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茶叶发展对策

2016-02-06陈应祝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产茶茶业茶园

杨 斌,陈应祝

(贵州省盘县农业局,六盘水  553537)



生态茶叶发展对策

杨斌,陈应祝

(贵州省盘县农业局,六盘水553537)

在茶叶的生产中,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方式比较落后,这是决定我国茶叶生产滞后的最为主要的因素。没有性质良好的种子,高山优质茶产区少之又少。文章通过对我国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生态茶叶的几点对策,仅供参考。

茶叶产业 生态化 问题 对策

1 茶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总体生产力水平较低

茶园中的工具设备老化,种植区域分散。茶叶采摘人员没有良好的组织规范,销售渠道易断裂,导致茶叶因不能及时进行采摘,出现大量的浪费。茶叶的生命比较脆弱,如果延迟采摘的时间,得到的茶叶很容易老化,不能实现茶叶的真正价值。另外,传统的茶园和工厂的设备陈旧,生产规模较小,没有形成信息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使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大打折扣。

1.2 科学技术薄弱,投入大,产出少

目前的茶叶生产中,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体系,使各个区域的茶叶生产比较分散。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种植茶叶的农户大概有1 600多万户,而生产茶叶的企业大概有7.6万家,按照这种情况来看,平均每户生产茶叶大概在50 kg左右,而每个工厂加工的茶叶只有10 t左右。这种分散的作业方式给大规模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也出现了种类多,品牌多,市场竞争力小的现象。但是,能够具备世界知名品牌的茶叶相对较少,与当前市场的发展要求相矛盾。造成了市场效益低下,限制了企业的再扩大。另外,我国的茶叶产业结构相对落后,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指导,产品的再创新意识较差,大大的降低了商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1.3 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

当前的茶业发展中,由于其种植,供应和出口各个环节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导致了茶叶的产供销严重脱节,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而产茶企业对这些部门并不重视,脱离政府部门的管理,各自执业,使整个茶业处于自由散漫的状态。即使有茶叶流通协会进行业务协调,但是由于自身的性质,对产茶企业的管理权利相当有限,导致了一些产茶企业出现了很多质量问题。另外,我国目前的茶业发展中,直接的管理部门经常更换,大大的降低了产茶效率,更为大规模的产业化增添了阻碍和压力。同时,当前的茶叶评审准则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下层机构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作为监督,从而使茶叶的质量出现了严重的差异性。在提倡绿色生态生产的当今市场,这些劣质的茶叶是不能被市场所接受的,也不符合生态发展的要求。

2 茶叶生态化发展对策

2.1 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增加有机茶园的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坚持的基本原则,要求人与自然必须达到协调发展。因此,在茶叶的生产中,也应该严格贯彻这项基本原则,摒弃原有对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的盲目追求,把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应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整体上对茶叶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实现茶叶从生产到销售的生态化发展,重点发展绿色经济。茶叶加工企业必须贯彻这一方针,建立统一的企业生态文化,在市场中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绿色品牌,从而提高企业商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另外,相关部门必须根据种茶地区的地域情况,选择品质良好的生态茶种,加大对有机茶园的建设力度,从而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满足社会生态要求的茶叶。

2.2 增加技术投入,提高创新意识,建立完善的科研体制

科研院是研发新品种,开发新种植方式的重要部门。产茶企业要与研发部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利用新型的科学技术进行新品种的种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企业的产业化发展。在种子方面要加快培育良种的进度,开发并推广新型的良种栽培技术,使茶园能够达到有机化种植和生产,推进茶园的机械化进程,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投入。另外,必须减少有害农药的使用程度,尽量使用病虫生物防治技术,防止农药在茶叶上过多残留,从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增加茶叶无公害衍生品的研发,为茶叶提供有效的销路,在兼顾生态效应的同时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2.3 加大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企业和相关部门必须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选择一些德智兼备的人才进行专业化培养,提高茶业中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产茶企业必须提高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拥有一批德才兼备的工作人员,才能真正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和相关部门要引进专业的科学研发人员和技术人才,不断的研发出新的优良品种,创造出新的栽培技术,提高茶叶种植的整体质量,加快产茶的工作效率。另外,对一些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对某一地区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统一协调管理,改善种植户四处分散的局面,从而提高产茶效率。

[1] 罗淑华,等.对我国茶叶卫生质量的几点思考.长沙:第三节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人论文集,2014,(06)

[2] 陈宗懋.欧盟新修改的茶叶农残标准更趋严格 . 中国茶叶,2015,(01)

[3] 鲁成银,刘栩.国内外茶叶标准现状及对比分析.第三节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10)

[4] 刘年艳.中国茶业发展报告 . 中国农垦经济,2011,(05)

猜你喜欢

产茶茶业茶园
2022年1月世界主要产茶国家和地区茶叶产量
2021年12月世界主要产茶国家和地区茶叶产量
2021年7月世界主要产茶国家和地区产量
2021年2月世界主要产茶国家和地区茶叶产量
茶园飘香
返乡,闯出茶业一片天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湖南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湄潭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