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效益分析研究

2016-02-05申琦

山西水利 2016年10期
关键词:汾河排污口经济效益

申琦

(山西省水资源管理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效益分析研究

申琦

(山西省水资源管理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对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进行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评价,是投资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利用“有无对比”分析评价方法,分析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果表明,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可达到修复生态、改善环境、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

生态规划;经济效益;汾河流域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时期治水思路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特别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遵循自然规律,立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统筹自然生态多种要素,协调解决复杂水问题”的重要论述,对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进行经济社会效益分析评价是开展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社会折现率、影子系数、影子工资等经济分析参数,从其对社会经济所作贡献以及社会为项目付出代价的角度,分析计算对社会的净贡献,评价规划投资的经济合理性,可为汾河流域生态修复的实施提供指导和决策依据。

1 评价方法及主要参数

经济效益采用“有无对比”分析评价方法,“有”是指实施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项目后的将来状况,“无”是指不实施规划项目时的将来状况,有无对比的差额部分就是由于实施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项目所增加的效益和费用,即增量效益和费用。

主要评价参数包括:项目建设期5年,运行期10年;社会折现率(折现计算的基准点为建设期的第一年年初,各项费用和效益均按年末发生和计算,社会折现率取6%);影子工资(技术工种影子工资换算系数为1,非技术工种影子工资换算系数为0.5);影子系数:1.08。

2 分析评价范围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项目涉及水资源配置工程、节水工程、河道治理、关井压采、泉域保护、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水污染治理及排污口整治等8类近900个项目,考虑到其他行业有关资料获取难度较大,下文仅对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的5类涉水项目进行经济效益分析评价,分别为节水工程、水资源配置工程、河道治理和蓄水湿地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及排污口整治工程。

3 经济效益费用识别及计算

3.1 投资费用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项目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年运行费,分年度投资按总投资年均值计算。固定资产总投资530亿元(不包括关井压采与泉域保护工程),其中,节水工程投资84.8亿元、水资源配置工程投资40.6亿元、水资源配置工程投资161.2亿元、河道治理和蓄水湿地工程投资209亿元、水土保持工程投资60.7亿元、排污口整治工程投资14.4亿元,项目建设期折合年投资分别为17亿元,32.2亿元,41.8亿元,12.2亿元和2.8亿元。

年运行费包括材料费、维护修理费和管理费等。根据有关规定并参照类似工程的综合费率取值情况,确定本项目年运行费按固定资产的2%计,项目运行期折合年运行费分别为0.17亿元,0.32亿元,0.42亿元,0.20亿元和0.03亿元。

3.2 规划项目效益

3.2.1 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按照节水工程、水资源配置工程、河道治理和蓄水湿地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及排污口整治工程分析,据测算,规划项目可实现新增年效益83.19亿元,其中,直接效益79.23亿元,间接效益3.96亿元。

节水工程经济效益包括工程修建后所增加的农业增产效益,以及节水、省地等所增加的效益。据测算,节水工程年效益13.31亿元,其中,直接效益12.68亿元,间接效益0.63亿元。农业增产效益按照有无节水灌溉措施增加的产值计算,流域节水灌溉面积将由27.73万hm2增加到45.47万hm2,按照单位面积平均粮食增产100kg,粮食价格按1.5元/kg计算,则农业增产效益为3.99亿元;通过节水工程建设,农田灌溉定额由3510m3/hm2减少到2250m3/hm2,可节约水2.23亿m3,新增节水效益6.69亿元;节省土地面积按新增节水灌溉面积的5%计算,单元面积耕地平均粮食增产1000kg,则节省土地效益为2亿元。

水资源配置工程可使流域内现状地表水供水量由13.57亿m3提高到27.82亿m3,平均水价按1.7元/m3计算,则直接效益为24.22亿元,间接效益为1.21亿元,水资源配置工程年效益25.43亿元。

河道治理和蓄水湿地工程经济效益主要包括工程实施后可大大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增加防洪除涝效益,以及增加水产、减少河道岸线维护费用等间接效益。据测算,河道治理和蓄水湿地工程年效益33.6亿元,其中,直接效益32亿元,间接效益1.6亿元。

水土保持工程经济效益主要包括工程实施后所增加的农业增产效益,以及木材、经济作物等所增加的效益。据测算,水土保持工程年效益8.79亿元,其中,直接效益8.37亿元,间接效益0.42亿元。增产效益按照增加的产值计算,治理坡改梯面积3.46万hm2,按照每公顷平均粮食增产2250kg,则农业增产效益为1.55亿元;乔灌木林效益按木材产值计算,新增乔灌木面积为31.76hm2,单位面积木材产量40m3,木材价格按3000元/m3计算,则新增效益为0.04亿元;经济林效益按种植经济作物的产值计算,新增经济林面积为6.596万hm2,每公顷平均经济作物效益按1300元计,则经济作物增产效益为7.17亿元。

排污口整治工程经济效益包括工程实施后减少的废污水排污费、对周边房产的增值效益,以及沿河两岸的娱乐景观等所增加的效益。根据测算,排污口整治工程年效益2.06亿元,其中,直接效益1.96亿元,间接效益0.1亿元。减少的废污水排污费所体现的排污费削减即投入设施治理的效益,按污染物减排量计算,COD削减总量为9300万kg,氨氮削减污染当量数为1610万kg,排污费按0.7元计,则减少的污废水排污费为0.76亿元。房产的增值效益按每平米大约可提升200元,河道两岸新增房地产开发面积按60万m2计算,则房产增值效益为1.2亿元。

3.2.2 社会效益

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通过实施节水工程,使流域内各项节水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河道治理和蓄水湿地工程实施后,在有效利用洪水资源的同时,还具有景观、净化水质、恢复水生生态、补充地下水等功能,使水生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全流域森林覆盖率由15.7%提高到30%以上,涵养水源增加基流,流域生态环境大大改善;汾河河谷地带“珍珠串”状的湿地调蓄水工程,为两岸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优化农牧渔业结构,增加粮食产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支撑。

3.3 经济效益分析指标计算

经计算可知,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项目经济净现值为4.84亿元,经济内部收益率为6.16%,大于6%的社会折现率,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54。从不同项目类别看,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效益费用比最大的为河道整治工程,分别为6.52%和1.58;水土保持工程和排污口整治工程的经济内部收益率低于社会折现率,分别为4.78%和5.22%。

4 结论及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根据经济费用效益分析计算结果及社会效益分析可以看出,实施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项目是可行的。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6.16%,大于6%的社会折现率,规划项目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从经济分析角度看规划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水资源配置工程和河道治理工程经济内部收益率小于综合值,抗风险能力相对较高;水土保持工程和排污口整治工程经济内部收益率小于综合值,抗风险能力较低。

第三,实施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可达到修复生态、改善环境、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

为此建议,进一步健全流域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流域市县间横向补偿,研究探索实行双向补偿政策,促进流域上下游不同区域协调发展。

TV212.4 [

]C [

]1004-7042(2016)10-0045-02

申琦(1982-),女,2010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经济师。

2016-08-19;

2016-09-22

猜你喜欢

汾河排污口经济效益
一图读懂《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汾河水韵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黔南州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
河南省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及布设研究
依托百里汾河工程构建体育健身绿道的思考
河南省2014年入河湖排污口数量