的强大引擎。

2 修水县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基础与现状

2.1 农特产品资源丰富

修水县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农业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传统产业基础良好,同时积极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着重打造当地特色农产品。其中桑蚕、茶叶和菊花作为修水县主要特色农特产品,经济发展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除了线下实体店销售,也依托电商平台实现线上销售。同时涌现出宁红茶、白茶、双井绿茶、梅山、土蜂蜜、逸家、山谷花开等一批农副产品特色品牌,拥有宁红集团、大椿绿茗茶厂、飞翔达茶叶公司、绿色乡里养蜂合作社、花儿实业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壮大的龙头企业。

2.2 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不断涌现

近年来修水县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初现端倪,开始探索出比传统销售模式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营销模式。根据实地调研得出数据:当前修水县电子商务企业有130余家,35家规模以上企业,其中B2B类型企业15家,B2C类型企业12家,B2B兼B2C企业8家。全县基于淘宝、天猫、京东、阿里巴巴等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多数电商企业入驻达星电商创业园,同时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政策支持创建达星电商创业园,吸引培育电商企业入驻,对电商从事人员给予专业培训,提高电子商务操作水平,营造良好的电商发展环境。

2.3 快递物流发展充分

修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河上游,江西、湖南和湖北3省中心,先天的区位优势加上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修水县具有良好的物流快递业发展基础。修水现有的物流产业园于2011年开始建设,已经成功入驻了圆通速递、韵达快递、百世汇通、申通快递等29家知名物流快递公司。物流园以市场信息为基础、将运输、仓储、配送、包装、信息处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的服务了全县及周边县市的物流需求。

3 修水县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电子商务意识不高

修水县作为山区县,其城镇化水平偏低,城乡一体化试点尚处于探索阶段。县内大部分传统商贸企业对电子商务认知不足,有些农民甚至对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性还存在质疑,因此传统产业应用电子商务程度低,应用范围狭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造价值的潜力还有待开发。当前全县虽然已经涌现出一批电子商务企业,但普遍存在规模小、技术弱等问题,并且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3.2 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不完善

由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盛行,农产品生产呈现出分散化,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求。加上单个农户能力有限,很难有效把握和预测市场的需求信息,在交易中无法掌握主动性。同时由于农产品缺乏统一要求管理和验收标准,使得质量上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加上缺少品牌化建设,使得农特产品在市场上影响力不足。

3.3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来源不足

该县地处偏僻山区,人口呈现“空心化”趋势,缺乏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电商意识薄弱,年龄结构分布不合理,年轻劳动力不足。因此让更多优秀的电商人才回到农村创业、将“互联网+”大潮下的机遇和农特产品的资源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建成一个良好的生态体系将是当前农特产品电子商务面临的一大挑战。

3.4 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电子商务投融资环境有待改善,当前农特产品电子商务主要局限在易存储的农副产品上。因为目前农村物流仍处于起步阶段,无法有效解决生鲜类农副产品的冷链物流问题。所以在此阶段,各大电商平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农村物流系统的建设上。

4 修水县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4.1 完善与农特产品电子商务配套的物流体系

通过打造修水县物流产业园,完善健全物流运输体系,园区按照集聚发展、辐射带动、层级拓展的原则,通过县城总部—乡镇办事处—村加盟点的形式、不断延伸触角,通过引进申通、韵达等快递龙头企业进农村,着力加快在各村建设打通电子商务进农村“最后一公里”,集发货取货、物流信息服务等于一体的物流服务网点,搭建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坚实的物流硬件设施和信息平台。修水县应促进物流业转型升级,减低物流成本,全面覆盖配送范围,提高物流配送时效、提升物流业综合服务水平和整体效率。结合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充分发挥现有各乡镇商贸中心、良塘五大专业市场、宏宇、瑞雪等连锁超市企业、配送中心的销售配送作用,完善推进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支撑体系。并且促进生鲜冷链物流业的发展,为农特产品创造无菌、新鲜、安全的配送环境,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使季节性和易腐性的农特产品及时新鲜配送到消费者手中,同时将“二维码”普及到农特产品上,用户通过扫码的方式,追踪到产品的来源、保质日期、负责人等信息。

4.2 建立一种新型的自下而上的电子商务平台

该县现阶段在自有的达星电子商务创业园基础上,建设集电子商务创业基地、孵化基地、展示厅、体验中心等为一体的电商创业园,鼓励当地居民自主创业,可为入驻企业及商户提供集办公、仓储、物流、包装、体验、培训、孵化与一体的等各项电子商务产业链服务,借助与社会第三方网络和其他社会资源,通过专业化的创业服务来集聚网商及相关电商衍生产业,促使传统销售模式转型升级。在当今“互联网+”大潮中,创业园的建设要与云数据、物联网、三维仿真与打印等现代化发展趋势结合起来,使创业园具备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同时引入强有力的投资方和高效经验的管理团队,吸引国内外优秀资源的融入。该县的农特产品企业,不仅仅依托国内有名的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如淘宝,天猫等。同时更要做大做强如山谷网、吃福网之类本土的电商平台,将电子商务、本地生活、农村创业三大主要业务有机的结合起来,提供本地生活信息同时也为产品提供更全面及时的交易信息。

4.3 打造电商综合体验中心平台

农特产品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走出去,成为该县电子商务发展新的增长热点,进行差异化推广销售,需要建设成为一站式的O2O电商综合体验中心。将特色农业、生态旅游、文化创意融合在一起,实时展示具有本地特色的农特产品,让游客现场参与品鉴、体验、购买及网上预定,将用户体验融入其中。打造生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农特产品电子商务综合体验中心、农特产品电子商务研究推广中心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电子商务样板,进行标准化的体验基地建设、实时展示电子商务特色农产品、打造农特产品推广营销中心、餐饮住宿休闲中心、完善周边娱乐配套设施,不断满足客户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4]。加强培养客户的忠诚度,建设自主独立品牌,实现生产规模的专业化,发挥品牌优势、将线上销售与实体销售有机结合起来,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的同时完善产品的售后服务[5]。并且鼓励支付机构提供基于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支付服务,形成多元化的支付体系。

4.4 加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应当通过加强农特产品信息服务与管理培训,打造建设一支高效的农特产品电商团队。首先,企业针对性地开展对农民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知识的培训活动,使农民对电子商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建立起对他们对互联网安全性的信心,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的电子商务相关毕业生来到修水创业,引进电商优秀人才,最后定期评选出县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杰出电商代表人物,给予一定的鼓励。农民作为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主力军,提高农民的电子商务信息运用能力是提高电子商务水平的关键。因此根据当前农特产品电子商务环境发展的环境,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方式,培养高级电子商务人才,促进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健康稳定的发展。

[1] 胡俊波.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研究:一个模式构想.农村经济,2011,111~113

[2] 谢丹,廖桂平,王晓乔.湖南省宁乡县农产品电子商务现状分析及建议.电子商务,2015,(1):7~7

[3] 张晨岳,冯森莲.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以浙江省德清县为例. 经济研究导刊,2014,45~47

[4] 杨少英.新昌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探讨.浙江农业科学,2014,1,(6):950~95

[5] 周海琼,任全玉,万琴.大别山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现代企业教育,2014,5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陆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格局、机理与效应研究——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例(编号:41261023);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江西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与集聚模式研究(编号13YJ18);江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昌九一体化背景下我省临空经济区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猜你喜欢

修水县特产品电子商务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吕梁创业致富带头人农特产品 走进山西扶贫产品“五进”对接承销展会
江西修水县三帝殿傩神堂
江西修水县三帝殿傩神及傩案班考述
山西面向机关、医院等 推介“扶贫”农特产品
全国革命老区首届特色手工艺品和家特产品展览会隆重举行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关于甘孜州泸定县农特产品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基本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