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室黄瓜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对策

2016-02-06华淑英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抗病性病原体秧苗

华淑英

(黑龙江省抚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佳木斯  156500)



温室黄瓜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对策

华淑英

(黑龙江省抚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佳木斯156500)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并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黄瓜是很多家庭均会选择的一种蔬菜,现在市场中的黄瓜大多是温室栽培,然而黄瓜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农药残留很严重,因此,文章针对温室黄瓜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温室黄瓜 病虫害 无公害防治

因生活水平的提高,黄瓜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多,温室栽培黄瓜已经成为大批量生产黄瓜的重要办法,但是温室栽培的黄瓜发生病虫害的几率会比其他条件下高很多,黄瓜发生病虫害要有3个必要条件,黄瓜本身的抗病能力、环境条件以及病原体三者缺一不可。如果黄瓜本身抗病性很好,环境状况优良,缺乏病原体,则病虫害很难发生。因此温室栽培的黄瓜,在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要从这三者出发,运用健康、环保的方法防治黄瓜病虫害的发生。

1 增强抗病性和改善环境

1.1 培育抗病品种

不同的黄瓜品种会有不同的抗病性,有的品种抗病性强,而有的品种抗病性很弱,因此,温室栽培黄瓜之前要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必要时可以根据原有的品种培育出适合本地区、适合温室大棚栽培的新品种。在黄瓜种植之前也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增强其抗病性,种子在种植之前要先进行晒种,促进成熟,发芽状况良好,有利于生长出良好状态的幼苗。种子在播种之前也要进行泡种,用无公害残留的的抗菌抗病药物溶液进行浸泡,增加抗病能力,取出后要洗去表面残留的农药,在播种前要在温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取出晒干后再进行播种。

1.2 改善土壤环境

很多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均是因为土壤中携带了病原体,农作物种植之后,土壤中的病原体侵袭植物,引起植物发病,因此,改善土壤环境,减少和杀灭土壤中的病原体可以有效预防黄瓜病虫害的发生。土壤中的病原体会在土壤中残留,因此要避免黄光等瓜类植物连续种植,要与非瓜类蔬菜轮流种植,以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蓄积。同时,也要注意土壤的消毒,经常使用硫磺粉拌锯末,然后点燃,熏蒸消毒,这对土壤中的病原体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也可以采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的方法,100倍的福尔马林溶液喷洒在床土上,搅拌均匀并堆置起来,用塑料薄膜密封5~7 d,揭开薄膜,等到药味散去之后即可进行播种了。苗床最好也要与大棚分离开,不用大棚中的土育苗,而用其他没有种植瓜类蔬菜的土壤栽培幼苗,并用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与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1混合, 10 g/m2加细土混匀后施入苗床。土壤杀灭病原体的方法还有很多种,例如日光高温消毒、蒸气消毒和溴甲烷熏蒸消毒。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细菌和幼虫,能够很好地预防温室栽培黄瓜病虫害的发生。

1.3 改善空气环境

任何植物的生长都需要空气环境,但很多时候空气中存在的病原体会给植物的生长带来很大的危害,往往会引起黄瓜发生非常严重的病虫害,尤其是在温室中栽培植物,空气不流通,空气中病原体生长快,会给作物带来更大的危害,因此,温室栽培黄瓜一定要对温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减少空气中的病原体对黄瓜的影响。改善温室大棚中空气状况的方法有很多,要选择简便易行、无公害的方法对大棚中的空气进行消毒。日光高温消毒、蒸气消毒、溴甲烷熏蒸消毒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法不仅能够对土壤进行消毒,还可以对空气进行消毒,最常用的方法是日光高温消毒法。每年的7、8月份是温度最高的月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的高温来杀灭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这种方法可以将土壤和空气中的病原体杀死,具体是在这个季节,将温室大棚薄膜盖严密封7 d以上,如果遇到阴雨天气较多时,可以适当的增加天数,采用这种方法地表湿度可达80℃以上,一般的病虫均能杀死,但是这种消毒方法会使棚室内温度升高,因此要将棚室内的不耐热的物品搬出室棚外,以免引起这些物品的损坏。对于有黄瓜苗正在生长的温室大棚,可以选择高温闷棚的方法杀死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实验证明高温闷棚可有效杀死黄瓜多种病害病菌,选择天气晴朗、温度较高的上午,充足的浇水之后密封大棚,将大棚温度提高到45℃左右,持续2 h,然后从小到大逐步放风,降低温度为28~30℃后,进入正常管理,闷棚后要加强肥水管理,以保持黄瓜的良好长势。

1.4 创造良好环境条件

作为一种与传统栽培方式不同的栽培技术,温室种植瓜果蔬菜更应该注意环境条件,因环境条件不仅与作物的生长状态有关,还与病虫害的发生有很大的联系。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黄瓜的秧苗可以更茁壮地生长,生长速度快,状态良好,不仅可以加快黄瓜的生产,增加黄瓜的产量,还可以增强黄瓜的抗病能力。同时,如果湿度较大、光照条件不好等不良环境也会促进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加强黄瓜秧苗的患病几率,因此,良好的环境状态对于黄瓜秧苗的生长以及病虫害的发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在我国很多地区,均采用遮阳网来改善环境状况,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环境温度较高,阳光很强,强烈的阳光照射会引起秧苗失水过多,不利于秧苗的生长,在大棚上部安装遮阳网,能够很好地遮挡阳光,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降低大棚内的温度,改善温室大棚的温度,创造良好的温度条件。同时,遮阳网是有一定大小的网状结构,网洞的大小比很多害虫的虫体要小,因此,遮阳网能够很好地防止害虫的通过,降低害虫进入大棚侵害秧苗的可能,这种遮阳网的使用,在我国南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并应用到温室黄瓜的生产当中。在雨水多的季节,也要注意适当人为的增加温室中的光照,特别是在多日阴天的情况下,出现晴天时一定要注意适当延长光照时间,让作物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也能利用光照杀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减少温室黄瓜病虫害的发生。温室大棚要适当的进行通风,在夏季,长时间的不通风会使大棚内温度过高,进而使温室大棚中的黄瓜秧苗生病甚至死亡,因此,适当的通风及其必要,多选择天气晴朗,温度适宜的中午进行通风,在夏季温度较高时,可以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选择适当时间进行通风,不仅能改善温室环境的温度,还可以调节打棚内的湿度,促进植物快速生长。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天温室大棚面临最巨大的挑战就是外界环境温度低,光照时间短,强度弱,很难保证温室大棚内有适当的温度,因此,冬季温室大棚保温很重要。在北方地区,冬季温室大棚要有产热装置,可以选用电热装置,分散放置,使大棚内温度均匀,不出现有的部位很热,温度很高,伤害秧苗,而有的地方没有受热,温度很低,秧苗或者黄瓜被冻伤,除了安装产热装置外,温室大棚外部还应该安装保温帘,隔绝外界的冷空气,防止内部的热量散失,达到保温的效果,保温帘在阳光充足的中午时段要打开,保证阳光射入大棚内,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太阳下山后要将其放下,保证大棚内温度,促进黄瓜的良好生长。

2 温室黄瓜发生病虫害的治疗措施

黄瓜病虫害的发生,需要3个条件共同影响,选择抗病性强的黄瓜品种和创造适宜黄瓜生长的环境可以有效地减少黄瓜病虫害的发生,但当病原微生物致病性很强时,温室大棚中黄瓜病虫害也可能会发生。当黄瓜病虫害发生时,要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治疗。

2.1 合理应用化学药物治疗黄瓜病虫害

绿色无公害的食品要求蔬菜等食品没有化肥和农药的残留。在肥料上可以选择传统的农家肥促进温室大棚黄瓜的生长,但是当黄瓜发生病虫害时,有些病虫害,特别是一些疾病无法用其他方法驱除,就只能选择化学药品进行治疗。在化学药品治疗黄瓜的病虫害时,不能随意选择,而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在化学药品的选择中,不能选择高毒性、高残留的化学药品,例如有机磷农药之类的药物。药物在使用的时候也要按照计量要求使用,要对症下药,不可随意滥用药物,也不能大剂量使用药物,在药物使用上,也要注意更换药物种类,不能一直选用一种药物,这样会增强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降低药物的作用,不能够有效地治疗黄瓜的病害。同时,也要推广使用生物药品,因为生物药品毒性小,残留少,对人体危害小。值得注意的是,在喷洒完农药之后,不要立刻采摘上市,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减少药物的残留才可以上市。

2.2 利用多功能静电灭虫灯治疗虫害

在虫害发生时,也可以选择物理的方法来消灭害虫。在利用物理方法杀灭和驱除害虫时,要充分研究害虫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利用这些特征进行驱虫。经研究发现,很多昆虫都具有趋光性,它们对灯光敏感,尤其在黑暗的条件下,昆虫就会向有光的地方移动。除了对光敏感,很多昆虫还对颜色具有很强的敏感性,例如蚜虫、白粉虱和斑潜蝇等对黄色敏感,能被黄色物体所吸引。多功能静电灭虫灯就是根据昆虫趋光性和对颜色敏感而制造出来的。多功能静电灭虫灯能够在黑夜产生光亮,并且灯身设计成黄色,能够吸引昆虫的注意,将昆虫吸引过来之后,灯身外围高压电会将吸引过来的虫体杀死或者电晕,进而减少虫害的发生。

2.3 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

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主要是运用电场的作用,在空间中产生高能带电粒子、臭氧多种作用杀灭空气中的病虫害。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使空间清新,光照强度增强,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提高根系活力和生长速度,在杀灭病虫害中发挥作用,在增强黄瓜本身的抗病能力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3 总结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对于蔬菜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农业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温室大棚栽培蔬菜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温室栽培黄瓜与传统的露天栽培和自家栽培方法有很大的不同,不仅能够克服外界气候条件的影响,还能大大提高黄瓜的产量。广大农民朋友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淘汰传统方法才能获得更好地经济效益,国家也要注意对新型农业技术进行推广,促进我国新型农业的发展。

[1] 周超,单洪雷,葛锡克,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之所在以及防控分析.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1, (9):46~48

[2] 李建国,李博,田珊珊.现代物理技术防治是保障生态和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径.农业装备技术,2013,39,(1):6~9

猜你喜欢

抗病性病原体秧苗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农民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植物免疫蛋白对有机栽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