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旱区农业节水灌溉现状与发展趋势探析

2016-02-06谢子渊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干旱区用水节水

谢子渊

(甘肃省渭源县水务局,定西  748200)



干旱区农业节水灌溉现状与发展趋势探析

谢子渊

(甘肃省渭源县水务局,定西748200)

目前我国农业用水浪费极为严重,尤其是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而水的有效利用率仅有30%~40%,农业生产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改变人们传统的灌溉方式,用较少的水获得较高的产出效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干旱区农业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入手,对节水灌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干旱区 农业用水 节水灌溉

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日益严峻,蒸发量大、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降水量少,生态脆弱,资源型、水质型和工程型缺水并存,制约着农业的经济发展。破解干旱区水资源“瓶颈”,必须走挖潜改造的路子,大力优化用水结构,转变农业用水方式,挖掘农业节水潜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

1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

1.1 节水灌溉的理论

农业灌溉是绿色革命的一项重要内容,水作为最重要的有限资源之一,必须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我国农业灌溉已有上1 000年的历史,农田灌溉面积已近5 000万hm2。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重,传统大水漫灌的缺陷渐渐显露。节水灌溉理论的核心是在一定的水源、工程和农业技术条件下,以最少的水资源耗损量达到最优产量,把有限的水量灌到作物的关键期才能增加产量,根据作物需水量的关键期制定优化灌溉制度,是有效降雨量和地下水利用量合理平衡的进行灌区用水的灌溉方式。

1.2 节水灌溉的发展现状

节水灌溉技术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节水灌溉技术才推广开来。从喷灌技术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再到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集成组装配套,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节水农业体系[1]。干旱区灌溉方式是传统与现代灌溉技术并存的格局。既有传统的大水漫灌、浇灌、沟灌,也存在节水灌溉如滴灌。近年来,通过对干旱区开展节水建设试点工作,坚持以农业节水为重点,结合土地流转、种植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发展,转变农田灌溉方式,把以滴灌、喷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按照“统筹兼顾、连片推进,因地制宜、量水而行,突出重点、示范推广,多方参与、建管并重”的原则,采取项目倾斜、科技支撑、典型示范等措施,全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所占比重较低,现有的种植结构繁杂,灌溉方式、时间、数量要求各异和经营方式制约高效节水技术规模化的发展[2]。节水灌溉技术的适应性较低,经济效益不突出,农户投入的积极性不高,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对农作物的灌溉缺乏指导。

2 干旱区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和集约化进程加快,干旱区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实现生产集约化、产品优质化、经营产业化,推进干旱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干旱区农业经济效益,稳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以农业节水实现干旱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1)喷灌技术仍为大田农作物机械化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节能和综合利用。不同的喷灌机型有不同的优缺点,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节水灌溉技术的具体应用的潜力巨大,例如膜下滴灌技术,利用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将覆膜种植与滴灌相结合。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对作物根部以水滴方式进行水分供给,减少土壤深层渗漏造成的损失,节省经济支出和灌溉用工,实行水肥一体化工程后,将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2)地下灌溉是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尽管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应用推广速度较慢,但随着关键技术的突破,将会得到大力发展,地面灌溉输配水有低压管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农业节水灌溉将在用水总量减少的情况下逐步实现灌溉面积增加、亩均产量和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增加以及绿地植被的增加。为粮食持续丰收、农民持续增收和干旱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

(3)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水平逐渐提升,应用专家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技术资源数据库、模拟模型等技术的集成,是今后攻关的重点。通过在干旱区实行土地流转、作物统一种植,结合节水灌溉的技术,促成农业结构调整、集约化经营和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3]。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不断推广,将使干旱区沙漠边缘等不毛之地变成绿洲,在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改善干旱区的生态环境。

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的短缺,气候干燥,加强节水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刻不容缓。实践表明,在水资源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转变农田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是干旱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可以实现以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用水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 孙跃君.机械化旱作节水及旱作农业灌溉.农业科技通讯,2010,(03)

[2] 侯喜丰.实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 孙伟.中国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关键影响因素研究.东北农业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干旱区用水节水
全球主要干旱区气候变化研究综述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约洗碗用水
节水公益广告
干旱区生态修复的实践——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例
基于NDVI的干旱区绿洲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
上海建立大用水户用水实时监管制度推进城市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